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俨然已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念。认真研究和探讨以人为本的价值本位、原则和追求等内涵,对于构建以人为本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又一次重大发展,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同党的执政理念相一致的,是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相一致的,是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论命题,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三个价值维度:目标导向、实践取向和评价尺度,三位一体,构成了发展系统的价值导向机制、价值规范机制和价值调节机制,铸成了发展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包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有生动体现,并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理论框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深化和拓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观的范畴.以人为本的普遍价值表现在:从现实基础来看,以人为本是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从适用范围来看,以人为本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适性;从贯彻落实的层面来看,以人为本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发展观及其模式有其固有的难以克服的缺陷,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在发展进程中我国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所在,也是党中央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将人的价值设为社会发展的衡量尺度和价值导向,使"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赋予"人"在现阶段更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实践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考察"以人为本"的哲学本质及其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和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伟大"中国梦"的提出,既是将"以人为本"之"人"作为最终实现的依靠力量,同时也将"以人为本"之"人"作为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对"以人为本"之"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有一个广泛而长久的发展之路,它将长期贯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心人、重视人的表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而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是实现中国人本主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在当代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中,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法律价值创新的表现,也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坚持人是法律的价值主体,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