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无政府主义虽然都高度肯定“劳动”精神,但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是没有强权和强制、高度自觉自决、无拘无束的;传统农业劳动更符合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另外,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不仅具有生产性,而且具有道德意义以及审美意义.对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拒斥,对脱离社会的个人自由的极端理解,特别是,意味着社会生产关系基于效率、公平的提高而向自动化、专门化、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方向不断进步的“物象化”、“物化”,一直被视为是损害自由、敌视人的东西,这些都是至今仍以各种形式残留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鉴于某些当代西方左派、后现代派所持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清理无政府主义的渗透,依然是我们没有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传播的原因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政府主义形成政治思潮肇始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从20世纪初一些中国人最先接触无政府主义思想开始,到五四运动形成传播热潮,无政府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其他任何社会思潮所不能攀比.从近代中国演进的轨迹审视,无政府主义传播之迅速、影响之广泛、渗透之有力,与其说是中国人的盲然情感躁动,毋宁说是社会和时代的必然需求之满足.因此,在认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更迭嬗变的过程中,无政府主义为何得以迅速和广泛传播的原因是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评论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重要的自由主义文化派别,它的产生是2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激进思潮的一种制衡力量。"现代评论派"对中国思想文化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这些思考虽然没有被当时的时代主流倾听,但其坚定的自由主义立场仍有着思想史的意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保持其道德热情的同时,又能以一种理性、务实、宽容的精神来解决所谓"中国问题"。这是"现代评论派"的文化选择留给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开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问题的讨论,这是个长期来没有认真探讨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的文章中,大多要提到三十年代初崛起的戴望舒、施蛰存、杜衡、穆时英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派”,遗憾的是它往往被套上“反动”、“逆流”的枷锁。几乎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现代派”就成了一股与“左联”背道而驰的反动流派。然而,“现代派”究竟是什么人组成,代表作是那些作品,他们的主张如何,政治倾向怎么  相似文献   

5.
<正> 巴金最初是怎样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在五十年代,有人认为巴金是从其“独特的生活道路的‘基点’上接近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有人则认为巴金是从“用抽象的‘绝对自由’、‘绝对民主’来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对抗,来否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这一‘基本点’来接受无政府主义的”(《巴金创作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四人帮”倒台后,巴金思想研究较前有了很大的进展和开拓,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依然存在着分歧。有的说:“巴金是在寻觅新路时,基于民主主义的革命要求,接受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文  相似文献   

6.
<正> 路哲著《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下简称《史稿》)一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对中国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动态的分析,在以下几方面独具特色。一、对中国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作了如实评价。《史稿》指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的确有一些闭眼不看现实,只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狂人。但是,从在中国宣传无政府主义学说的成员们的整体来看,并不完全如此。”(《史稿》第8页)中国无政府主义者队伍很复杂,其中固然不乏文痞、政客、革命狂热病患者,但绝大多数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对中国实际的调查,提出过一些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但当认识到无政府主义道路行不通之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放弃了无政府主义,继续探索真理,终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些人最终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分析了恽代英早期思想的特点,并对其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倾向提出了看法。作者认为恽代英早期思想的特点是:①主张以伦理改革为手段改造社会,但比较注意内省功夫;②较早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病;③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严重影响;④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却具有积极进取和务实的精神。恽代英虽然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严重影响,且在1919年底以前有逐渐加深的趋势,但在对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看法上与无政府义主义有着原则区别。其早期思想的主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是无政府主义。早期的恽代英是一个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严重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正> 在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史上,1969年召开的伊利诺科学哲学会议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这以前几年,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思潮流行,造成了“混乱”局面.伊利诺会议批判了这些思潮,并提出了“新方向”,使西方科学哲学呈现出七十年代以来各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提出了不少新理论、新观点,使人眼界开阔,深受启发.当然,错误理论仍然不时出现,不可忽视,但已不如会前那样畅通无阻了.  相似文献   

9.
刘师复(一八八四一一九一五)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开山元老”。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从一定的意义来讲,也可算当时中国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个方面,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尤其是在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今天,我们回颐和剖析一下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言行,这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都是有所裨益的。一刘师复无政府主义的活动特点——“言行一致”辛亥革命前后涌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信从者,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弱点,这就是言行不一,反复无常。从《大同书》的作者康有为到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培、李石曾等都是如此。但是,刘师复则不然,他“能言而又能行”,“不单对于主义是鞠躬尽粹,就是连带的对于素食主义等也能以死自矣。”他的信从者称赞他是“一个不怕死的志士,一个艰苦卓杰的革命家,一个不怕牺  相似文献   

10.
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这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对巴枯宁早期曾经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对巴枯宁后来由民主主义向无政府主义的蜕变,则为巴枯宁的研究者所忽视。 我们研究巴枯宁民主主义思想及其向无政府主义的蜕变,有助于分析巴枯宁在何处失足和为何失足的问题,也有助于科学地说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地对待社会思潮,因而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政府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的一种思潮。正如列宁所说:“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问题,不能不探讨以现实主义为旗帜的“人生派”。“人生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仅出现最早,队伍最广,而且成就和贡献也最大,影响最为深远。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派,也是并不过分的。所谓“人生派”,似乎可以有狭义和广  相似文献   

13.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学衡派”进行了重新探讨,并在一个新的历史层面确立它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文章指出,“学衡派”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思想派别,它与形形色色的所谓新文学“逆流”具有本质的不同。在“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派”之间,真正的差异是对文学创作实践中文学传统修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理解。文章还指出,“学衡派”竭力强调文学观的全面、宏观与公正,这确是有意义的;但我们也不应简单认同当下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皇皇高论,而应充分认识到“学衡派”思想体系的若干不完善性  相似文献   

14.
自从 1 84 0年的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中国大门 ,西方文化便以其强势进入中国 ,激起强烈的文化冲突 ,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因此而起。然而 ,迄今的近代文化史研究 ,有两点不得不指出的遗憾 :其一 ,对于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的复杂内涵未能厘清 ,有一种简单化趋向 ;其二 ,对于晚清西化思潮缺乏研究 ,主要论著集中于 2 0世纪 30年代陈序经的“全盘西化”。事实上 ,晚清的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是中国早期现代化不可不研究的内容 ,其间复杂的历史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无比艰难。一、西化与现代化“西化”之概念 ,似乎并不复杂。“化”之为…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我国发生了第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运动。在这次思想运动中,马克思主义者与胡适派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伪“社会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等进行了斗争。通过斗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开拓了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蔡韦编著的《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反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就是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这些论战的著作。蔡韦同志在该书中,对中国革命是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是否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及要不要在中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式的无产阶级政党等三次论战的主要问题,以相当丰富的史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叙述亦较为清晰。  相似文献   

16.
霍贺 《江汉论坛》2023,(9):106-112
1930年代初,王礼锡、胡秋原等中间知识分子群体以《读书杂志》为主阵地,发起了著名的中国社会性质讨论和中国社会史论战,形成了在当时思想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读书杂志派”。在民族复兴话语下,“读书杂志派”不仅以学术探讨和思想论战构建其对中国前途的一套看法,而且通过革命实践实现其对未来建成的“新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性质的国家问题的政治诉求。尽管他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探索归于失败,但其坚守中道、理性立场,兼容并包各种思潮,始终秉持民族主义思想,寻求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的思想理念和政治诉求,在今天看来仍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加强党的纪律,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和革命权威的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要求全体党员自觉履行的法规和准则。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乃是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区别于其护政党和组织的主要标志之一。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年,踢开党委闹“革命”,党被打乱了,党的纪律废弛了,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资产阶级派性恶性发作,不正之风猖獗。这些流毒和影响至今还没有肃清,其主要表现是:有的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示怀疑和抵制;有的目无党纪国  相似文献   

18.
<正> 历史有时惊人地相似,但又绝不是重复。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往往展示出规律。现代派文艺思潮在中国的四度出现,就显露了这样的奇趣。在“五四”时代,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流派一起涌入,竞争了不长的时间。二十年代的象征诗派,二、三十年代之交次第出现的新感觉小说派和现代诗派,五十年代后半兴起的台湾现代派,都以不大的势头,短暂的兴衰,匆匆地逝去。十年动乱结束,三中全会精神使新中国文坛全面复苏。清除“左”倾帮派文艺的逆反心理和急于拓展文路的热情相结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文化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着深刻影响。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清理极左思潮, 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 “走向世界文学”的提出, 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 新方法的引进, 文化热的介入, 文学流派、思潮研究的兴起, 多种研究思潮的交织碰撞促成中国现代文学多元复杂、丰富深入的研究格局; “重写文学史”问题的讨论, 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追求的新的文学史观整合中国现代文学现象、整体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尝试和努力;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新的讨论、人文精神和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的讨论, 都是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深层思考,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史观、史法和视野都有内在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付建舟 《兰州学刊》2006,3(9):40-43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清末民初,他在革命活动中与天义派、新世纪派等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广泛交往,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虚无党思想、互助论等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因素,充分利用其反抗封建专制的积极作用,推动革命进程;同时,宣传了社会主义思想,对理想社会略作构想。不久,鉴于当时国内革命的不良现象以及欧战的局势,他对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及时撇开误区,踏上教育救国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