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庆城市文化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找准大庆城市的文化定位,打造黑龙江省副中心城市的文化品牌,是提升大庆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推进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需要。大庆城市的文化定位应从以大庆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品质的内涵定位、以创造具有大庆城市特色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地域文化的个性定位、以创业创新、现代开放、崇尚文明大庆的方向定位和以打造“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品牌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使大庆城市文化定位最终要实现:卓越性、创建性、效益性。  相似文献   

2.
鲍宗豪 《社会科学》2005,(9):99-110
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城市文明成果,凸现的是人的知识、能力、智慧和创造,是人的进化和文明在城市文明上的反映。如果说“城市文明”的概念强调和展示的是“城市文明”演进的自然逻辑(其中蕴含着人在不同时期对城市文明的贡献),那么“文明城市”概念突出的则是人对城市文明的自觉意识、自觉活动、自觉创造,当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展的文明城市建设,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城市文明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3.
江苏首创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型创新和地域生产力结构优化的前瞻性探索,是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群”的必然担当,是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并介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战略创新。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具有“人文区位”价值空间的基础,即城市人文区位的“城市文化资本”属性。江苏沿江八市以长江为“轴”和纽带,虽然隔江相望,但是都已经提出全面跨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战略,而且能够明显地看出,在地域生产结构和格局上,以南京和苏州作为沿江八市城市群中的两个“发展极”,形成了一个在空间区位上具有特殊优势、在文化地理空间又有共性——“江南文化”作为同一性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的“淬火”与“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带)关系,形成一个被发现、被创意和被整合创新的区域性经济文化共同体,构筑高端产业发展的世界级创意产业城市群。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本”的概念 ,并在这一概念范畴内论述了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的关系 ,并在经营城市、行销城市理论认识中 ,升华出“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意义和模式。“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核心是城市文化要素的整合与创新 ,在城市文化整合与创新中 ,使城市文化劣势转化成优势 ,使文化优势要素转化成为城市的垄断性文化资源和唯一性文化资源 ,通过“城市文化资本”运作 ,创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文化”和“创意”,通过对相关文化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创造出新增价值,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思想指导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规划,促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而文化创意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又能共同促进城市品牌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6.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市化“以人为本”主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先登 《东岳论丛》2005,26(2):183-186
城市化是人类不断提高文明水平的象征 ,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其始终围绕着“人”的发展而变化、兴衰。加快推进城市化 ,需要集中表达的主题是以人为本 ,这是对城市化的深层次认知。城市化的以人为本主题 ,涵盖着以人为本经营城市、管理城市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心是“人” ,“人”是城市化最终目的的关键。经营管理城市 ,要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 ,优化其资源配置 ,根除大城市病 ,体现出最适宜人生存与发展的最高理念 ,为人自身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不断优化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质及其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 ,创造最适宜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江一河”标志性景观的申园,是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公共空间营造,也是一次历史起兴,背后蕴含着新的勃勃生机。申园不是数字时代刻意营造的桃花源,亦不是寄托文人怀旧式乡愁的精神寓所,它始终是面向百姓的,它的活力来自城市渊源有自的世俗精神和开放进取。申园要打破的是雅俗界限,要创造的是雅俗共赏。再造申园,表面上是通过发明传统,重复讲一个过去的故事,实质上是以倒退着走的方式指向城市的未来。申园寓意着江南美学的回归和再出发,是在更加开放的视野下,以海纳百川的气概吸纳和接通世界。然而,申园在建筑语法上未能做出更为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其在建筑想象力方面存在遗憾,这是江南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探索的融合创新的艰巨之路。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是新的城市名片.目前,每个城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都非常关注文化的力量.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对增强一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城市参与国际竞争、彰显城市地位的重要文化竞争力.本文论述了新时代多种类型的博物馆形态表现,从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及博物馆商业空间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博物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艺术美学关照城市环境和文化产业发展,最终成为城市文明的新地标,是个性化城市人文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部署以来,市文明委深入贯彻落实,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城市文明提升工程”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文明之花遍植城乡,全市环境犬为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