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州市的社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工职业价值观、情感、技能等因素分析,发现目前社工职业认同度总体水平比较高;而行业整体发展程度、所在机构的管理水平、职业薪酬、所处团队关系、职业声望与社会认同、职业晋升渠道及职业前景等是影响社工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职业薪酬并非是影响社工职业认同的首要因素。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社工职业认同与其专业能力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认同低的个体,抱有负面情绪,面对工作持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在职业上出现倦怠现象,进而影响了其专业能力的发展。反之亦然,对于职业持高认同态度的社工,则会选择积极的工作方式,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最后,从政府与社会、社工机构、学校、个人四个层面提出提高社工的职业认同度的对策,以维护社工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中国社工离职倾向现状的总体描述,并检验“个体—职业/组织—家庭三因素模型”对于解释中国社工离职倾向原因的科学性,采用“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现状调查”的大样本全国调查数据(n=3111)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有19.6%的社工想离开社工行业,这表明中国社工离职(转行)倾向的现状不容乐观。分层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因素、职业/组织因素和家庭因素均可以独立地解释社工在离职倾向得分上的变异,这表明,“个体—职业/组织—家庭三因素模型”确实是一个解释中国社工离职倾向原因的合理框架。这一模型是对西方“个体—组织模型”的扩展,体现了在东方文化中家庭因素对社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对社工机构如何降低社工的离职倾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民办社工机构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包括机构内部困境和外部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引入职业经理人以解决民办社工机构面临的问题,促进其生存和发展.并分析了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机制、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肖萍 《社区》2011,(31):8-9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深入,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发展,基层社会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但基层社工队伍流动性大,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问题凸显。因此,在加强基层社工培训的基础上,要鼓励基层社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本文是一篇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来稿,它围绕社区居委会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初步探讨了社会工作职业意识、支持性技巧、激发案主潜能等方面的策略与方法,为基层社工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总体规模小、分布不平衡、专业化水平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职业满意度低等问题.影响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包括职业定位和发展、薪酬待遇高低、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社会认同度等.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应探索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加强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完善保障机制、扩大社会宣传.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分为两种,专业支持型与身份转换型;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包括职业团体内部的认同与外界的认可。聚焦于专业支持型的群体内部的职业认同,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探究影响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的因素。结果显示,微观层面的社会支持(家人的支持)与中观层面的社会支持(机构的支持)皆对社工的职业认同度产生显著影响,宏观层面(制度支持)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增加机构管理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员工接受培训及督导方面的投入、加大向社会大众宣传社会工作专业力度、制定相关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肖萍 《社区》2011,(21):8-9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深入,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发展,基层社会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但基层社工队伍流动性大,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问题凸显。因此,在加强基层社工培训的基础上,要鼓励基层社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本文是一篇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来稿,它围绕社区居委会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初步探讨了社会工作职业意识、支持性技巧、激发案主潜能等方面的策略与方法,为基层社工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社区》2010,(4):11-12
有关专家表示,要破解大学生职业社工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必须走好以下三步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要想增强社会上对社工的认知度,给社会工作人才以准确定位,就要积极搭建培养造就社区职业社工人才的宣传平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0,(3)
有关专家表示,要破解大学生职业社工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必须走好以下三步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要想增强社会上对社工的认知度,给社会工作人才以准确定位,就要积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部分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测量了农民工职业认同及其职业满意度状况;采用方差分析,实证检验了农民工个体特征对其职业满意度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实证分析了农民工职业认同对其职业满意度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在服务业就业的农民工具有更高的职业满意度;农民工的职业认同对其职业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提升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改善职业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工的职业价值感知,有效提升农民工的职业认同水平,将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满意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教师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幼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从工作特征来看,过高的工作要求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充足的工作资源会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且在高工作要求和职业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从个体特征来看,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性别、职称差异;人格特质、依恋类型、职业认同以及应付方式等心理特征可以显著预测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减轻工作压力,丰富工作资源,塑造积极人格,增强职业认同,加强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加快发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大背景下,民办社工机构的参与却面临困境:一方面,机构自身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专业能力有限、内部治理不规范、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资源对民办社工机构来说具有不确定性,且对民办社工机构的专业性引导不足。培育民办社工机构应从机构自身及政府两方面着手,在加强机构的专业能力建设、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及提高社会认同的同时,政府也需要采取有倾向性的"政府资助"、提供人才支持等措施对其进行培育,还要加强对它们的专业性引导。  相似文献   

13.
依据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可借以分析我国就业青年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现状,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能综合考察影响就业青年流动人口本地人身份认同的多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就业青年流动人口的总体身份认同状况较好,但认同结果与认同期望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个体因素、制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流迁因素和社会交往因素对就业青年流动人口的本地人身份认同均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促进就业青年流动人口本地人身份认同的政策建议: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青年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体系;将青年流动人口全面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和城市社区体系,消除青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的社群隔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回答行业内、外离职意愿社工是否为两个相似的群体以及是什么因素导致有些社工想要离开社工行业而另一些社工却只是想换一家机构两个问题,采用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现状调查的子样本开展研究(n=1 528)。结果表明,尽管行业外离职意愿社工在人力资源状况上并不显著优于行业内离职意愿社工,但行业外离职意愿社工比行业内离职意愿社工对当前职业和工作的态度或感受更消极,且家人对其从事社工职业的态度更消极,职业对家庭的影响也更消极。这一结果表明,行业内、外离职意愿社工并非两个相似(同质)的群体;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社工是否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家人对社工从事该职业的态度,以及职业认同对社工的行业内、外离职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省Y市X区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中,社工机构能够有效分解政府负担,合作治理效果显著;社工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有效缓解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不断探索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有效链接社会资源,推动社会资源的整合.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不够、社工机构规范性不够、岗位社工管理漏洞和专业化倾向等问题.为此,要加强社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社工机构的监管,完善社工服务评价体系,促进岗位社工的行政化和专业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事业不断壮大,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专业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张、社工机构数量的不断增长,民办社工机构暴露出内部管理滞后等问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临诸多困境.基于国内外民办社工机构人力资源研究成果和分析、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以及由社工机构负责人或人力资源工作负责人填写的《民办社工机构人...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12,(4):60-60
前段时间,中央组织部等18部委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希望借此填补我国社工缺口。在国外,社工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一些发达国家甚至称他们为“社会工程师”,但在我国,“社工”还是个相对陌生的职业,需要我们多借鉴国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汪瑞林 《社区》2002,(21):55-57
既是专业也是职业 “‘社工’既是一个专业也是一个职业,它在西方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着很高的认知度。”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主任史柏年教授介绍说,“‘社工’作为一个专业,就是在一定的专业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9.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社会组织的发展与领导注意力密切相关。乡镇社工站作为一种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广受关注的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组织,正在吸引基层政府的注意力并在各地渐次兴起。本文以雨露机构的社工站建设为案例,从纵向发展历程和横向发展类型两个维度剖析乡镇社工站建设中的领导注意力现象。从纵向发展历程看,对应领导注意力经历个体重视、群体推动和制度建设三个阶段,乡镇社工站亦走过零星出现、逐渐扩散到规范发展三段历程;从横向发展类型看,依据注意力主要来源于上级主管机关民政部门还是上级政府部门的不同,乡镇社工站的领导注意力可分为以块为主的紧密型、以条为主的疏离型以及条块结合的联动型三种类型。研究显示,唯有实现持续的制度性注意力吸引和条块结合的注意力联动,乡镇社工站方可获得持续稳定发展。为此必须内外同时发力,一方面必须提高相关领导对社工站建设的认知,另一方面社工行业务必在乡镇社工站建设事业中做出实效。  相似文献   

20.
关注在岗社会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实证研究发现:深莞社工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还需要从结构上进一步提升主观幸福感;个人情况与自我建构方式对社工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支持成为社工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工作者应该正确定位职业角色,政府与社会需要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力度,防止职业倦怠感的渗透,提升上岗社工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