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刘凤侠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
爱情和婚姻是哈代小说最喜欢叙述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对爱情、婚姻生活等的细致描绘,哈代着力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社会环境对人的压力,以及人性本身的善良与软弱。在短篇小说中,这一主题依然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在这些故事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小人物和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很难走向完满的结局,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完美,她们的命运才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同情。本文就哈代代表性短篇小说中人物的爱情故事给予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声乐艺术的本质——以龚琳娜演唱的《忐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曼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5):168-170
旅德歌唱家龚琳娜演唱的一首没有明确语意歌词的歌曲《忐忑》在网络上被称为神曲而疯传。听众对此褒贬不一:有人称为声乐艺术之创新,有人称为精神病人之犯怪;褒与贬皆来自对于声乐艺术之本质的模糊不清。声乐是语言同音乐的结合,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传递明确语意信息的音乐形式。所以语言是声乐艺术的第一要素。离开了语言,声乐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生命的依托,失去了本性、功能和品位。《忐忑》体裁归属,名为声乐,实为器乐,乃人声、器乐之功能互易——反串变异之作。 相似文献
5.
6.
7.
9.
济慈的爱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娅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0-31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和芳妮·布劳恩的爱情是他短暂人生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爱情激发了他诗歌创作的激情.通过对他与芳妮爱情历程的回顾,对他写的爱情书信和三首十四行诗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济慈对爱情的狂热和忠贞以及爱情带给他的感受是甜蜜伴着忧伤,欢乐并着痛苦. 相似文献
10.
她们被称为“爱情教母”,用她们对一场场恋爱的诠释和讲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有人说,女人写作总是在写她自己。情书、细节也总泄露出她们真实的我。 相似文献
11.
一盛中国是最早为中国争得世界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多次受邀到世界各国举办专场音乐会。1986年,盛中国应日本方面邀请,担任第3届日本国际小提琴大赛评委,评选结束后,主办方盛情邀请他举办一场音乐会。盛中国提出一个要求:举办音乐会离不开伴奏,能否在当地帮我找一个钢琴伴奏。 相似文献
14.
15.
爱情的本质是非理性的 ,现实的爱情是以人的性本能为基础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爱情中的理想和想像 ,一见钟情是爱情中的直觉和意志 ,羞怯和嫉妒是爱情中更具非理性特征的情绪或情感。探讨爱情的非理性因素的目的是要人们认真地对待、正确地处理爱情中的非理性与理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刘玉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4):49-56
本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对爱情关系的认知发展来探讨以爱情教育的通识化为目标的课程建设。目前在台湾地区的各大学校园中,与爱情关系相关的成长出现“活动”较多与“课程”较少的情形,现有开设的课程多半是以性别教育为主。根据爱情关系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本研究以143位台湾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对“爱情”的定义进行开放性描述,经内容分析后,将资料进行分类归为“理性论”、“感性论”、“单向论”、“互惠论”、“主动论”、“被动论”及“比喻论”七类论述;其中以互惠(reciprocity)论述爱情占最多(43%),其次是“比喻论”(15%)。至于男女对爱情的定义主述内涵方面,在理性或感性的认知上,男生以理性论述较多,女生则是以感性论述较多;以比喻的论述来形容爱情的部分则是以女生居多。最后,基于爱情定义之认知及大学阶段爱情的发展历程,本文从爱情教育的课程开设、教学方式及教材三方面提出爱情教育通识化的建议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20.
张继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210-211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爱情不仅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本文以普契尼的著名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等为基点,借助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对普契尼歌剧作品中演绎的爱情进行赏析,阐释"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