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论述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应担当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摘要: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论述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应担当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精神调剂、文化传承、社会教育、生态维护、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促进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保护与传承意识淡化,政府引导力度不够,传承保护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内涵连动措施缺失等问题,有必要采取活态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其保护与传承的内生动力,构建侗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高效机制,建构立体的法律保护屏障,建设侗族"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土家族聚居的渝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梳理后,我们认为,20多年来该县在对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中做了不少工作,出了一批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保护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具有丰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是我国在保护与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呈现出内容递减、传承断裂的现状。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保护,以实现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6.
对粤西图书馆的田野调查及网络检索显示,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已有措施主要体现在建立纸质文献库、讲座培训和数据库建设三个方面,作用有限。文章结合实际,分析粤西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从政策层面出台激励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技术革新置换人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由于各种因素的冲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和消失的危险,图书馆有义务和责任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采集、立档、保存、传播及宣传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保护与传承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满族文化、提升辽宁省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举述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分析其特点与价值,提出具体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的地方性正和多样性正在逐渐消亡,一些传统的文化正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文章拟就安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从而对其传承与保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了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拥有为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工作,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抢救第一、传承发展;分类指导、科学保护;传承教育、强化传播等保护与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是适应数字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对强化非遗创意开发、助力非遗活态化传播、助推非遗流变式创新、使其传播能效提升并促进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非遗的数字化基础还较为薄弱、非遗传承存在较为明显的代际失衡、非遗传播渠道较为单一、缺乏有传播力的数字化品牌、非遗数字化传播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以及非遗商业化开发缺乏有效机制,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必须应用创新的思维和技术予以解决。拟采取的应对之道包括:切实提高对非遗数字化传播的认识;以数字化传播突破非遗地域发展瓶颈;以传承人为主体扩大数字化传播队伍以弥合代际鸿沟;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在数字化传播中的主力作用;将数字影音创作和传播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积极鼓励公众参与非遗数字化传播;以数字化传播激活非遗商业活力。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丰富,但其保存现状令人担忧。民族地区图书馆可以通过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工作,收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建立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阅览室、数据库和网站,以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殊的文化遗产,怎样切实有效地加以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民间立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于民间基层社区保护、民间文化空间保护、民间社会保护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丈化,它直接表达着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正在逐渐消失,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诸多问题,需对其采取"生活化"保护策略,即稳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创新其表现形式、增强其时代感,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传承和革新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其存续的社会环境等,使其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居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对象,成为现代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基本形成体系,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远不及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参见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Declaration of Istanbul).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生态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的减少.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均存在分歧,而合理界定其内涵和范围,对于中国将来制定相关立法具有积极意义。以国际公约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被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等具有社会进步性的活态文化遗产。其范围包括:(1)民间文学艺术;(2)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3)文化空间;(4)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力求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文化属性及潜在的经济价值两个层面具体解析,认为"开发"与"保护"二者之间自然蕴涵着和谐共生、内在一致的关系,这一理论认识是实践中有效"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要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就要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实施科学保护。以人为本是科学保护的前提;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规律是科学保护的根本;坚持依法保护是实现科学保护的保障;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实现科学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