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长城地带较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经济特点是原始农业较为发达 ,且亦农亦牧 ,农牧交错。这些特点通过红山文化分布区域各遗址出土和发现的石器、玉器、陶器、骨鱼及其他遗迹和遗存表现得非常明显。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这些史前社会公共性大型祭祀建筑群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红山社会经济状态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红山文化发现于 1935年 ,195 4年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尹达先生正式提名。这一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 ,由于其独特的玉器 ,以耜为代表的大型石器群特别是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大型祭祀中心的存在 ,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并由此把这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确定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牛河梁祭祀遗址、那斯台玉器、东山嘴祭坛等重大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有关红山文化中“熊”的形象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拟从红山文化遗存“熊”形象实物、历史上与红山文化相关的资料,对源远流长的“熊文化”做一初步探讨。一、红山文化遗存“熊”形象实物引发的思考1、陶塑熊爪和熊头骨。在牛河梁考古发掘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尊女神头像,这座祭坛因此被称为“女神庙”。而与此同时,在这座庙中还发现了熊雕像残片和熊头骨。熊爪长14.5厘米,他清晰地告诉人们这里曾经供奉着一尊大型的泥塑熊神偶像。在牛河梁女神庙这个红山文化的原始宗教所在神庙的主室,一般应该是供奉主神的所在。“熊”的形象能进入这样一个红山先民神圣的殿堂,应该不是一个装饰性造型,我们有理由认为它代表红山先民对熊偶像的崇拜,也有理由认为它体现以熊为部落祖先的血缘观念。熊作为宇宙的养育者形象的历史一直上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代的先民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观察到了熊一年一度的冬眠与苏醒的模式。当它冬眠的时候,就象进入了死亡王国;当它春天苏醒从洞穴中复出时,就是再生复活了。它不仅在走出洞穴时是活生生的,而且还带出了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根据在赤峰地区调查结果分析红山文化聚落形态。红山文化房址分布稀疏,比较紧密的是当时规模小的村落。根据估计的人口数量,看村落规模,在一些村庄人口多,规模也大的多。在这些比较大的村落旁边,分布相对较少的村落,一组组大聚落被小聚落环绕的现象。进一步分析,环绕大聚落的小聚落,遗址间关系密切。赤峰北部大遗址被小遗址环绕相互距离大,而南部一方面遗址群规模大,遗址群之间基本无距离比较紧密。在南部虽然遗址分布稠密,但遗址群之间还是有宽的地带可以区分,推测小聚落环绕大聚落一类的社会组织出现,这一时期积石墓、祭祀相关的社区出现。区域调查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豪华墓、祭坛跟怎样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呢。牛河梁大祭祀建筑比赤峰大、多,建筑的人生活状态是否比赤峰地区更复杂,还是牛河梁开始更早,围绕牛河梁进行调查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能够了解聚落内部结构、内部社会组织的问题。赤峰地区区域性调查与红山文化聚落形态分析@周南$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5.
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形制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特征。其内部结构及墓葬形制复杂多变,墓葬的方向也不一致,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叠压关系,各有阶段性特征。初步结论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带有自然崇拜色彩的祭祀中心。这是因为随葬品只有玉器和筒形陶罐而没有生活用具,墓向混乱,表明墓主人如生前般各司其职。它还是当地原始农业发达的表现和缩影,其形成时间延续了四五百年。  相似文献   

6.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体设计体现了天地阴阳的易学理念,与表现一年阴阳两季的彝族古老历法可能有文化上的关联.彝族的祖先古羌族——氐羌生活在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时代,其主要分布地域即西北渭水流域也是传说伏羲女娲阴阳八卦文化的发源地.学界认为八卦脱胎于彝族十月历,伏羲是彝族祖先.晚期红山文化是当地原生古文化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说明,牛河梁遗址群的设计理念应该有更古老的易学传统,与古羌族的历法以及伏羲文化相关联,从而成为中国易文化传承的重要节点,对后世的易道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牛河梁申遗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祭祀遗址类型丰富,多位于山梁或较平坦的山顶上。在红山文化晚期,出现以牛河梁为代表的由"女神庙"、积石冢、祭坛组成的大型祭祀遗址。本文依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就红山文化祭祀遗址的种类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玉器是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发掘的红山文化墓葬中,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石棺墓出土的玉器最具代表性。其中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21号墓出土玉器数量多、质地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玉器的组合关系属于最高级的组合,为研究红山文化玉器、葬俗及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辽宁西部山区的东山嘴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祭坛、女神庙、积石家以及以龙形玉为代表的玉器群以来,红山文化如异军突起,由一支长期被视为受中原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边远地区的史前文化,一跃而成为史前文化研究的一重点,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且持续20多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10.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多年来,随着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和大量考古材料的不断出现,红山文化备受学术界关注。红山文化的祭祀活动在中国史前文化中晚期最具典型性,以祭祀天地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包括图腾崇拜、生殖女神崇拜等诸多方面。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研究表明,在红山文化的祭祀活动中,祭祀礼制已经初具规模,并不断向礼制发展,为中华礼制文明的起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人风采     
那木吉拉1954年生,蒙古族,内蒙占自治区库伦旗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蒙古族及北方民族神话,代表作有《蒙古神话比较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徐子峰1954年生,辽宁康平人,赤峰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史前史、文化人类学、红山文化研究。独立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拉木伦河流域红山文化经济形态的比较研究”,参与国际合作课题(赤峰学院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合作项目)“红山文化与蒙古文化比较研究”。代表性学术论文有:《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探析》、《…  相似文献   

12.
红山诸文化发祥于西辽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的辽阔地域。按文化类型又细分为前红山文化,包括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后文化及富河文化;后红山文化,包括小河沿文化,另外还有东山嘴遗址、牛河梁遗址等遗迹。红山诸文化出土的陶器,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不揣浅陋,试就其纹饰做一初探,并求教于纹饰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红山文化特殊类玉器的宗教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玉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雕琢工艺以及自成体系的用玉制度而闻名于世。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特殊类玉器是巫、史等神职人员司职的神器和法器,它的出土对于研究北方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具有重大意义。特殊类玉器作为祭祀神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祭祀观念,进一步证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体系——巫教,神职人员(巫)借助它来“绝地天通”,并以此来维系氏族或部落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特殊类玉器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古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传说,一般认为伏羲时代施行《连山》易,黄帝时代施行《归藏》易。《归藏》易的特点是重视坤卦,坤为地、属阴,故《归藏》易是一种贵坤崇阴、重视大地和母性的易学。史前考古文化中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征性器物与黄帝行《归藏》易崇阴贵坤的传说相吻合,牛河梁遗址晚期遗存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当地原生的以龙纹为特征的红山诸文化碰撞融合而产生的文明火花。牛河梁遗址庙、坛、冢从宏观设计、局部布局、器物造型等各方面都反映出成熟的崇阴贵坤的《归藏》易特征,表现出与黄帝易学传说具有强烈的对应关联。  相似文献   

15.
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箍是巫、史等神职人员司职的神器,它的出土对于研究北方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玉箍作为祭祀神器是斜口陶器和无底筒形器的综合与升华,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祭祀观念.巫、史等也借助它来绝地通天并以此来维系氏族或部落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它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北疆地区比较早的一种史前文化遗存。同时,红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透过研究红山文化,能够深层次地了解红山先民史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物质文明、人们的信仰和祭祀活动等多个层面;同时对外宣扬红山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和提高其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  相似文献   

17.
东山嘴石砌建筑基址是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的一处祭祀遗址,学者们对其祭祀功能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本文通过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认为该遗址在性质上与我国古代祭社有着更大的相似之处。并对东山嘴石砌建筑基址和古代文献中祭社的特征加以提取和归纳,从两个侧面详细比对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遗址是辽西地区...  相似文献   

18.
在概述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形制、特点及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辽东半岛南部积石冢的渊源关系,指出红山文化作为东北文化区石墓文化的源头,对后来在辽宁东南部、北部及吉林西南部出现的积石墓、石棚墓、大石盖墓、石棺墓等与原生宗教祭祀礼仪相联系的特殊葬俗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玉和玉器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而且由于人们不断赋予的各种含义而使它具备了不同的社会属性。分布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的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蚌器、骨器等,其中尤以玉器最为突出。在各地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中,我们常发现有玉器随葬。以玉为葬,以玉为祭,是红山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与原始宗教有关,并且具备了礼器的性质,有的可能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人们所佩带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宗教活动和礼制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东涌谷地保留了较多的乡村社会特色,其祭祀圈可分为聚落性祭祀圈与地区性祭祀圈两个层次,其中前者又有以社坛为中心的类型和以土地庙为中心的类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祭祀圈有不同的祭祖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圈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祭祀群体、祭祀活动和祭祖范围等上面。通过考察祭祀圈现象,可以进一步认识该社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