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对农村大学生回报的研究多侧重其就业后的回报量与回报形式,并将这种回报现实与农村家庭的投资进行对比。这种研究现状忽视了以学校为纽带的社会与个人因素对造成农村家庭投入与回报差距的影响。分析农村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回报心理,并对比其毕业后的回报现状。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文中以农村大学生为研究群体.探究农村大学生的回报心理,分析影响农村大学生回报的因素,并对提高农村大学生回报能力,缩小农村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差距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盖兵 《职业》2011,(6):67-67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中存在着一些消极心理,这消极心理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就这一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厌学心理的调适厌学现象是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心理,原因大概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不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将来的就业“用非所”、“学而无用”。  相似文献   

3.
沈晓夫 《职业》2003,(5):52
跳着,跳着,就跳进了“病槽”里“应激反应综合征”是伴随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病症,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日益引起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注意。国内外有关专家调查后认为,“应激反应综合征”多见于企业管理人员中,其中又以心理素质较差和不善于自我心理调节的人更易罹患。另外,跳槽而又不能马上融入新环境的人群也容易为“应激反应综合征”所困扰。心理学家认为,盲目跳槽使人越来越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总是以灰色的眼光看待外界一切事物,凡事总易从悲观、消极的角度去思考。目前,正蔓延在白领阶层中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4.
《现代交际》2005,(8):26-26
人生中很多成功的获取都来自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良好的交往,但因世人存在着许多冷漠与虚伪.使—些人在交往中不断受到挫折,承担了不少压力,最后心灰意冷,产生了懒得交往的消极心理。大学校园是我们人生走向成熟的第—站,我们常常在挫折中受到伤害.因此,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消极心理在以后的交际生活中至关重要。以下是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心理”分析及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校从“十五”期间开始,就致力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和研究。多年来心理辅导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也遇到了不少困惑,走过了不少弯路。根据本人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目前学校心理辅导教育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6.
刘岩  刘秀 《现代交际》2013,(9):176-176
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招收到一批个性鲜明的“90”后,这些“90”后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消极、懒散、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甚至对体育课产生厌倦的心理,老师也因为多种原因在体育课上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多种原因致使中职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7.
《女性大世界》2006,(2):167-167
前不久.以帮助广大SOHO一族和自营业主更加聪明地进行投资并获得最佳回报为宗旨,HP公司举办了“告别传真机.HP‘4:1’精朗投资”最佳投资回报故事征集。最终。李粤松律师、巴拿米西饼店江祖富、典意空间装饰公司廖丽平三位脱颖而出,获得“最smart奖”,他们用自己使用的传真机分别免费换得一台HP为其量身定制的一体机.并因此得到了最佳回报。  相似文献   

8.
“通经致用”作为儒家精神的核心,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宗旨。但是与“通经致用”相伴而生的是对儒家经典的盲目崇拜和绝对信任。这既导致了“通经致用”时的经典教条化,给政治带来了消极的后果,还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唯古是信”的经学传统和尊崇、迷信权威的盲从奴化心理,最终造成民族创新能力的丧失与社会发展的停滞。  相似文献   

9.
大友  秦丽 《当代老年》2006,(10):14-15
爱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曾经受恩于人,怎样的回报才能称得上“涌泉”?  相似文献   

10.
惠岩松 《职业》2014,(11):45-45
和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技工院校的学生存在文化基础不牢固、学习惰性、逆反心理、自卑心理、自弃心理等消极现象,普遍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他们也常常成为被师爱遗忘的角落,成为集体中的“孤雁”。所以技校班主任不仅要掌握施爱的艺术,更要懂得如何因材施爱。  相似文献   

11.
吴帅 《金色年华》2007,(4):14-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和抵触心理。”《小康》杂志这样解读他们前不久刚刚完成的2006年“快乐指数”调查。这项共有两万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国人目前的“快乐指数”为79.3分,略高于去年的78.1分。同时,互联网已成网民不良情绪的发泄场。(《中国青年报》1月8日)  相似文献   

12.
走出不愿求人的误区詹平相人活在世上,难免有求于人的时候。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不超越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起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可也有一些人在复杂的人际“网络”面前流露出某种畏怯、无奈心理。他们宁愿多绕弯子多费...  相似文献   

13.
梅子 《现代妇女》2008,(6):30-31
碰到问题时往往习惯于先发一通怨气,而很少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寻找自身的缺点——这似平是很多职场女性的通病。心理学认为,人在遭受挫折与不当待遇时,往往会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抱怨通常由不满和自卑引起,一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与同情,二是掩饰自己的底气不足。这是一种超出正常的“平衡”心理的破坏性心理,在职场里是很讨人嫌的。  相似文献   

14.
许多营销人员在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上执迷不悟,正是他们的执迷不悟,导致品牌营销跨入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误区”,这些“误区”最终引领品牌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5.
秘书的心理障碍,是指秘书在辅助领导进行决策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消极的、比较稳定的、影响正常行为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与秘书正常心理相比,秘书心理障碍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走向。在秘书活动中,尽管这种障碍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个性,但都会对秘书工作、秘书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的慈善动机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之一。综览学术界有关企业慈善行为的相关理论和慈善事业较为发达国家的实践,企业慈善都含有浓重的渴望“回报”的色彩。而事实上,企业追求“回报”,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进一步的慈善事业,从而进一步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曹俊波 《职业》2013,(30):60-60
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探讨在技工院校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和模式,促使技校学生改善心理机能,从消极走向积极,提升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18.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相似文献   

19.
某公司经理找我咨询,恰好我有一个亲戚在该公司供职。言谈中我问及该青年表现如何,谁知经理肯定他有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等等后,又冒出一句“就是好奉承”。“好奉承”,即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称赞,人们通常把它看成是一大缺点,其实,这种认识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心理误区。因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是人类所共有的一大心理需要,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得当,满足对方这一心理需要,对人对己都大有好处。一、用于批评,它是额“糖衣炮弹”。我们在规劝或批评别人时,常常碰到一些人不是愉快地接受意见,而是极力为自己辩护,…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往往给人一种紧迫感,逼着人勇往直前,以征服的姿态去对待一切。但就像机器会磨损一样,人的生命质量也会透支。我一贯不赞成“超越自我”的说法,自我不可能被超越,而应该顺适自我,知道自己的极限在何处。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懒人非常成功》。其实,做个懒人挺好。所谓懒人不是教你去消极去偷懒,而是要让自己知道应该如何及时休息,享受生活。心理学界的老前辈夏征宜,90多岁了身体还很康健,他有六字长寿秘方:“少干就是多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