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丸"传入日语后,汉字写法没有发生改变,一些含义也相近,但是在中日两国语言中却体现出极大的文化差异。通过中日丸的使用差异可知,丸在汉语中体现了中医文化特征,带有明显固守传统的文化特性,同时体现了整体中国人的抽象思维意识;而丸在日语中体现了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的文化特征和自上而下的区分内外的文化特征,同时体现了整体日本人的具象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习语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包括俗语、谚语、格言、警句和俚语等。汉语中,这类表达称作"成语"或"俗语"。对于英汉翻译中的习语问题,说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带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习语,在翻译中应该体现出各自的民族特性,其主要的体现原则包括完全体现原则、部分体现原则、辞格体现原则、解说性体现原则以及创造性体现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体现在与时俱进的形成过程中,体现在三个部分一脉相传的关系中,体现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承前继往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4.
在《指环王》三部曲中,矛盾普遍性不仅体现在主题和故事情节发展的宏观层面还体现在人物刻画这样的微观层面。矛盾普遍性的体现实则在《指环王》通篇均有体现。托尔金以其瑰丽的想象、精湛的描述、神奇的刻画创造出一个宏大史诗般的世界呈现在读者眼前,通过选取对特定人物的矛盾对立性格的刻画,来引证矛盾的普遍性在《指环王》中人物塑造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谈教师的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不是必然的,具有给予性、被给予性。教师幸福的产生依赖于教师的辛勤劳动、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科学把握。教师的幸福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怀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奉献中,体现在不断的自我修养和提高中,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热爱中。  相似文献   

6.
在店面室内装饰设计中,为了体现品牌意识,要从发现问题及指明方向,在设计中如何体现品牌价值,体现品牌意识的设计手法三方面加以考虑.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店面装饰设计塑造出成功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7.
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理论认为希腊精神体现了人类智性冲动的特征,希伯来精神体现了人类理性冲动的特征,人类的文化主要体现为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对立与冲突。在美国小说家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性小说《赫索格》中,小说主人公赫索格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术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身上的希腊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体现了希伯来精神的深刻影响,而他内心的矛盾体现为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世界衍生于“无形”,演化于“阴阳”,这是纵横家主要的辩证思想。然而在世界的衍生、演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的是人这个主体,这具体体现在“守司门户”揭示和掌握规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变动阴阳”的社会历史观中,更体现在对立面的转化过程中。可以说,没有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纵横家的辩证思想就毫无特色可言  相似文献   

9.
整体性思维是指在具体处理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能够全盘考虑问题 ,使事情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如能正确运用这一思维习惯就会在编辑工作中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整体性强的学报融入了编辑人员的智慧与经验 ,所以 ,也体现出了编辑人员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贯穿价值论思想。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体现在其世界观理论中,丰富了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内涵。价值论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使认识具有能动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思想根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周泽雄先生从九个方面对毛泽东诗词提出质疑,指出其提出的毛泽东诗词数量较少,意象残缺,遣词不工,格律失范,虽有些"气魄",但没有多少诗味,又不能使人受到多大启迪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其试图对毛泽东诗词进行全面否定的做法是错误的.周先生对毛诗"偏于豪放"的特点缺乏全面深刻的把握,导致其立论和观点有失公允,其对毛诗自以为是地"修改",更是令人难以容忍.  相似文献   

12.
在佛禅的修证原则、内容和理论的影响下,金诗流露出浓重的闲适清净、野逸淡泊的意识和倾向。有些诗作通篇反映的都是这种内容,而带有这样的色彩的诗语就更多了。这一现象丰富和深化了金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诗人,郭沫若不但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而且在中外诗论的影响下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的见解。作为诗歌翻译家,他就诗歌翻译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提出了“风韵译”、“创作论”、“共鸣说”和“以诗译诗”等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上有感而译,作译并举,译诗形式丰富多彩,译诗的音乐性特别强。因此,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具有诗人译诗、知行合一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九叶派诗歌陌生化的多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一种对日常语言加工、变形、扭曲的艺术手法。九叶诗派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段,重新构造了对对象的感觉,扩大了读者认知诗歌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觉。文章从诗歌的话语、形象和意蕴三个维度研究九叶派诗歌内含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15.
张晓楠是我国儿童文学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显著的诗人。他的儿童诗实现了"儿童性"与"诗艺性"的高度融合,在对自然、乡土、亲情的充分诗意化观照中,释放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意蕴。在儿童诗的抒写视角方面,张晓楠采取了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双重视角,并以人文关怀将它们统一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儿童诗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借景抒情感悟人生--罗伯特·弗罗斯特哲理诗意蕴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具有代表性的哲理诗,揭示了弗氏诗歌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他在灵活运用英美诗歌的传统格律创作现代诗的基础上,发展了他关于"句子声音"的诗歌创意,用句子的声音、语调和自然节奏一起来传递和表达诗歌的意境,而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更使诗歌看似在描述美丽的自然,实则蕴涵哲理,深邃隽永.  相似文献   

17.
舒婷诗歌既充满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又兼具古诗韵味和现代主义神采。其繁复、细腻、充满矛盾的情感世界,感染着浓重的时代色彩,具有历史的深邃感和思想穿透力。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多意象并列迭加形成立体意象、整体象征和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神童指特别聪明的儿童,通常表现在天赋异禀、善于应对、出口成章等方面,诗成为标志性的才能之一,从而产生不少神童诗,这些诗有着未脱稚嫩但充满童趣、清新脱俗特点。可以说神童和神童诗是名人效应、诗歌、童蒙教育、科举制度累积下的综合产物。神童诗作为诗歌中的一类比较复杂,事实与传闻杂糅,真假难辨,运用时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19.
沈光文诗歌具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尚。其来台之前作于浙闽粤沿海的诗作,集激楚豪壮与沉郁悲慨于一体。其书写乡愁、歌咏友情的诗歌,发自肺腑,情感真挚,呈现出质朴率真、清新自然的风格。沈光文一生饱经忧患,但其乐观旷达的个性以及儒道文化的濡染,又使他善于以理性、旷达的精神战胜苦难,苦中作乐,从而赋予其诗作苦趣交集与旷达自适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先词题材类型丰富,除前人所常写的艳情词、闺情词、愁别词之外,还写了不少感怀词、宴饮词、咏物词、节令词、写景词。这些从日常琐事、身边景物感发而写成的词作,情感抒发直接真实,思想亲切自然,给当时香粉充溢的词坛带来一片清新,将词境引向了日常生活的空间。张先词的创作视野面向人生、面向社会,抒写自我生活场景,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提升词的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