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与传递者——小议《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郅婧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60-62
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处理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翻译质量,因此在译介过程中需要引起译者足够的注意。分析小说《京华烟云》中的众多范例,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归纳出诸如音译、直译、置换、增译等多种有效的翻译方法,探讨源语文化成功融入目的语文化之路经。 相似文献
2.
梅志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06-207
《京华烟云》是一部描述时代大变迁时期几个大家庭命运起伏的历史小说,该小说最初是以英文形式展示给读者的,但是作者英文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暗含了一个汉译英的过程。本文从异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作者在创作小说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倾向,进而分析这种策略选择的意义以及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作者在对待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习俗等翻译文本时,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文化传输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译者的努力,使多种文化间建立起对话关系,《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但由于他的文化身份及文本中国文化特征,使其具有翻译的特征又彰显出文本的文化间性特征。文章试图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阐释哲学意向翻译的文化间性特征,呈现文化间的交互对话关系在文化传输中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5-98
基于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研究林语堂《京华烟云》英文原版和张振玉汉译版的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分析该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适用性,有助于提高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意识,给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以及翻译实践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日报》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106-108
文化负载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要秉承交流沟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要旨,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文章拟通过对近期发行的《中国日报》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所运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归纳分析,从而为我们更好地处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三原则视域下《京华烟云》的文化传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迎春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目的论”三原则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它在具体的语境下制约着“连贯法则”和“忠实性法则”。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因特殊的文化传输目的而采用了“纪实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成功地向西方读者进行了中国文化传输,应证了目的法则的主导性以及它与和忠实性法则的一致性,显示了目的论对文化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莎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26-130
采用语料库检索方法,基于莫言作品《生死疲劳》及其葛译本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检索语料库中生态、物质、社会生活、宗教和语言等5类文化负载词1 15项,分析葛浩文所采取的英译策略及对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较多地采取直译、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极大地保留了源语特征,促进了原文化的传播,但同时也造成部分词语文化意象的流失.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研究,可为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符际、跨时空的活动,其涉及的主体范围较为广泛。鉴于汉语文化负载词语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无法诠释的现象,以《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语及其在两个英译本中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对文化负载词语进行分类,探索《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及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檀晶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88-390,394
本文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着手,简要阐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策略,并以此为基础,结合Nida对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的分类来分析林语堂早期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林语堂先生对文化传输采取的异化策略有利于把相对弱势的中国文化作为异邦文化带入英美文化,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张秀燕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6-69
林语堂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文化,他以著书或译书的形式实现"对外讲中"的目的。本文以林语堂的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为例,分析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翻译策略,以期对今天的对外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林语堂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文化,他以著书或译书的形式实现对外讲中的目的。本文以林语堂的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为例,分析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翻译策略,以期对今天的对外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陕博日历·2021·大唐花舞》中的文化负载词隐喻翻译为例,基于认知隐喻理论,构建概念映射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模型,探析总结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提供借鉴。文化负载词隐喻翻译需要经过解码—编码—实现身份归属三个步骤。针对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编码过程,译者需根据自身解读选择恰当的隐喻翻译方法,对原文的文化内涵进行再隐喻化或去隐喻化或非隐喻化的改编,以译文实现与目的语读者的视域融合为最终目标,促使中国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隐喻意象为目的语受众成功接收,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4.
王晓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29-1033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汉语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角度探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通过分析得出,汉语作者与英语读者之间的文化图式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况:文化图式契合、并行、空缺及相异。在这四种情况下,译者应该采用相应的策略来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以帮助译文读者填补文化图式空白,修正文化图式差异,进而重新构建文化图式。 相似文献
15.
沈琳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8):72-74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一切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因此汉英翻译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翻译实践中,一般会用直译法或意译法来进行转换。对译文中的意译法或者直译法的孰优孰劣不可简单做出评价,而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的语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语用翻译理论主张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方面达到翻译等效,这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即使从语用评估的角度,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春香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91-94
林语堂的一生,特别痴心和沉醉于研究《红楼梦》,在他的心目中,《红楼梦》这部作品一直保留着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位置,并对他的一生尤其是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颇深.在时代背景、人物的设置和情节的安插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哲学意义和文化积淀等多方面,《红楼梦》对《京华烟云》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京华烟云》无疑是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8.
试评《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红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4):60-63
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在其原始意义或概念意义之上,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文学翻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负载词处理的得失。本文试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作对比,逐一评析物质文化词、制度习俗文化词和精神文化词的翻译,并从两位译者处理的得失中,总结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京华烟云》成书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目的论"在林语堂著书和张振玉版译作中的应用。林语堂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向西方社会成功地展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同时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同时在"目的论"原则的基础上,增删策略和汉语四字格的使用让张振玉版《京华烟云》取得了空前轰动和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20.
杨慧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6)
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探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认为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这类词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正确理解其在具体语篇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中采用释义、加注、信息的增删等方法传达文化信息,以使译文符合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接受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