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约在冷战后的延续及其作用考验着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这两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本文旨在考察围绕北约的继续存在及其未来角色而展开的论争。在解释北约的延续问题上 ,新自由制度主义看重制度本身的力量 ;在对北约未来定位的认识上 ,新自由制度主义乐观地认为北约将在欧洲安全格局中扮演积极角色。文章指出了制度主义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的缺失 ,并且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关注了决定欧洲安全结构的国际权力分布和大国关系 ,同时指出北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集体行动困境  相似文献   

2.
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和撤军后阿富汗的局势都影响着中亚地区的安全,但它们对中亚各个国家的影响在程度和具体内容上明显不同。面对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中亚国家难以通过向阿富汗政府提供有效的军事和政治支持来防范威胁进入,只能更多地向俄罗斯或美国寻求安全保障。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不同的安全战略选择也使北约从阿富汗撤军的影响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3.
北约是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对峙的产物。冷战后,北约经过两次东扩,其成员国由冷战结束时的16国扩大到26国。在其成员国地域扩大的同时,北约的性质、职能也发生相应的转化。学界一般用新现实主义的威胁平衡和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赖以获得绝对收益两种理论来解释北约东扩。文章认为,除了以上两种分析视角,建构主义也有一定的解释空间。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北约东扩是一种同源文明的融合,是安全共同体作用的结果,更体现了共同价值观的内化或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围绕科索沃问题对南斯拉夫联盟实施的空袭,是美国从巩固自己在 21世纪全球霸权地位的角度出发,利用冷战时期确立的军事同盟关系,致力于新一轮高水平竞争和对抗。在西方,主要是利用北约军事同盟体制,把西方国家纠集在一起,通过北约东扩来挤压俄罗斯,同时出台北约新战略,为北约在其成员国疆界以外使用武力制造理论根据,树立起惟有北约才是当前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可靠维护者和保证人的形象,以进一步扩大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和地位。这既有利于北约的进一步东扩,更为北约在建立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增加新的筹码,从而最终形成以美国为“领导”,西欧为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北约由于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失去了敌手,面临或解散或改革的命运.而一些原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为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出于维护自主和独立、争取西方国家援助等多种考虑,纷纷要求加入北约.这对于正在考虑“制造”理由使北约继续“合理”存在下去的美国来说,无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美国牵头和积极推动下,北约开始了以东扩为标志的战略调整与改革.纵观北约东扩,尽管俄罗斯极力抵制和反对,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的决心和行动一直非常坚定.随着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正式加入北约,标志北约战略调整与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极力推动北约东扩,至少有以下几点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经济发展理论, 指出以企业家为主体的人力资本的缺乏和创新精神的丧失, 正是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 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 其前提是要解决好创新主体的形成问题和人们观念的转变问题。为此,发展西部经济应遵循教育先行的原则,大力培育出一个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群体, 最终解决西部经济开发中的人力资本瓶颈问题以推动西部工业化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7.
当地时间5月7日午夜,贝尔格莱德传来举世震惊的消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射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20多人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的外交惨剧。这种丧尽天良的暴行,人神之所共愤,天地之所不容!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科索沃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从3月24日以来接连不断地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狂轰滥炸,先是歇斯底里地猛炸各种军事设施,企图逼迫南斯拉夫就范。在这一罪恶企图无法得逞的情况下,又穷凶极恶地轰炸南斯拉夫的医院、铁路、桥梁、电视台、发电厂等大量民用设施,企图摧垮南斯拉夫人民反抗的意志。北约的轰炸给南斯拉夫以及周围地区无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力理清三支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大这一重要事件的解说。新现实主义从实力均衡与威胁平衡的观点去解释北约扩大 ;新自由主义从相互依赖以获得绝对收益的观点出发解释北约扩大 ;建构主义则从共同体价值观的内化或社会化的视角去分析北约扩大。前两者在解释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缘由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而在解释北约吸收新成员国的缘由方面则较乏力。建构主义理论较全面的解释了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及北约吸纳新成员两方面的内容。将各种理论综合在一起考察北约扩大可以使我们得出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尽管关于素质教育的论题谈得不少, 但落实到行动却并非易事, 针对现状, 要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就必须找准突破口,解决难在哪里的问题; 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以此为途径,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1997年7月,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接纳波兰、捷克、匈牙利为冷战后北约首批东扩对象国。此后,波、捷、匈3国即开始与北约进行入约的正式谈判。1997年12月,3国与北约签署了加入议定书,并已经3国议会批准。按照北约的法定程序,3国入约需经北约16个成员国议会批准。1998年12月,北约成员国已全部批准东扩议定书,波、捷、匈3国加入北约的大局已定。今年4月北约成立50周年时,也有可能在此之前,这3国将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北约将扩大到19个成员国。与此同时,北约将最终出台新战略概念,这标志着冷战后的北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北约东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维护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理想和价值观的单极世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由于欧亚大陆在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目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制定了试图继续掌控欧亚大陆的“两洋战略”。北约东扩是美国实现继续控制欧洲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对普京就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政策构想做一详细剖析。认为普京上台以来俄对北约东扩的抵制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性 ,并分析了俄此举的原因 ;普京表示俄应加入北约则是一个重大策略 ,文中对普京此举的意图及其策略性的缘由予以了分析 ,认为普京关注的是表示加入北约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 ,对于加入北约本身则并未抱太大希望 ,普京的口头表示也决不会发展为任何实质性加入北约的行动。  相似文献   

13.
北约自东扩以来直面俄罗斯。2002年5月28日《罗马宣言》签署,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正式成立。同时,北约开始零距离接触俄罗斯。针对咄咄逼人的形势,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并未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型外交,而是采取了双轨战略:一方面积极为发展经济构造安全空间;另一方面,在“西进”的同时,寻求合作伙伴与联盟,联欧抵美,游戏于欧美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从彼得大帝到普京,俄罗斯的对外战略目标一直在"融入"欧洲问题上徘徊。论文通过详细分析三方面的因素,探讨了俄罗斯在可预见时间内不能加入欧盟,也不能真正融入欧洲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包括特殊的文化和文明,特定的现实、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欧盟北约的双重东扩等。  相似文献   

15.
北约的内向型和外向型发展贯穿于其历史进程的始终,北约军事-政治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构成了北约内向型发展的主要内容;北约组织规模的扩大及其在冷战格局中的国际干预行为,则成为北约外向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冷战时期,冷战化的意识形态是促成北约对内不断深化其组织机构、对外逐次扩张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以及冷战思维,则成为新历史条件下,支撑北约对外战略、联盟体制改革以及不断东扩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国际格局转型带来了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系列变化。它集中地反映在两极瓦解之后的欧洲局势,尤其反映在美国的欧洲盟国对北约的态度波动及美国如何维持北约运行上。而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行为体尤其是大国的国际战略演进,都是随着国际环境变化,通过应对重大国际问题运行来体现的。冷战后的欧洲重大安全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关乎科索沃问题上不同国际行为体的意愿差异与竞争;科索沃战争之后,美国领导的北约没有停止东向发展的步伐,在国际政治经济发生激烈变化中与俄罗斯等相关国际行为体的交锋集中体现在乌克兰危机的酝酿、发展上。科索沃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看似无关,实际上是由美国的跨大西洋同盟战略变化这个轴线来串接的,也反映了冷战后新旧国际格局转换的基本轨迹,表明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格局处于两种趋势三支力量角逐的态势中,不能简单判定多极化趋势明显,也不能认定当代国际格局就是多极格局、就是单极格局。  相似文献   

17.
北约“新战略”与欧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新战略”是90年代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军事政治战略,它的基本内容是1.北约的“全欧化”;2.行动方式从“集体防御”转向“积极防御”;3.非联合国授权的行动。这种战略的目标是1.为美国的全球利益服务;2.北约功能的政治-军事化;3.构筑新欧洲的安全框架。这必将带来北约内部美欧关系的变化,表现在1.双方在安全利益上的一致与冲突;2.调整双方的权力与责任关系;3.“授权”问题上的矛盾难以协调。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二战以来出现的超国家的构建进程。这一以自愿让渡主权来寻求发展的思路给世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案。纵览从“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发展长卷,这种“邦联式”或“联邦式”构思的确解决了欧洲相关国家的发展问题,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和政治整合。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欧盟的防务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北约”的保护。冷战后,欧盟与北约的扩展势头强劲,它的每次扩大都直接牵动世界格局的演变,也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着历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9·11”事件就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这一冲击还远未结束。对北约而言,其冲击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恐怖主义挑战北约新战略;第二,恐怖战挑战北约的军事理论和军备结构;第三,美国反恐中的“单边主义”行为和扩大化倾向令盟国极为不满.这对北约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