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哈·宝音陶格套夫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浅析》一书,显然是深入宣传坚决贯彻邓小平理论与十五大精神的产物,是一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好教材,它及时地填补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蒙 相似文献
3.
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制论著──评《中国社会主义税制理论研究》刘勇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比较重视税收理论研究,也出版了不少这方面的教材和著作,但却忽视了专门研究税收制度的理论。近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以专著形式对税制理论进行探析的却仍不多见。最近,西南财经... 相似文献
4.
报刊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报刊出版体制改革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改革要深化,理论是先导。马振行著《教育报刊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一书,对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特别是教育报刊体制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可贵的理论探索。这是迄今为 相似文献
5.
晚清史书编纂体例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以汉译西史《万国通鉴》和东史《支那通史》、《东洋史要》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书编纂体例是对历史如何进行组织安排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晚清是中国史书编纂体例发生重要转变的时代,史书编纂上最关键的变化是引入了章节体.以往学者在讨论章节体史书时,或以为该体例是传统纪事本末体的逻辑发展,或认为是以日本东洋历史教科书为蓝本的.在晚清史书编纂体例变化的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一个由卷章段体到章节体转变的过程.其中有诸多转变的环节.本文认为最早的卷、章、段合成的史书体例出现于19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史书体例中,其中第一环节为美国传教士谢卫楼编译的<万国通鉴>,该书卷章段体倒是影响后来章节体史书的一个重要过渡环节,是最为接近于后来章节体的史书之一,为后来国人接受日本学者以章节体所编纂的中国通史作了重要的铺垫.第二环节为上海东文学社出版的那珂通世<支那通史>和桑原骘藏的<东洋史要>,两书引入了较为成熟的章节体史书体例和较早采用了历史分期法,首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一种编写中国历史教材的崭新形式,即不仅可以章节体的形式,而且以历史时期划分来还原中国历史的本相.中国史家柳诒徵和夏曾佑等在重新思考与改造传统史书编纂形式的过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借鉴了日本章节体中国通史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以来,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时过境迁,《宣言》中所蕴涵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主义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宣言》中的某些思想,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的真理性奠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及世界观、方法论没有过时,它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至今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五个基本要点阐述了《宣言》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及实践的指导意义,强调要从整体性上把握《宣言》的实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帝国》发表二十年之后,重新反思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体系的实质,对我们重新认识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帝国》中,哈特和奈格里批判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建构起帝国的政治秩序和国家统治。在卢森堡看来,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既要揭示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又要作出内在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可见,卢森堡对资本主义的诊断和批判依然有效,她的帝国主义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因此,重新反思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体系的实质,并为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作辩护,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肖浩辉同志长期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工作,他在科社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硕果累累。近期,他将自己近20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精选出几十篇,结集出版,书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无论对于作者还是对于科社理论界,这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通读这部论文集,我深感有这样几个的特‘Q、:第一,厚重的历史感。本书是一部跨度近20年,长达50多万字的论文集。作者并没有按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而是将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真谛”,汇集了作者对科社基本原理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12.
《资本论》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理论资源的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是任何其他经济学著作所不能代替的。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经济理论资源,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研究和对待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仍然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性的实践意义。对其理论资源的再开发和在新的社会经济实践中加以运用,都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13.
《纲要》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依据,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和理论突破,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有效地发挥《纲要》的重要作用,以《纲要》为线索,全面、系统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马克思《资本论》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资本论》在中国最早的介绍、宣传与翻译概况,阐述了它的基本内容,并考察了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和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运用与发展;论述了在新世纪,学习《资本论》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苦闷的象征》的传播及其意义──兼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传播呼应了五四之后中国新文学由“呐喊”向“彷徨”的时代转型,其现代性文艺思想填补了五四文学主体性理论建设的空白。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译介及其在创作中的尝试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树立了现代性的文学参照。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高屋建瓴地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这个伟大事业的崇高的精神支撑,就是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杨立新同志的新著《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正是对先进文化建设理论的一次艰辛而有益的探索。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在揭示马克思主义文化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余年间,对毛泽东、邓小平的生平和思想进行分别研究的论文、专著、工具书在国内大量涌现。但从“比较”的视角研究两位领导人物的思想,尤其是系统、全面地比较研究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专著还未曾见到。最近,由张星伟、肖百冶合著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填补了这一理论空白。这部容量为38.3万字的专著,是我见到的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地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力作。通读全书后,我感到该书有以下几个比较突… 相似文献
19.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撰写并出版发行的《理论龙门阵·2006 构建和谐重庆》一书,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创新成果通俗化、系统化、实证化,于浅显中蕴含真知,于严肃中体现活泼,于朴实中透着灼见。该书在理论宣传通俗化、科学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