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荧屏上的黄文秀形象,知行合一、立体丰满。她从乡亲们那里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向乡亲们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理念观看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不禁热泪盈眶、思绪澎湃。伴随着荧屏上“时代楷模”黄文秀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历程的艺术再现,感受着这位“大山的女儿”精神不断升华的轨迹,我为荧屏成功塑造了黄文秀这一艺术典型、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点赞。这部关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影视作品,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剧名所示,《大山的女儿》浓墨重彩地为“时代楷模”、  相似文献   

3.
《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通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前期,今广西上林县所存的《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是壮族文人留下的最早的文字。二碑文字上承南北朝文字的粗放简朴,下现盛唐文字的绚丽,既道明了那时在汉族文化影响下壮族文人的文字风格,展示了壮族社会的发展图景,也反映了中原一呼、岭南一应关系的密迩。二碑僻于边远山隅,深藏峒中,艰于涉足,人知其碑而苦于不得全文;时日无情,文也漫漶,所以过去睹文而释者多没能窥其全豹。在覃圣敏、叶展新、周中坚、卢敏飞、覃仁信诸先生的不辞艰辛辨形认字粗得全文之后,作者以私意所得,诠释字句,用白话文进行通译,或对碑文的理解略得一助。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科学领域词语中,常用"经典著作"称谓.如对马克思、恩格思论著,常称之为"经典著作";又如对我国古典名著诗歌、小说中的《诗经》、《楚辞》、《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亦常称之为"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广西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密洛陀古歌》堪称一部集布努瑶古文化的鸿篇巨作,正如张声震同志为该书作序所言:整部古歌以浩瀚的篇幅、恢宏的气势、广阔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诗的语言,唱述了布努瑶在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光辉灿烂  相似文献   

6.
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裕固族生活礼仪歌、人生礼仪歌和生产礼仪歌的浅析,指出裕固族的礼仪歌是其独特生产方式和草原文化的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裕固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嘹歌》由《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建房歌》五部传统长歌和多部传统短歌以及新近搜集整理的《恋歌集》《散歌集》《客歌集》《新歌集》组成,共4万余首,16万多行,可谓浩如烟海,堪称中国民歌之最。《嘹歌》用古壮字抄写,为五言四句式,以押脚韵为主。按内容,《嘹歌》可分为抒情、叙事两类;按篇幅可分为长歌、短歌、中歌三种;按歌唱的时间,可分为日歌和夜歌两种;按曲调,可分为“那海嘹”“哈嘹”“嘶咯嘹”“的咯嘹”“长嘹”“喝酒嘹”六种。《嘹歌》主要分布在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其中心在今平果县,它与古代思恩府的行政中心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家族梯玛歌研究》是目前最为系统的梯玛歌研究专著,从学术梳理到理论阐释,从不同版本梯玛歌的标准注音和基本解读到文化生态背景的延伸研究,笔者阅读后,对土家族梯玛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产生了在文化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梯玛歌生存危机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 米拉日巴和他的《道歌》米拉日巴,一○四○年生于后藏贡塘地区(即今吉隆县北靠近阿里)。藏宁黑如嘎所著的《米拉日巴传》曰:“我的祖先出自卫地北方一个大牧场的村落,原是琼波氏家族,其子孙有一旧密宗之上师,名曰较塞。较塞的儿子,是一个瑜伽行者,固本尊加持,所修之真言颇有威力。他游行国中,遍谒圣地,到藏北拉北部一名曰回巴吉村,在那里调伏魔鬼,施行加持,以有威力之缘故,作了许多有益于众人之事。他所化度、所做之事,乃甚多甚大,故名曰琼波较塞。”(王沂暖译《米拉曰巴传》第五页)  相似文献   

10.
冀晓朋 《中国民族博览》2020,(3):104-106,116
近几年来,京歌逐渐成为了流行歌曲中的一支新秀。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对于京歌这种新型的歌唱方式,一度成为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及声乐爱好者的热门歌曲。本人曾经多次在晚会上演唱过这首歌曲,还在硕士毕业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唱了此歌曲。现把这首歌的演唱心得分享一下。本文对京歌的代表作品《梨花颂》进行了作品分析,主要对李胜素、霍尊两种不同风格的版本进行对比,并找出了不同之处,希望能为未来的音乐专业的朋友们更好地演唱这首歌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田野”系列丛书之《湘西落洞》、《湘西巫蛊》,新近由民族出版社推出。众所周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中国湖南的湘西,以其秀美的风光、迷人的风情为世人所称道。而最富吸引力的要数湘西民族民间文化中颇受人乐道的文化事象——“落洞”与“巫蛊”。作为一名出版人,我深受吸引的首先是图书的内容品质。除了极富魅力的选题内容以外,作者的文化表述、文字的驾驭…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京歌逐渐成为了流行歌曲中的一支新秀。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对于京歌这种新型的歌唱方式,一度成为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及声乐爱好者的热门歌曲。本人曾经多次在晚会上演唱过这首歌曲,还在硕士毕业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唱了此歌曲。现把这首歌的演唱心得分享一下。本文对京歌的代表作品《梨花颂》进行了作品分析,主要对李胜素、霍尊两种不同风格的版本进行对比,并找出了不同之处,希望能为未来的音乐专业的朋友们更好地演唱这首歌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湖南省隆回县西北边陲,有一个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高寒山区——虎型山瑶族乡。这里山高谷深,古树参天;奇峰异石,鬼斧神工;石瀑水潭,气势壮阔,终日云雾缭绕,恍如仙境。一支曾被中国民俗史料遗忘、古老而独特、现有6000余人的瑶族分支便居住在这里。因为这里的女人个个着装美艳绝伦,貌如山花,人们便把这个民族称为"花瑶"。他们独立于其他瑶族分支之外,封闭在虎型山的荒山野岭里,忠实地传承着先祖最为古朴纯真的生活,像一个遗世独立的旧梦。  相似文献   

14.
<正>《西狭颂》基本概况《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峡颂》,碑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别称《惠安西表》。因碑文下有一潭,相传潭中有黄龙飞出,得名黄龙潭,又俗称《黄龙碑》。《西狭颂》为摩崖石刻,汉代隶书。刻成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6月13日(公元171年8月21日)。位于甘肃成县西10公里处抛沙镇东营村丰泉峡(也称鱼窍峡)中段的山崖上。全碑由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5.
李纯博 《回族研究》2006,(3):112-113
水草丰美塞外粮川民风朴茂花儿频传②烽烟瀚海蒙恬戍边③元昊图霸故垒狼烟④干戈铁骑暮隐笳寒沧桑兴废空负骄骖四时代序万物回还乾坤更替黎庶承担吉公抗日正义凛然⑤清平乐奏策马六盘⑥长缨在握红帜高悬固沙草障⑦朔方奇谈⑧芳菲春满秀色能餐岩石章报妙造天然⑨南关邦克恭诵古兰⑩须弥古刹迢递层峦11○沙湖胜境跃鱼飞鸢12○仰观笔架嵯峨崄巉13○风铃几语迥矗云端14○影城弄幻客栈新班15○鸣沙如响碧草芊芊16○南薰和煦17○天佑民安18○王陵寻秘19○探险漂源渠干唐惠百族骈阗20○岩羊蓝马21○五宝杂颜22○清香盖碗益寿延年23○愚公代代破浪扬…  相似文献   

16.
公元6世纪,中国的大地上还是封建割据的严峻局面,金戈铁马,连年征战,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梁朝大同之初的公元535年,到唐朝盛世贞观二十年的公元646年,广东南部却一直保持着安定的局面。各族同胞和睦相处,人民生产和生活井然有序。当地百姓至今盛传是圣母冼英之功;史书记载,是高凉太守冯宝之妻冼夫人的光辉业绩;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吴  相似文献   

17.
米拉日巴(1040—1123)是西藏中世纪最有影响的禅理诗人。他在成了名僧之后借用诗歌形式,向众弟子及信徒们宣扬佛法,创作了许多证道性的诗歌。 米拉日巴的《道歌》通俗易懂,他用一般民众所熟悉的“道歌”(mgur)形式,抒发自己的宗教情感,赞颂西藏山川的壮美。其中的许多道歌不仅采用了民歌的格律,而且还吸收了民歌的很多素材,不难看出《米拉日巴道歌》与民歌有着渊源关系。长期以来,《米拉  相似文献   

18.
探索隐约于汉文古籍中有关蒙古高原历代各民族的文学资料,对于映照与把捉蒙古文学及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如果不说有直接的,至少不无间接的裨益。 今年从一种期刊上,发现了一篇议论匈奴之歌的文章,这可以说是解放以后的首创。但是,见仁见智,议论不必就是定论。由于我也企望在向古代北方民族民间文学的窥探中作一点尝试,所以这篇议论也就自然地触发了我的笔兴。妄人妄语,以下算是我对《匈奴歌》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没有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有没有古典诗论”?一位研究中国文艺理论的学者这样问。他的提问,促使我探讨侗族琵琶歌《旋桑嘎》(即《歌师传》)。这首歌是己故侗族著名歌师吴居敬同志四十年代向广西三江程阳歌师吴学清老人学来的。民间歌手口耳相传,保存下这难得的诗史诗评之作。《歌师传》全歌116句,叙唱13位歌师及其16部作品:(1) 高步乡杨信斌:《二度梅》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书,司空见惯的形式,一是记叙文,二是记叙文中引述一些民歌为例子。1983年9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瑶族同志蒙冠雄、莫义明、蓝怀昌、刘保元等编的《瑶族风情歌》,却独辟蹊径,记录的内容全是“歌”的形式。可惜迄今未见到第二本此类的书。对《瑶族风情歌》的编写,民间文艺家过伟评说“积累了经验”。经验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致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情爱图;二、民族审美活动的氛围及特点;三、造型表现手段的新突破。这些经验不仅为学术界的朋友们研究瑶族历史社会、爱情生活、心理素质诸方面有个翔实可靠的借鉴,还为文学界往后众多的记录工作者编书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