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陈淼鑫  武晨 《管理科学》2018,21(4):28-42
基于随机波动率随机跳跃强度(SVSJ)的期权定价模型,从时间序列性质与横截面期权定价两个角度对长达12年的S&P 500指数期权数据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只有短期虚值期权与短期平值期权中存在显著的跳跃风险溢酬,并且跳跃风险溢酬远超过波动率风险溢酬.不同模型不同跳跃强度的设定都可以估计出显著的跳跃风险溢酬,虽然跳跃风险的方差在总风险的方差中所占比例较低,但跳跃风险溢酬在总风险溢酬中所占的比例却大得多.各模型在高波动时期的表现都要优于低波动时期,其中SVSJ模型在所有模型中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随机波动率随机跳跃强度(SVSJ)的期权定价模型,从时间序列性质与横截面期权定价两个角度对长达12年的S&P 500指数期权数据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只有短期虚值期权与短期平值期权中存在显著的跳跃风险溢酬,并且跳跃风险溢酬远超过波动率风险溢酬.不同模型不同跳跃强度的设定都可以估计出显著的跳跃风险溢酬,虽然跳跃风险的方差在总风险的方差中所占比例较低,但跳跃风险溢酬在总风险溢酬中所占的比例却大得多.各模型在高波动时期的表现都要优于低波动时期,其中SVSJ模型在所有模型中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
各国央行包括美联储的利率调整和变动就是基准利率风险.基准利率的变化势必要导致金融资产定价的变动和风险溢价.本文通过自回归模型AR测算随时间变化的利率跳跃次数,确定基准利率跳跃的概率,利用伽马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测算基准利率跳跃的时间与幅度,根据利率跳跃的概率、时间和幅度确定基准利率跳跃风险溢价,建立基于时变跳跃次数的基准利率跳跃风险溢价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7天回购利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创新与特色:1)通过自回归模型AR测算时变的利率跳跃次数,测算利率发生跳跃的概率,确定基准利率跳跃风险溢价,揭示跳跃次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反映历史利率跳跃行为对未来利率跳跃行为的影响,改变现有研究以常数跳跃次数测算利率跳跃概率、无法真实反映利率跳跃的频繁程度,导致利率跳跃概率及利率跳跃风险溢价测算不准的弊端.2)研究表明,现有研究的常数跳跃次数仅仅是本文跳跃次数测算模型在参数ρ、γ等于0时的特例.3)通过利率跳跃的概率、时间和幅度确定基准利率的跳跃风险溢价,解决基准利率跳跃风险补偿的测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期权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期权市场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对于理解期权市场运行机制以及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我国2015年—2021年股票ETF期权数据,研究了期权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Delta对冲的隔夜收益为负、日内收益不显著;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的Delta对冲收益具有非对称性,即认购期权日内为负、隔夜为正,而认沽期权恰好相反.即使替换为基于波动率和标的资产价格关系的对冲模型,非对称性异象仍然存在.这些发现不同于美国期权市场的Delta对冲收益日内为正、隔夜为负的特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可能的成因:从风险溢价看,波动率风险溢价可以解释总体上负的隔夜对冲收益,但是不能解释Delta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从模型误差看,模型误差与标的资产收益共同作用影响了Delta对冲收益;从交易制度看,T+1交易制度约束造成了标的资产日夜收益反转,进而导致了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并且T+1交易制度约束越强,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越明显.本文将丰富我国期权市场Delta对冲效率、交易制度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水平、增进监管者对市场行为的理解,从而推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一种新的汇率期权定价模型.采用基于统计学习理论通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回归技术,引入跳跃扩散模型捕获汇率市场动态过程的跳跃,以提高汇率期权价格预测效果.新模型采用模型参考结构,结合了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各自的优势.SVR技术中用SV模型估计汇率市场的波动率,作为支持向量回归的输入值.实证表明新的汇率期权定价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汇率期权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考虑事件风险的资产的在险价值方法,并以此对上海股票指数作了实证研究。这种方法用跳跃来描述事件风险,用跳跃-扩散过程来描述收益率过程。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来估计模型参数,利用随机模拟方法求得资产收益率的模拟分布,进而计算组合的在险价值。通过对上海指数的实证研究表明,资产的事件风险是不可忽略的,考虑事件风险的在险价值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跳跃分形过程下欧式汇率期权的定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假设汇率变化过程服从带跳跃的分形布朗运动,建立跳跃分形的汇率期权市场模型,利用分形Girsanov公式和自融资策略,推导出跳跃分形汇率市场中欧式未定权益在任意时刻的定价公式。然后,根据汇率期权定价原理得出跳跃分形过程下欧式汇率期权的定价公式。最后选取欧元/美元汇率期权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定价模型的结果说明了汇率市场兼具跳跃和分形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为了检验原油期货市场是否存在明显的跳跃风险和结构突变,并重点调查这两个因素是否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有预测作用。在经典或前沿的HAR-RV、HAR-S-RV和PSlev模型中,本文同时考虑跳跃风险和结构突变因素,构建了HAR-RV-J-SB、HAR-S-RV-J-SB和PSlev-J-SB模型。接着,以WTI原油期货的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以上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原油期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跳跃风险和结构突变现象;HAR-RV-J-SB、HAR-S-RV-J-SB和PSlev-J-SB模型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样本外预测精度都明显高于与之相对应的HAR-RV、HAR-S-RV和PSlev模型,且其结果是稳健的。特别地,在HAR-C和LHAR-RV等其它现有HAR族模型中加入跳跃风险和结构突变因素,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本文的研究表明跳跃风险和结构突变因素能显著提高现有绝大多数HAR族模型对原油期货价格的预测精度,所以在HAR族模型的构建中这两个因素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地震等突发事件不断冲击着我国金融市场,各类资产价格频繁出现大幅跳动,收益风险短期内急剧扩大。鉴于此,本文构建了门限效应下状态变量依赖自回归强度跳跃-GARCH模型(简称TSD-ARJI-GARCH模型)来探讨股票资产价格随时间平滑波动和大幅度跳跃的双重特征。该模型扩展了现有可变强度跳跃-GARCH模型,克服了片面强调内生或外生因素的局限性,既允许跳跃强度受单个资产异质因素的内生驱动,以刻画跳跃变化的时变性及集聚性,也考虑了外部状态变量影响的门限效应。通过对不同类型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对各类上市公司股票资产价格跳跃特征都具有较好的辨别和预测能力,可为动态监管金融资产的跳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波动的更加剧烈,投资者对于相关性风险的关注日益增强,如何对冲相关性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基于跳跃的不完全市场中,以带有跳跃的价格过程为基础,引入相关性随机过程,依据期权的希腊字母对冲原理,构建相关性风险的对冲策略——卖出一份股票指数看跌期权同时买入若干份对应个股的看跌期权和若干份标的股票,使投资组合保持资产波动率以及价格跳跃风险中性,进而通过卖出组合中指数期权的相关性风险溢价来对冲个股组合的相关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3月到2013年3月香港恒生指数及其成份股期权的日数据用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对冲个股投资组合的相关性风险,且在大部分情况下获得显著为正的收益。本文对事前构建对冲策略以规避极端事件发生时的相关性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半鞅过程和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利用已实现幂变差的渐进统计特性,构造检验统计量,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对金融资产价格中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同行业的股票,上证50 股票指数及其成分股的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 股市场中,噪音交易显著;约43%的风险来源于资产收益过程的随机波动风险,可用股票期权交易对冲;不同来源风险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随机波动的风险、系统性跳跃风险以及异质性跳跃风险;流动性越好的股票越显示出跳跃、尤其是无限小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股票价格运行的幂律特征及幂律跳跃扩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erton提出的跳跃扩散模型的逻辑框架之下,完成了两方面的修正工作:将计数过程由Poisson过程修正为带有幂律性质的更新过程,同时,赋予股票价格运动过程发生跳跃的时间和幅度以幂律分布特征.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修正后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股票价格的运动过程,同时得到具有尖峰胖尾的收益率分布和波动聚集性.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加准确地为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进行定价,同时也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针对VIX指数的均值回复、波动率聚集特征以及实证研究最近发现的跳跃自刺激性,本文采用具有自刺激性的Hawkes过程对VIX指数的跳跃进行建模,进而构建仿射跳跃扩散模型用于VIX期权定价,得到Hawkes跳跃扩散过程的条件特征函数,然后在风险中性定价框架内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推导出VIX期权的价值表达式。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不仅能克服一般均值回复模型拟合误差大的缺点,且能产生正的隐含波动率倾斜和隐含波动率微笑;另一方面,由于考虑了跳跃的自刺激,本文模型在泊松跳跃均值回复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VIX期权价格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飞  刘海龙 《管理科学》2015,18(7):82-92
向下的价格跳跃会引致投资组合保险出现缺口风险,因而将价格跳跃考虑在内对收益保证类金融产品保本费用的定价研究对于为该类产品进行担保的机构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文章采用有限跳跃Levy 过程来刻画风险资产的价格过程,并对随机利率条件下CPPI 策略与TIPP 策略收益保证进行定价. 文章给出了固定混合策略下收益保证的解析定价公式. 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 (1) 传统GBM 假定下的收益保证定价会低估收益保证的价格; (2) TIPP 策略收益保证的价格要低于CPPI 策略; (3) CPPI 策略与TIPP 策略收益保证的价格与策略乘数、收益保证水平正相关,与风险资产价格的波动率无关.  相似文献   

15.
考虑作为风险因素的利率的跳跃,以研究信用衍生品的定价问题.通过影响信用衍生品参考债务实体违约概率相应的违约强度,利率的跳跃对信用衍生品的定价将产生影响.为此,令描述各个状态变量变化的随机过程是交叉激励的,以体现各事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在线性—二次跳跃—扩散框架下给出了一般定价模型,并可通过Riccati方程组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在特定的随机过程下,将所得定价模型应用在CDS上,并给出定价公式的显性表达式,以作举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台指期权市场交易机制与大陆场内期权市场相似以及数据可得性的考虑,利用台指期权市场的逐笔委托及逐笔成交数据,探究了存货风险对做市商报价的影响,并估计了存货风险影响的大小.借鉴Muravyev提出的将交易的价格冲击分解为存货风险成分与信息不对称风险成分的方法,推导得到了新的待估方程.实证结果表明,台指期权市场上存货风险成分远大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成分.同时,基于日度数据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存货风险会显著影响期权收益率.研究结论说明了存货风险管理对做市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股市5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了Fama-French25个股票组合的已实现跳跃波动率的主要成分(规模、均值、标准差和到达率等),实证分析表明:(1)已实现跳跃波动的主要成分可通过线性和非线性(交叉项)形式预测大部分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率.(2)已实现跳跃波动率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线性方式解释股票组合的横截面收益.(3)已实现跳跃波动率可能是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中规模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的背后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志东 《管理科学》2019,22(1):17-43
考虑金融时间序列发生的跳跃、随机波动率和“杠杆效应”, 建立由不同Lévy过程驱动的非高斯OU随机波动模型.通过结构保持等价鞅测度变换和FFT技术, 对不同Lévy过程驱动下的非高斯OU (non-Gaussian Ornstein-Uhlenbeck process) 期权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同时, 在结构保持等价鞅测度下, 推导出不同Lévy过程驱动下BNS模型离散化表达形式, 并构建了基于SMC (sequential Monte Carlo) 的极大似然估计、联合样本估计、梯度-SMC估计的非高斯OU期权定价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中, 采用近470万个S&P500期权价格数据, 从样本内拟合效果、样本外预测、模型稳定性、综合矫正风险几个方面, 对不同Lévy过程驱动的非高斯OU期权定价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以及期权定价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实证研究表明, 所有模型对实值期权的定价效果要优于虚值期权.本文基于联合样本估计和梯度-SMC估计的非高斯OU期权定价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复合期权方法评价R&D项目过程中,将外部信息变动所导致的、基于不相等跳跃概率的跳跃过程作为标的资产的变动过程,同时将R&D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纳入到R&D项目价值评价中,这一方法使得复合期权方法应用于R&D项目评价时更符合R&D项目的具体特性.采用该算法计算经典案例,我们得到了敏感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共同跳跃研究的不足,文章沿袭已有理论框架,采用常用的日内跳跃检验方法,构建了共同跳跃(协)方差和连续样本路径(协)方差,并扩展HAR-RV-CJ模型,将(协)方差、共同跳跃置于统一波动模型框架内。通过对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指数共同跳跃占其各自的跳跃比例较大,且基本上都是同方向的跳跃;共同跳跃(协)方差和连续样本路径(协)方差对已实现(协)方差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考虑共同跳跃影响有助于提高(协)方差建模的准确性。此研究有助于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和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