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唯一的能够正确解释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全面观照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妇女问题,即“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的主旨.他以《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题,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容,本文仅就这一思想谈谈读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3月8日为妇女节。此后,每年都隆重纪念妇女节,以推动妇女运动。其实,我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三八”纪念大会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是年3月初,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妇女部长何香凝提出组织妇女大会纪念国际妇女节的建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举行首次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活动。3月8日,广州各界妇女在第一公园举行盛大的国际妇女节纪念会。各女校学生,各界妇女团体共200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3.
“合群”这一核心概念是立足于近代中国本土语境阐释妇女运动进路的文化向度。“合群”意识的积蓄与勃发逐渐成为推动妇女解放的重要思潮,随着“合群”对象的不断调整与充实,形成了妇女运动中独特的革命实践话语与社会动员机制。晚清时期妇女解放最初从属于男性启蒙者救亡图存的诉求,继而从“自发”走向“自觉”,创办妇女报刊、组织妇女团体,形成“群言合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引介及实践,使得妇女运动具有了明确的阶级指向。知识女性与劳动妇女的结合,“姐妹情”与“阶级情”的变奏,“妇女主义”与“阶级革命”的调适,展现了妇女地位从客体向主体身份转换的历史风貌,建构了妇女解放与民族社会革命相互交织的文化图谱。  相似文献   

4.
“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我国,“五四”以后,妇女解放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作家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鼓吹民主革命和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妇女生活领域,关注妇女的爱情婚姻问题,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巴金是在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的。他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对中国妇女深受封建专制的压迫具有深切的体会。对妇女的处境、命运遭际、前途的描绘成为他创作的重  相似文献   

5.
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与太平天国妇女解放问题之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南  廖胜 《天府新论》2000,4(3):76-82
近年来,在讨论太平天国不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时,对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作为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论据的传统观点还未引起充分重视和认真讨论,笔者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认为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是出于战争之客观需要;是广西妇女劳动传统在天国中的一种自然延续;太平天国还存在大量妇女“家内劳动”;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还仅仅是作为一种劳动工具,是“国家奴隶”的一种表现,不具有任何妇女解放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女性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半,若将之聪明才智奉献于社会,社会的变化将是惊人的,世界将大为改观。鲁迅先生认为,妇女“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妇女的解放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探究妇女解放,不能孤立地看法律上有多少保护妇女的条文,有多少妇女就业,或有多少妇女受教育等,而必须把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及社会生活的因素等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妇女参政是获得自身解放的更高层次的内容,妇女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广泛地进人权力圈子,是妇女获得解放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仅就妇女参政的历史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7.
王建华 《天府新论》2010,(1):127-131
追寻妇女的个体解放是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激情与梦想,遗憾的是,单纯的“妇女主义观点”影响了传统的家庭关系,乃至乡村的社会稳定。应对运动进程中的“自由”困境,高干会后,从革命与战争的需要出发,妇女参加生产,建立抗日的、和睦的、人才两旺的新家庭,成为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主要内容。梳理革命视域下的乡村妇女解放,自由平等的个体解放,是革命的奋斗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的是革命力量的积聚,而非个体的无限“自由”,妇女解放必须服从于革命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贤妻良母”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不同的时代中呈现不同的特质。现从“贤妻良母”在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角色和地位、在妇女解放中的文化阐释以及自身的身份认同与面临的挑战三个角度加以论述。在封建社会,“贤妻良母”仅仅作为没有主体意识的性别符号而存在。近代社会以来,以培养“贤母”为目的而取得的妇女平等的教育权,打开了中国妇女解放的通道。中国共产党使妇女走出家庭,获得了参加公共劳动的权利,实现了妇女解放。然而,女性鲜明的社会性别特征,决定了她们在男性中心社会里不会完全走出“贤妻良母”的角色。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贤妻良母”的角色既得到了认同,又面临着危机。  相似文献   

9.
<正> 长期以来,我国妇女解放运动一直把推翻阶级压迫、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宣传也一直把中国妇女称立为解放了的妇女。在长期的妇女解放实际斗争中,人们也通常把妇女解放理解为从处于社会支配地位的男性手中争取应有的权益和地位,延伸出妇女解放就是将女性从人生困境中挣脱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市场经济与妇女解放相互关系的研究,消除市场经济对妇女解放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妇女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妇女解放的实现.一、市场经济为妇女解放带来新的机遇妇女占整个社会人口的一半,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资源也是由女性劳动力和男性劳动力两部分共同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最优配置过程中,必然会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充分利用女性劳动力资源的作用,为妇女广泛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作用创造机会,促进妇女解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女性意识的觉醒看夏洛蒂·勃朗特和丁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洛蒂·勃朗特和丁玲,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妇女超前的进步意识,扬起了妇女觉醒的风帆,推进了妇女意识的进步,为妇女解放形象地发出了最先声,成为了英、中两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先驱。本文将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夏洛蒂和丁玲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一、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人,才会意识到人与人是平等的,妇女不再是男性中心社会一个可怜的玩物,也不再是盲目自得其乐的家庭附庸——所谓的“家里的天使”。细读(简·爱》,听到简爱的呐喊:“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  相似文献   

12.
<正> 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十分明显,讨论妇女解放的人们格外强调其对妇女解放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能否因此断言(见李明泉同志文章,《东岳论丛》1986年第4期),家务劳动社会化是妇女能够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的“更直接的现实条件”,因而在家务劳动尚未让会化时,妇女走出家庭就是犯了历史性错误,甚至导致了那么些严重的社会后果呢?一句话,如何理解家务劳动社会化与妇女走上社会的关系呢? 恩格斯说:“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妇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从这  相似文献   

13.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缔造者,是将早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付诸社会实践的领军人物。他的妇女理论不仅直接指导了苏联的妇女运动,而且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和许多国家左翼阵营的妇女解放道路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历史性地改造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女人的命运。中国妇女作为受益人之一,在当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更应该重温列宁的妇女观,吸纳其理论精华为我所用,这不仅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必要内容,也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妇女的角色冲突是妇女解放运动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六十年代以来妇女学科的热门话题。但在我国,这种冲突的显性化和被关注是随着“大锅饭”被打破而兴起的,大多停留在对历史的削剔和对现实的呼吁等外部环境的分析上,对妇女角色冲突的内部结构缺乏较深入、全面地探索,而这正是认识妇女角色冲突这一社会现象的最接近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钟自英 《学术论坛》2001,(Z1):148-149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妇女解放,妇女潜能发挥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中国有九亿农民,其中妇女占半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妇女潜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和利用.广大妇女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就是这个社会妇女解放的标志之一.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据统计,我国农村有80%以上有能力的妇女都参加社会劳动,占农村劳动者总数的43.8%.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杨张乔批判和变革封建的婚姻制度,批判压制妇女的封建礼教,是“五四”反封建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理论前提。毛泽东在社会批判和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确立了他的妇女解放思想,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本文从婚姻制...  相似文献   

17.
世人大都知晓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全文的最早汉译者,对他在现代中国语言科学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也不陌生。然而极少有人了解陈望道一生中曾为妇女解放做过不懈的努力。在新文化运动中,他高举妇女解放大旗,发出了来自男性世界的妇女解放的呼声,在二十年代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二十年代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倡导妇女解放,陈望道恰逢此时在《民国日报》主编《妇女评论》专栏,工作上的便利为他抒发妇女解放之声,提供了机会。陈氏之关于妇女解放问题,实自切身蒙受旧式婚姻之苦而起,所以他一向认为妇女问题“不单是女子…  相似文献   

18.
改革与妇女     
“妇女解放的尺度是衡量社会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这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名言,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公认的真理。自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妇女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追踪我国妇女解放的轨迹,探讨我国妇女进一步解放的途径,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应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浅论妇女解放问题●陈蓓有人说对妇女的尊重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这都说明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性。作家通过文学这一途径,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启发着...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业社会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妇女受"四权"压迫,以及妇女解放的途径。同时,也肯定了妇女在革命、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毛泽东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在理论上采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视角,通过阶级分析方法探寻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特点,将农村妇女的解放作为中国妇女解放的重点。在革命实践中则依靠制度措施保障妇女的各种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