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传统的观念是生产关系。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教导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或者说是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如果仅仅把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将生产力排除在外,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生产方式是一个多义性概念,它有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力的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生产关系等多重含义。斯大林把生产方式界定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使其由多义性概念变为一义性概念。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同一序列的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在揭示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揭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关系的规律。(二)应该把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当然,  相似文献   

4.
重议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对象拓宽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首要对象。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方式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生产力不等同于生产方式,前者回答的是人使用什么物质要素进行生产的问题,后者则是回答这两种要素怎样结合的问题。当代生产方式的自然性质发生了划时代的改变,其社会性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根据由此产生的新现象、新问题,坚持《资本论》基本范畴,探讨原来范畴的新内涵,探索崭新的范畴概念,并把它们纳入理论范畴的逻辑体系,才有希望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11,31(3):122-127
生产方式有技术生产方式、劳资生产方式两个含义。前者只涉及生产力,后者只涉及所有制。生产关系也有和技术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劳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两个含义。前者出现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可看做生产关系A,只涉及生产力。后者出现在"共产—生产关系"理论框架,可看做生产关系B,只涉及所有制。联系《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关系B。在民主法治国家,首先要针对生产关系B,实现平等的雇佣关系;然后是针对生产关系A,发掘有效的协作潜力,促成生产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得很明白:“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由于人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不同,因而,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产生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第三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四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本文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流行的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或者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方式。这种观点在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其他一些论著中得到了经典的确认。从此以后,在一些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就以此为准立论,似乎再没有讨论的余地了。 其实,这是强加给马克思的一种观点。马克思在发现这一原理的最初文献里不是这样说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力概念提出的过程精神生产是以精神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统一为其实际存在形态的。因此,通过追溯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的历史发展,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发生和发展过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的实践生产力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的实践生产力观通过"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把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是由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发展所推动的自然历史过程,蕴涵着实践唯物主义的丰富内涵.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理论存在着对马克思的实践生产观的解读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概念,又是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所指涉的重要问题域,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论述,重析"异化劳动"所彰显出的辩证法内蕴,对于正确理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劳动异化导致劳动与资本对立.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对其辩证结构作深入阐释,能清楚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维度.[结论/发现]首先,"异化劳动"的批判性内涵是马克思重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依据;其次,"异化劳动"对"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历史透析是马克思建构合理生产方式的重要方法;再次,"异化劳动"作为资本的否定性辩证法,展现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的历史批判力与判断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产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几个老问题,因为作者通过《资本论》的学习后,不敢苟同理论界一些流行的观点,提出来商榷。这种商榷对于澄清一些基本理论,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许不无益处。关于生产力的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给生产力这个概念下定义。他们一般不愿意把内容丰富的概念封闭在硬结的定义中。但是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中,也可以看出生产力概念的含义。1846年,马克思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说:“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引者加重号),以往活动的产物。”在《资本论》中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部理论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是认识和把握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对社会形态概念的涵义和内容,国内外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有的认为它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生产关系的总和,有的则认为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等等。这些看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都找得到根据。问题在于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经典作家的论述,对社会形态概念的含义和具体内容作出比较完整的科学规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讨论、研究社会主义部分,往往引起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的争论。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学中应该放在什么地位,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否包括生产力,乃是主要的意见分歧之所在。分歧的由来,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生产力成了最迫切的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迫切要求加强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有的同志就以为政治经济学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应该将生产力也列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各种提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对各种提法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每门科学都有其特定的对象,如果把生产力纳入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中,势必把属于工艺学、冶金学、物理学等等学科范围的问题都拉进政治经济学,从而实际上取消了这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通过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来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围绕生产方式的含义,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展开热烈讨论。由于对生产方式含义的不同理解,因此,对政治经济研究的对象也有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力,主张用生产力的合理组织来代替对  相似文献   

15.
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及其规律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它作为一般生产过程的规定,始终存在于各个特殊社会形态的物质生产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虽然属于历史的、狭义的范畴,但其多部著作中也包含着对这些一般规定性的研究和揭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集中论述了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并提出通过几种范畴演变的模式来表现对象(广义经济学的对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马克思还详细地分析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关系,侧重考察这四个环节的关系.此外,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中也包含着对这些一般规定性的研究和揭示.从马克思思恩格斯著作中发掘和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读了《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3期发表的罗贵秋同志《谈“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社会有机体”概念》的文章后颇受教益,又感到有些问题。该文正确地指出社会经济形态不应排除生产力,但却认为社会经济形态中也包含上层建筑,进而把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两个不同的概念看作是没有区别的同一概念。我认为,这种见解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赋予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的内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不包括上层建筑;而赋予社会形态概念的内容则是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因此,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苏联自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起,一直在讨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但迄今未能完全解决它。下面只列出关于这个问题争论的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只限于生产关系。第二种观点是:物质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平等地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此相接近的看法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方式。然而,最流行的是这样一种折衷观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版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一卷第8页)对于马克思在这段话里提到的“生产方式”确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它直接涉及《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从而也涉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因此,我认为应弄清两个问题,一是马克  相似文献   

19.
经济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确立其内涵的。重温马、恩对这一范畴的论述,对于准确把握它的涵义,从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颇有益处的。我国理论界的传统观点,把经济基础定义为“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并且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为理论依据。本文想指出,这种传统观点只承袭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的中期理论。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有全面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经济基础论述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代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乔纳森·休斯坚决反对西方绿色批评者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态指责,力图证明该理论与对环境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理解是相互兼容的。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因果关系的理解框架中,阐明马克思劳动过程概念的普遍性和生态依赖性;坚持政治经济学主要观点,在生产力、技术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研究中,论证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效应需要以生态良性的形式来实现;遵循共产主义基本原则,在需要三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中,展现马克思以生态制约、生产发展和需要丰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形式。这种辩护虽然存在抛弃辩证法、缺乏政治导向、轻视生产关系、夸大需要作用等理论缺憾,但仍然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技术创新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绿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