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问题及城市化道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程度迅速提高,加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化在加速,城乡二元经济也在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的进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协调,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城市化的适度发展水平、国外城市化问题,探讨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会推动我国城市化的研究,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面看待民工流动的利与弊,合理控制民工流动的流向和流量,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作为农村城市化主体的农民城市化的问题,笔者指出了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农村要实现城市化必须完成农民自身的城市化,即农民在文化、职业、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必须完成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真正的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 2 0多年的实践 ,城市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现已进入关键发展阶段。本文在阐述城市化理论的基础上 ,借鉴和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历程及经验教训 ,对传统的城市化理论做了综述 ,对适应我国国情 ,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劳动分工逐渐完善的必要结果,也是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过程,任何社会都不能以反城市化的方式来达到消灭工农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所以对于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来说,城市化是即将到来的声势浩大的历史性必然,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空前繁荣发展,我国的城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超大城市的内部和周边,存在数以百计的城中村。一般看来,城中村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反题,是城市化要消化和消灭的那部分。而事实上,如果跳脱线性发展主义的分析框架,我们会发现,城中村本身就是带着农民特色的城市化进程,而这一进程,服务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参与全球市场提供了保障。概而言之,城中村的现实,让我们发现中国语境下的多重二律背反:其一,农民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发展出来了以土地而非资本为核心的封闭性的城市化道路,这是一种反资本而不反市场的城市化。其二,这种抑制大资本的城市化,却并不是反资本主义的城市化,相反,它使得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更快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加速城市化发展进程已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化发展在经历了两段四个时期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经验教训,结合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观点,依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趋势,确定了城市化发展战略,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以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围绕我国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对非城市化派以及城市化派中的一元、多元模式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述评。提出了“二元、非均衡”的新思路:我国现阶段应以是否出现城市群(带)雏形为分类标志,在尚未出现城市群(带)雏形的全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点式集中城市化模式,而在少部分业已出现城市群(带)雏形的地区推行面式集聚型城市化为主、扩散式城市化为辅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把民工潮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崛起相提并论,客观上将对农民盲目跑向大城市和沿海起鼓励作用,可能带来很大的消极后果。尽管民工们对国家经济繁荣功不可没,但对内地农村劳动力能分出多少,要以不伤害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条件。我国农村的城市化,决不能沿袭西方国家的老路。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口中有近六成的农村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转移将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纵观我国城市化的历史,曾步入“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的误区,计划手段多过市场调控,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现有城市化水平的低下。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必须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转移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化”概念的界定问题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中使用最频繁的学术用语之一,但人们对于“城市化”的认识和理解却是千差万别,不同学科以各自研究视角出发作出不同的回答,即使是同一学科内部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首先列举几种较有代表性的有关“城市化”内涵的说法: ①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又称城镇化。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  相似文献   

12.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潮”和“民工荒”都是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非均衡现象。为研究非均衡现象的产生原因,通过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的修改,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工流动模型,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农业部门人口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部门消费价格指数、加入WTO、农村新增劳动力高峰作为解释变量,实证“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一种价格波动情况下的“非均衡”民工流动。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民工潮的涌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也给社会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内容.学界对民工潮现象的解释及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和理解尚存在分歧.笔者通过一项经验研究对此概念进行验证,以此深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个科学解释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以"民工潮"为视角,通过描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乡关系的变化,探讨"南巡讲话"对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当前所经历的"民工潮"既是二元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也是经济制度历史安排的遗产,同时还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面临"刘易斯拐点"的历史挑战,中国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进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民工潮”的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史和现实的资料,对“民工潮”的发展渊源、成因和对策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民工潮”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股大潮,是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重大实践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民工潮”是中国国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还将持续发展。“民工潮”是能够缓解的,关键是要从上到下采取有力的引导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城市化属经济同步型。交通、科技和城市产业结构的适时转变对其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城市化进程表现出的城市化道路是多元化、多模式的。与美国城市化运动相比较,我国城市化起始晚,工农业、交通的状况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当前,大城市超先增长不可避免,我们应走以经济带动城市化以及多元化城市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目前我国在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规模盲目扩大所带来的“小城镇综合症”展开讨论 ,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应当遵循“择优发展、重点突出、辐射带动”的方针来发展小城镇 ,以求实现工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的规模效应 ,从而达到农村城市化的“量”和“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化的历史轨迹看,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流组织模式,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具有重大启迪作用。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区域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背景,我国四大区域应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易地转移,为农村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东莞市的经济繁荣和“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吸纳了上百万女民工。她们虽在生活中历尽艰辛,但经济上的独立,人格上的自立,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展示了参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将使她们成为推动农村发展与妇女运动的中坚力量。应正确评价女性“民工潮”并予以行政措施与政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人口城市化是农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我国城市化水平各地区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化只能走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