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形式繁多,体系复杂的俄语主从复合句,如果从主句与从句之间的联结手段入手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五种基本类型:疑问联结、代词联结、代符词联结、连词联结和成语性联结。 A、疑问联结 疑问联结指的是从句通过带有疑问或感叹意义的词或词组同主句联结的主从联结手段。从句一般补充或展开主句中相关词的具体内容。从句意义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独立,可以同主句分解开来。起联结作用的疑问中心在从句中,并充当其中的一定成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反目的从句与程度、度量状语从句的不同之处(结构上、意义上、动词谓语的不同),以便在讲授一些容易混淆的不同主从复合句时能收到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类型学通过跨语言研究,旨在揭示人类语言共性.类型学框架下,关系从句是人类语言共性之一.英汉关系从句可从形成、关系化策略、名词短语的可及性、关系化标记、关系从句和核心名词的语义关系等方面加以比较,这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关系从句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语境与言者意义推断是语用学研究中的核心课题,但目前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进行研究,极少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言者意义进行探讨。本文拟从文化语境、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三大跨文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分别阐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应如何进行言者意义的推断。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言语的文化预设正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预设是诸多语用预设的一种,它表现为文化现实与语句文化背案之间的联系。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文化预设对言者意义推断的影响,言者意义的推断不仅基于文化词汇的预设,而且还依靠非语言表达,也是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正确解读言语中的文化预设,才能推断出言者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7.
同一连词可以引入不同的从句。文章讨论了主从连词 if引出的各种状语从句 ,一般语法书和教科书介绍 if状语从句时 ,通常只说明它是用来表示条件的条件状语从句 ,探讨了 if状语从句的深层含义 ,分析归纳出它在实际使用中表示假设、条件、时间、让步以及原因的五种功能 ,列举了该词的一些变异形式及用法 ,同时探讨了 if状语从句的不同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 苏联学校语法在阐述主从复合句各句部间的句法联系时,往往只指出:“关联词或从属连接词同时伴以相应的语调或单独使用语调是从句连接于主句的手段。”①甚至连苏联科学院编的《俄语语法》也同样认为“连接词和关联词是主从复合句各句部间最重要的连接手段,是其句法联系的基本表达方式”。②但事实上,无数实际语言材料证明,除上述公认的连接手段之外,主句与从句中谓语体一时的对应关系也应看作是重要的连接手段之一。因为主句和从句各是一个表述中心,又是构成复合句所表示的完整交际单位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样,各句部间在所述内容发生或终结的时间上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主句与从句中谓语体一时的对应关系。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揭示复合句的实质,即各句部间语义一结构联系的规律有着重大的意义。过去传统语法一直把复合句看成是简单句的一般组合,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忽视了语义一结构联系这一重要的手段。近些年来苏联语法学界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摆到了一定的位置,并在某些语法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俄、英两种语言中定语从句在表现形式上的两方面1.语言对比中术语的统一;2.定语从句中连词的比较,找出异同点,有助于两种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尤其是对双语言学习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运用“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感知难度假设”和“S0层级假设”理论,通过句子补全形式来探究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关系从句的知识与其英语语言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学习者关系从句知识的掌握与其语言水平相关,关系从句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其英语语言水平也高。(2)学习者主语关系从句、介词宾语关系从句和主语位置关系从句知识的变化对其语言水平有影响。(3)在宾语关系从句内,当从句主语为有生命语义特征的名词时,学习者宾语关系从句的掌握情况对其语言水平不显示影响力。(4)宾语位置关系从句、关系从句外置结构的掌握情况不对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构成预测力。  相似文献   

11.
英语单词but可以用作连词、介词和副词等等。本文深入地探讨了but的连调用法。在不同的语境当中, but可以用作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用作并列连词时,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用作从属连词时,可以引导不同类型的从句。本文同时也研究了有关but的一些固定短语和句型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主、从句间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关系入手,探讨了复合句中时、体用法的三个问题:复合句中时、体使用的一般规则;影响复合句中时、体选用的其他因素;句法功能测检。研究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主、从句间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关系决定时、体的使用;除时间关系因素之外,事件类型、从属连词、因果关系等因素也会影响时、体的选用;句法测检是句法研究中获取客观依据的行之有效手段,它能帮助人们区分那些貌似相同,其实功能各异的从句。  相似文献   

13.
从先行词的结构特征、AS引出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从句中的省略、从句中的倒装、AS在从句中的句法功能、AS后人称代词的格等六个方面论述了英语中的关系代词AS。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对先行成分所指事物具有次范畴化功能,后者则没有这种次范畴化功能。认知功能上的区别决定了两类关系分句与其先行成分之间的语义契合关系和不同先行成分之后两类关系分句的使用规律:限制性关系分句因具有次范畴化功能而只能与可次范畴化的先行成分连用,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则因无次范畴化功能而只能出现在不能次范畴化或无需次范畴化的先行成分之后。据此规律,本文对独指性和全指性先行成分之后限制性关系分句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的使用情况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俄语字母文字与汉语文字的差异和俄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一致性。俄语字母文字是对事物的抽象反映,其语法也不倾向于直观地描写客观世界,而是在描写事物的同时通过曲折变化、主从句的结构等语法手段把对事物及事物间关系的分析表现出来。而汉字起源的象形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语语法直观和意合的特点。俄汉文字与各自所服务的语言的语法一起分别促成了俄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英语的限定词可分为三类:泛指限定词、特指限定词和独指限定词。名词的词义有基本意义和实指意义两个方面。如果限定词与不同类的名词构成的名词词组充当先行项,那么限定词在意义上的不同实指作用就会对关系分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探讨普通话儿童感知空宾结构与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归属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对比,并列句与嫁接小句的对比,状语恢复中的平行情景与不平行情景的对比。结果表明:受试儿童能够区分形式相似的空宾结构和动词短语结构。一是对于动词短语省略,如果先行句是被动结构,那么句子不合语法;而对于空宾结构,即使先行句是被动结构,句子也合语法。二是动词短语省略只能用于并列句,不能出现在嫁接小句中;而空宾结构在这两种句式中都可以。三是在状语恢复方面,儿童能够区分动词短语省略和空宾结构,在对动词短语省略解释时,必须进行状语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疑问句除了可以独立成句之外,还具有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句法功能。文章从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疑问小句作主语和宾语时的不对称性进行分析研究。作者认为,疑问小句充当主语和宾语时,不仅自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对句法环境也有不同的要求,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竞争法的规范性条款包括两类:列举条款和一般条款。成文法无法做到毫无遗漏地列举各种不正当行为,为弥补这种列举之不足,克服竞争法规范的不周延性和滞后性,设置一般条款是被证实并被各国广泛运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一般条款在竞争法中被赋予特殊的地位及职能。一般条款的地位、职能、影响等外部状态取决于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有揭示出一般条款的本质属性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外部状态,进而完整地认识竞争法的特殊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