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小康进程的总体分析 截止2000年,包头市小康生活 水平综合测评分值为94.17,即小康 实现程度为94.17%,人民生活水平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目前,已达到 小康标准值的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 均住房使用面积、通公路的行政村比 重、恩格尔系数、成人识字率、人均 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文教娱乐支 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十项指标。仅 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 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 日摄入量、城市平均每人拥有铺装道 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村牧 区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旗) 百分比六项指标未达到小康标准,但 已接近小康水平。这表明本世纪初全 市整体平均水平进入小康社会的初级 阶段。我市小康建设成就突出表现 在:  相似文献   

2.
小康不是梦     
实现小康生活,是千百年我国人民梦梦寐以求的追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城镇居民生活走过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不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九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向好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至2000年,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5年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已经接近小康标准.据国家统计局分析,1996年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  相似文献   

4.
我们把近 10年以来,大庆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作一纵向比较,以反映出我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和饮食特点。   一、城镇居民饮食质量的基本情况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呈现出稳中趋降的态势, 10年间,恩格尔系数由 1990年的 46.13%下降到 1999年的 29.85%,下降 16.3个百分点,扣除一些因素影响下降约 12个百分点。从恩格尔系数单项指标来看,我市已经达到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水平。   1999年我市城镇居民,食品支出人均为 1690.1元,比 1990年增长 2.8倍,平均每年以 12.2%的速度增长,剔除物…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小康之路已走过五分之四□唐平全国小康能否如期实现,农村是关键。全国农村总体小康目标进程及差距按照中国“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16个量化指标计算,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综合评分已达到81.5分,比1990年增加了28.4分,...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普查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系统资料 "全面小康"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总体小康"而言的.根据国家统计局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16个指标的基本要求分析,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的水平.但客观地说,这种小康只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地党政领导正在抓建立小康示范村的工作,使人们生活水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宏伟蓝图,测定小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的适用性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和统计学界的公认,那么恩格尔系数测定小康水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应用恩格尔系数来分析我国小康进程、评价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钦莹 《贵州统计》2001,(11):34-36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从总体上基本实现了改革初斯提出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为了客观地体现经济改革的丰硕成果,真实地反映兴义市城镇居民的生活变化情况,我们利用已掌握的资料,对兴义市城镇居民近十五年的生活状况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为反映黑龙江省小康实现进程,我们依据国家确定的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及方法(通用标准),对黑龙江省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度量和测算,供参考。 一、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指标体系 1、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人类生活水平发展阶段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小  相似文献   

10.
杨成福 《青海统计》2002,(10):10-11
贫困、温饱、小康、富裕,这是人民生活变化的描述。实现小康,这是中国人的世代梦想。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报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回眸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历程,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来设置合理的指标以及用何种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呢?本文尝试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改革开放25年来,四川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整体上告别了贫困、达到了小康,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一、家庭规模逐年缩小,就业者负担逐步减轻  相似文献   

13.
彭喆 《四川统计》2009,(8):16-17
建国六十年来,四川城镇居民生活收入大幅度提高、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从脱离贫闲,解决温饱,总体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跨入小康并向实现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彭喆 《四川省情》2009,(8):16-17
建国六十年来,四川城镇居民生活收入大幅度提高、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从脱离贫闲,解决温饱,总体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跨入小康并向实现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牧区。农牧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是全州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目前,海南州农牧区小康建设进程如何?达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加快小康建设进程?这一问题倍受全州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对海南州农牧区全面小康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海南州农牧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33.18%,走完了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3的进程。这标志着海南州农牧区小康已跨入了中期阶段,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一、农牧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农牧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共有六大类十八项指标组成。经测算,全州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高低不一,很不平衡。现简述如下: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小康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农牧区全面小康评价体系中最大部分。2007年海南州农牧区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22.21%。具体包括农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农牧区小城镇人口比重三个子项指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4元,比上年增长13.35%,超过2200元的总体小康值,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7.47%;在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同时,农牧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小康生活标准》指标体系所包含的14 个量化指标,采用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的生活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提出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是实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也是全国及各地区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阶段性标志的一年,同时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因此对2000年自治区及各盟市小康总体实现程度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根据《小康生活水平标准》测算,2000年,全区小康实现程度为90.7%,表明我区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  相似文献   

18.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康的概念小康的概念最早源于《礼记》。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小康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条件下我们所说的小康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家整体而言,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态。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首先提出,到20世纪末使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构想。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把实现小康正式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贫困和贫困标准的概念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从程度上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分,从范围上有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之分。从中国城镇居民的现实生活状况考察,贫困标准可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这个定义可理解为:(1)在确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上,贫困标准具有确定的内涵,其量值是一定的,具有绝对性;(2)在不同时间、空间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贫困标准的内涵是变动的,其量值是不定的,具有相对性;(3)贫困标准既要考虑人的自然生理需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也要考虑我国城镇居民目前已达到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0.
居民家庭财产的多少体现着一个家庭经济实力的强弱,也体现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历经“生存型”、“温饱型”,目前已逐步迈向小康。居民家庭财产也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的快速变化过程。为了解我省城镇居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