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可达 《探求》2002,(2):32-35
我国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阐明国家经济安全重要性的基础上 ,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国企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因素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已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然而 ,“入世”后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国应该采取何种战略措施 ,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 ,“入世”(“入关”)后的国家或地区效果差异很大 :有收效不大的 ;有受到严重冲击的 ;也有得益甚大的。日本则是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 ,它不仅化解了“入关”可能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而且还以这一来自外部良好条件为契机 ,实现了经济腾飞与创造世界经济神话的愿望。认真地研究日本“入关”前后的体制转换、政策调整以及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等经验教训 ,对我国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3.
谭腾 《探求》2002,(5):53-57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条件,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现实挑战。由于过去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在规模与质量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入世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促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整个国际争端解决法、国际争端解决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入世为中国司法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使司法审判标准与WTO规则接轨,加强世贸协议在我国审判中的适用,并按照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完善我国民商审判机制和行政审判机制.  相似文献   

5.
“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有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 1月 1 5日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 WTO的双边协议之后 ,中国在“入世”方面迫切面临一系列新的调整 (农业 )经济的战略选择。本文系北京大学学者同中国农业部专家合作研究的成果。论文第一部分扼要地分析了改革开放 2 0年之后的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现状和 WTO对中国入世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先总体分析入世对于我国农业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接着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入世对于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前景的影响。第三部分讨论入世在即的进程 ,评介和提出了基干可供选择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由于经济环境、科技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变化,使我国的零售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论述了入世后中国零售业面临的挑战,并与发达国家相对比得出我国零售业的特点。然后详细地阐述了入世后我国零售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通过以上分析最后提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入世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但是,入世使国内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外因部分地转化为内因,国际环境逐渐转化为国内环境,“以我为主”和“有限开放”的政策可能迅速失去意义。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新生期,我国文化产业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落差将迅速突显,面对入世的中国文化产业是有危机的。  相似文献   

8.
论WTO保障措施与我国的产业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措施是WTO的例外条款,它允许成员国对由于进口行为而使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采取限制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在WTO框架下,完善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及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建立我国的产业保护机制,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非常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宪法政策保障民生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宪法政策的适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与基本权利条文、平等原则、比例原则、自由权等结合起来予以适用.宪法政策能够被适用来保障民生的深刻的法理基础源于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的实现、为了充分展示正义.宪法政策是人类自身治理社会信心的体现.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以为我国提供相应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陈海峰 《社科纵横》2007,22(2):58-59
WTO的TRIPS协议就知识产权保护的边境措施问题规定了包括适用的主体、程序、范围和对象等方面的法律规则,然而这些规则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制度特别在适用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国政府尤其是海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袁峥嵘 《社科纵横》2002,17(5):23-24
“入世”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诸方面的影响现已开始显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 ,本文通过对 1993年《商标法》、《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及《商标法》修正案相关规定的比较 ,论述了“入世”前我国《商标法》与TRIPS协议的差距 ,“入世”后我国商标制度在地理标志及驰名商标的保护、商标的构成要素、禁止恶意抢注、优先权、司法审查等制度方面的调适。  相似文献   

12.
王伟  闫鹏 《社科纵横》2012,27(12):93-95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刑相对应的行刑执行方式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它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区矫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社区矫正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举措,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在23个省市区试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的国情,更新刑罚理念,改革和完善社区矫正的立法,将执行权统一划归司法行政机关,实现社区矫正的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加强对社区矫正的投入支持和经费制度保障,适当扩大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等措施,以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华德波 《社科纵横》2008,23(2):110-111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然后以责任竞合为中心,对赔偿请求权的限制适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对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和附随性违约行为,均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相似文献   

14.
发展性保护:入世新形势下我国的幼稚产业扶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入世的新形势下 ,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与贸易保护主义所理解的“保护”不同 ,这种保护应是一种“发展性保护”。幼稚产业的发展性保护原则把保护和开放纳入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来加以处理 ,具有选择性、暂时性、动态性、扶持性、综合性、间接性、合法性等基本特征。从这种“发展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出发 ,我们可以分别从政府行为方面、幼稚产业自身行为方面和国内消费者行为方面考虑对幼稚产业进行扶持的具体措施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取保候审与国外保释制度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华嵘  钟琪 《浙江学刊》2002,(5):197-200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性措施的一种 ,是国家警察权和司法权的体现 ,其在适用时存在着较大的弹性 ,不易把握 ;且在实践中如何兼顾执法需要与公民权益也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往往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本文用比较之方法 ,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与国外保释制度进行了对照分析 ,提出应扩大取保适用的对象、改进取保的执行方式、增加救济措施、完善监督机制等建议 ,并强调了公、检、法三机关间权力调整对改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比较农业、汽车业等行业而言,入世对我国传媒业的冲击虽然不算特别大,但影响却是深刻的;在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冲击少数是直接的,多数是间接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凡事有利有弊。入世对我国传媒业的利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必然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区县政府是直接面对企业实行经济管理的基层政府,探讨入世后我国区县政府应对WTO的措施,无疑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是以加入WTO后汕头市金平区政府与企业间互动关系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了解双方在互动中的经验、问题和教训,并为进一步优化行政资源,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熊涓 《求是学刊》2001,28(1):50-54
根据WTO协议中与对外投资有关的两个主要文件———《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TRIMS)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 ,中国将尽快地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简化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 ,加强审批的透明度 ,并且要扩大第三产业部门的开放度。所有这些政策的实施 ,都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整体投资环境 ,有利于我国投资结构的调整。因此中国入世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侦查中监听的适用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在我国,政治上的考量以及非司法性的调查措施的运用阻碍了职务犯罪监听的法治化。在新一轮司法改革中,职务犯罪案件中监听的适用有望得到明确规定,我们应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职务犯罪监听的法治化,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印度反倾销程序法评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印度根据 GATT/ WTO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规则 ,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国内法。其基本内容 (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 )与WTO《反倾销协议》和《初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但是 ,对于印度反倾销法未规定的事项以及与 WTO《反倾销协议》不一致事项 ,印度坚持认为拥有自由裁量权 ,而不是优先适用 WTO《反倾销协议》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