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狮子与野牛     
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狮子雕刻艺术肇始两汉时期,历经两千多年的吸收、融合与创造,已经形成为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带有中国独特风格的狮子艺术大家族.两汉南北朝时期,狮子造型多为矫健雄强的辟邪行狮.随着佛教艺术的传播,蹲狮造型开始出现在北朝佛窟中.唐代时期蹲狮造型开始流行,并由此形成中国狮子造型的基本模式.宋代以后,狮子文化进入民间,其艺术形象渗透于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狮子雕刻造型艺术亦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狮子艺术形象广泛出现于雕塑、建筑、绘画艺术中.  相似文献   

3.
豪猪和狮子     
海燕 《新少年》2009,(4):33-33
豪猪与狮子相遇在夕阳下,豪猪低头弓背想钻入草丛,狮子却迅捷地拦住了它的去路。 一次次的突围都以失败告终,豪猪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逃。  相似文献   

4.
蚊子和狮子     
凤凰 《可乐》2010,(5):9-9
一只蚊子看到一头狮子,心想:这头狮子又肥又胖,它的血一定很好喝!于是,蚊子飞过去,对狮子说:“狮子大哥,我们来比赛,要是谁能围绕这棵大树跑100圈,谁就赢了,就把对方吃掉,好不好?”  相似文献   

5.
马长山 《可乐》2010,(4):77-77
狮子派豹子去管理一个部落。豹子每天勤勤恳恳,早出晚归,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就连一只山羊每天吃几斤草都亲自审批。豹子精力有限,经常顾此失彼,惹得动物们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6.
狮子和标签     
狮子醒来,愤怒地团团转,吼声打破宁静,凶猛威严。有个野兽和它开了个玩笑:在它的尾巴上挂上了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口述史的形式,于2019年9月15日赴成都市金堂县土桥镇金壶井村,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狮子的第四代传承人周英还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周英还祖上世代均为农民,18岁时在乡间跟随叔叔和祖辈学习高台狮子的表演技艺,并开始登台表演,至今已有30多年。在以务农为生的同时,周英还积极组织宗族成员构成的狮子队到各处表演,并从族中子弟中选拔人才,将高台狮子的技艺精心传授。  相似文献   

8.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中生物的一种自然规律,每种生物能活多少岁就是由这种规律所决定的。人类一直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长一些,因此,对自然界其他长寿生物进行研究,可以为科学家揭示长寿之谜创造一些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非洲大草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活在那里的狮子食物富足、无忧无虑。可同样是狮子,栖息于非洲纳米比沙漠中的狮子,日子就过得极为艰难了。纳米比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面积大约260万平方千米。那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干旱,年降水量通常仅为几毫米,甚至整年无降雨。放眼望去,漫天黄沙、荒凉至极,陆地野生动物极少。因此,在当地人的语言中,纳米比意为“无人之地”。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意象丰富,狮子意象尤为独特。海明威精心布局,在小说中先后五次出现狮子意象,尽管着墨不多,其作用不容小视:它犹如一串链上的五颗珍珠,把老人的心理流变过程串连起来;它勾连上下文,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它烘托老人的心灵世界,塑造出一位鲜明丰满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1.
12.
考古资料所见各代胡人与狮子图像具有复杂的功能与意义,包括佛教护法、胡人驯狮、胡人狮子乐舞表演等。经过了长时间和远距离的流传与不断演变,狮子与人的图像表现形式从神秘莫测的高贵权威象征符号到极度生活化的存在现象,与当地社会文化结合在一起,反映不同时期文化交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不产狮子,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获得域外贡献的狮子。狮子传入中国,主要作为奇兽供观赏之用。狮子传入中国之前,狮形艺术品已经传入中国。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域国家不断有狮子入贡中国。狮子异于其他野兽的形象引起中国人的兴趣,因而创作出各种不同的狮子造型的艺术形式,狮子意象融入了印度、波斯和中土等多元文化元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自从乌鸦被狐狸骗以后,乌鸦对狐狸恨之入骨。有一天,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肉,就站在树上休息一下。正是冤家路窄,真巧,狐狸走到这里,一抬头正看见前几天被他骗了的乌鸦嘴里又叨着一块肉,心里又想得  相似文献   

15.
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者对作品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文学能力”(literarycompetence)。不同“文学能力”的读者会从不同的阅读视点来理解作品 ,从而会使作品中的同一意象产生不同的意义。而这些不同的意象意义同样可以用来解读文本的整体意义。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具有点题作用 ,对该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文试从两个阅读视点分析狮子意象所负载的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以求解析《老人与海》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人著录嵇康绘有《狮子击象图》,但该图恐非嵇康之作。"狮子击象"作为一种异域景象传入中原,结缘于佛教在中土的流播。狮子形象大约在东晋时期进入文士绘画题材。宗炳《狮子击象图序》交代了该图的绘事缘起,《狮子击象图》本系宗炳之作的可能性较大。唐人归之于嵇康名下,和嵇康刚烈的性格与"狮子击象"的惨烈意象暗合,其白画跟《狮子击象图》在文献著录中并行流传引起误题以及唐人借其题签抬高画价有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华严金狮子章》的撰著时间有四种说法:天册万岁元年(695)的说法因其地点及讲新译《华严经》等与史实不合,存在明显错误;长安四年(705)之说,仅见于清续法之《法界宗五祖略记》,为晚出之说,亦不可信;圣历二年(699)之说,未发现与史实有明显冲突之处,似合乎常理;长安元年(701)之说,其出处《隆兴编年通论》成书最早,沿用其说的史籍也最多.综合诸说,《华严金狮子章》或撰于圣历二年(699),或撰于长安元年(701).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不乏从政治和文学角度描摹狮子的作品,但直至清初仍没有讨论这一动物的专门文献。伴随康熙十七年的贡狮活动而出现的利类思的《狮子说》,是第一篇从动物知识的角度讨论狮子的汉文文献,也是一部欧洲"狮文化"的简明百科全书。利类思试图通过《狮子说》传播西方的动物文化,特别是基督教动物知识;并从基督教传播的角度切入,试图打破佛教文献中关于狮子与佛教的联系;又通过质疑历史上陆路贡狮的可靠性,企图在中国开创基督教系统叙述狮文化的新传统。通过《狮子说》与亚里士多德《动物志》中有关狮子内容的比对可知,利类思《狮子说》中提及的"亚利",并非如方豪所说的为"亚特洛望地",更有可能是指"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19.
廖育群 《市民》2007,(5):28-29
我与中医的缘分,始于幼时的耳提面命。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医坛则云:“熟读汤头三百首,不会开方也会开。”所以五六岁时即开始就着唐诗背“汤头”,其后继之以《药性赋》、十二经脉、针灸腧穴,  相似文献   

20.
考证狮子入华的问题不可囿于在华言狮,研究视野还应回到原产地或输出地。狻麑与狮子,不止是名称之异,实则是破解狮子入华路径的语源学密码。通过考证零星的文献线索,可勾勒出狮子海路入华的大致路径。亚丁、马六甲、斯里兰卡、占城可能是狮子海路入华的重要中转站。中原朝廷却贡狮子的缘由,并非只是经济耗费的考量,还有帝王力图树立德政形象的原因。明朝却贡现象频发,还与海上私人贸易繁荣与混乱情形下的海禁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