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从四个方面,即中国的旧法律以儒家的礼义为根本;儒家学说导致君主专制和严刑峻法;旧法律旧道德必须进行批判与改革;建设新法律新道德,应使法律与礼教分离,实行民主、平等、自由、共和等,分析探讨了吴虞论及的儒家与中国旧律关系的思想。作者充分肯定了吴虞反封建的法律思想,以及它的深刻影响,并认为这是一种敢于批判敢于改革的精神体现。同时也指出了他在接受西方法律思想的过程中,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说与社会制度缺乏全面、本质的认识;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看法,特别是对孔子学说与儒家学说的区别及如何正确对待儒家学说,尚有混淆不清与主观片面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墨子的以“三表法”为核心的方法论思想远较其文学和美学的“尚用”观念富有独创性。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方法思想尚紧裹在其仁学本体的内核之中,那末墨子则已开始将方法论作为相对独立于本体论之外的一种研究对象进行思考了。本文比较了墨子和孔子的思维方式之异同,认为墨子正是在对孔子方法思想的反思和持异基础之上建构起他的方法学说的。  相似文献   

3.
儒学──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沈恒炎世界范围的儒学热的兴起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孟子诸家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国际文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学者从事儒学研究。1988年1月...  相似文献   

4.
林乐昌 《唐都学刊》2013,29(2):20-23
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价值观念;仁学,则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部分.至北宋,包括张载在内的理学家对孔子仁学做出了种种有价值、有深度的新诠释.其中,张载对孔子仁学的诠释尤其令人瞩目.以“仁智”统一这一问题为中心,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张载哲学对儒家传统仁爱观的突破,二是张载对“欲仁”与“致学”关系问题的诠释,三是张载对“仁”与“礼”关系问题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在伟大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曾创造出灿烂的思想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中,孔子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他的学说涉及到人生、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为政、治国、立身处世的一切方面,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思想体系。孔子包罗宏富的人生思想中,由于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的确夹杂不少糟粕和消极的东西,但也确实在中华民族共同思想文化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笔者认为,认真研究孔子的人生思想,吸收其中精华,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生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并非全面评价孔子的人生思想,仅就仁爱思想、人际关系、人生态度、治学精神等问题,谈点管见,以期求教。  相似文献   

6.
一、论孔子以义为标准的利益观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以倡仁义为宗旨,说其言利,皆以为不可也。令人困惑的是,孔子的儒学常读常新,仅仅是因为他把一切理想化,似乎难以立论。孔子的《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整个思想面貌。《论语》的基本概念,概而言之,最重要的有三个,...  相似文献   

7.
李秋华 《浙江学刊》2003,(4):190-192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仁”为核心 ,建构了以轻徭薄赋、惠民富民、宽猛相济、导之以德、尊贤使能、礼治德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德政学说。孔子的德政学说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安邦治国仍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萍 《学术交流》2001,(2):33-35
中国五千年文明中,有二千多年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所以中国文人的思想里,受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秘书人员也不例外.这些思想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影响着秘书人员能具备良好的素质,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而孔子所提倡的"仁"和"爱"尤其使秘书人员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能带有一种宽容、谦虚的心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秘书人员如果能在工作中注意吸取孔子思想中的精华,并善于应用于工作中,必会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近代以来,封建礼教便不断受到冲击与批判。日本人侵中国后,对中国以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核心的封建礼教却备加推崇,并以殖民主义的强盗理论加以重新解释。一时间沦陷区封建礼教泛滥,迫使人们在遭受武力压迫的同时更兼受思想的奴役。东北沦陷后,儒家经典和孔盂学说受到日本侵略者青睐。在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封建礼教得以猖厥盛行。伪满洲国“独立”时,标榜的旗帜是众所周知的”王道乐土”。所谓“王道”即“先王之道”。它的创始人正是孔子。两千多年来,先王之道一直是统治者解释其统治合理性的思想工具。在伪满洲国《建国…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语言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慎言”,这是基于他对语言的重要性和语言规范必要性的认识.孔子施教中处处体现他的“慎言”思想,即主张注意听众的对象和说话的场合,不肆意批评攻击他人,不怨天尤人,肯定“慎言”的弟子,批评“不慎言”的弟子.孔子自己也是践行“慎言”思想的典范.孔子的“慎言”思想闪烁着的朴素辩证法的光辉,具体体现为对立统一规律、形式服从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陈华峰  郑慧媚 《生存》2020,(15):0227-0227
柏拉图和孔子都是各自国家的著名教育家,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但是在教育思想方面他们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因此本文将把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相似性和差异性并讨论其可行性,以达到对现代教育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一直以思想善变、多变而为世人瞩目。对于孔子思想,梁启超历经尊孔保教、拒斥孔教和倡导孔子哲学等不同阶段,最终完成了复魅。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时代浪潮、梁启超本人的中西文化思想以及他善变的性格特质,共同构成了他思想嬗变之源。准确认识和把握梁启超思想发展嬗变的原因,对于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对孔子思想的评价之发展演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发展,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孔子道德政治的逻辑体系傅允生道德政治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特点,这可以说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对孔子道德政治的逻辑体系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至于主题思想,分歧更大。我们认为任何思想要素(概念、范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它的内涵与外延只有在与之相联系的思想体...  相似文献   

14.
孔子教书育人方法初探栾敏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今天在各级各类学校大谈教书育人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探讨孔子教书育人方法。孔子的教书育人方法已成了世界各国研究的对象,我们这里略谈管见。一、孔子的道德知识教育孔子主张,在...  相似文献   

15.
讨论孔子学说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从方法上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前现代”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许多持社会历史“进步观”的人会说,作为“前现代”即农业社会的孔子学说或儒家学说,与现代市场经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是不能“同日而...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由孔子基金会向本刊推荐发表的《儒家学说的方向与命运》一文,是美国学者W.T.狄百瑞提交“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篇论文,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儒学的精湛研究,字里行间无不反映出儒学深受作者的推崇。作者认为,应该将儒家的“天人...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王代最杰出的思想教事家,在长期的思想教育实践中,他充分认识到了教育主体(即德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德育产体形象塑造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一、关于德育主体形象的标准孔子根据德鲁活动的特殊要求,将德鲁主体的标准确定为“群子儒”。“属”,这一职业,旱在孔子之先就已产生,泛指以教书为业的知识分子。“君子”,在孔子以前多表示士、大夫、国君者上层统治阶级,但孔子则常用来表达儒家的理想人格,是遭德高尚的人的称谓,不局限于上层统治者。在孔子看来,思想教盲工作,壬要是做人的工作,即壬…  相似文献   

18.
张横浦的心学思想述论王伟民孔子创立、经由曾子、子思和孟子发扬光大的先秦儒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心诚意的为己之学(内圣),二是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外王)。作为内圣学,它强调做人,要求“直道以行”,切实为己,不枉自己的真性情,成就自己的人格,实现...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与我国古代行政观刘仁鹏,刘仁坤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他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如何管理国家、选贤用人的思想。认真总结孔子的管理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其有益的。一行政,就是行其政事,是国家管理的重要职...  相似文献   

20.
戚福康 《学术交流》2006,(10):20-26
言子儒学有其自身特色:一是在孔子礼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为他的以礼治国的思想;二是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推进为全民教育、目标教育、适时教育的理论;三是更注重实际才能的用人思想。与此同时,从孔子儒学流传的过程发现,言子是孔子儒学至孟子儒学之间的最重要的传人,因此,深入研究言子儒学,对于原始儒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