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梳理总结抗战背景下中日进步女性作家和作品创作情况以及研究现状,重点归纳了中日进步女性作家作品中呐喊疾呼、纯情叙事的战争表现形式和底层书写、女性关照的战争叙事主题。表达了中日女性作家在抗战特殊时期体现的人文关怀、底层关怀、女性关怀、家国关怀的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抗战战火从东北蔓延至全国,女作家们从正面空间与负面空间两个角度,如实记录了物理意义上的战争图景。在时空纵横并置的叙事空间中,人们在战乱中的空间流徙提升了战争罪恶的客观性事实的容量,同时在时间流转中也凸显出抗战时期人们心灵的创伤。女性作家记录战争的残酷、控诉战争的罪恶,在超时空追问中表达出鲜明的反对战争捍卫和平思想,对于抗战时期女性作家思想及创作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了四年之久,而这四年正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创作盛年。由于作家德国出生的妻子,作家的反战立场,作家在战争期间经受过各种苦难,在生活上、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受到了战争的深刻影响。战争期间,劳伦斯夫妇自由受限,且居无定所,因此,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战思想,而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则充满着对能够结束战争领导人类的"领袖"和"救世主"的期盼。  相似文献   

4.
凌叔华于抗战期间在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的鼓励下开始创作英文自传《古韵》(Ancient Melodies),在同样战争的背景下,许多女作家也同样自觉地选择自传写作,表现了她们对于现代性和战争的反思。本文以凌叔华的《古韵》为中心,通过比较郭沫若、萧红等人的自传作品,以自传中的“自我”概念为切入口,试图阐释战争背景下的女作家的自传写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战争背景使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作家产生了与和平时代不同的审美心态,这种心态主要表现为对战争的疏离和逃避,战争只成了作家创作中的人物活动的背景,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的特征。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女性作家的书写主要通过三种生存方式的展示,表现了她们对战争背景下人类基本生存的忧虑。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女作家儿童文学创作的情感投入关注热点周晓波新时期一批富有才华的儿童文学女作家的出现早已受到儿童文学界普遍的关注。她们独特的视野,独特的情感投入以及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与男作家不同的女性气质与创作风格正鲜明地体现出女性儿童文学的日渐成熟。新时期女性儿...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每个作家都不是机械地描摹生活,都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有选择地来写的。因而透过描写战争的文本,我们可以充分认识与了解作家对战争的诠释——即作家的战争观。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29)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1929),是两部著名的反战小说,二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侧面,从而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特别是这两部作品所描写的都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作品主人公保罗(《西线无战事》的主人公)和享利(《永别了,武器》的主人公)的言行与内心的独白,也就分别是作家雷马克和海明威的思想的映现。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在中日共产党的努力下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部分在华日本人觉醒并成立了反战演剧团体。他们活跃于山西境内演出反战戏剧,取得了出色的宣传效果。日人反战演剧是世界反法西斯精神感召下的正义之举,加强了中日民众的思想与文化交流,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对促进日本人的觉醒和瓦解日军士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影视剧作品较之文学作品更受受众的喜爱,其实许多影视剧都是由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并且很多影视剧编剧与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同一人。纵观当代影视剧作家,其中女性作家占了不小的比例。本文选择时下两位皖籍著名的女作家---六六和严歌苓女士的文学作品及该作品的剧本进行研究,旨在从她们的作品中找出共同点,以总结她们的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萧红与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们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体验着生命绚烂,不同的悲剧生命体验,创作出不同的悲剧性作品。通过女性独特的悲剧视角,两位女作家面对人生的不幸和国破家亡的现实,都激发出了巨大的创作热情,书写了中国女性作家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1.
战争中的个人并不总是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抗战文艺作品与反战文艺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使《寒夜》、《钢琴师》、《奥斯威辛的爱情》等作品成为优秀的反战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和作品,然而综观这些作家作品发现,二元对立的思维始终是她们的一个共性。文章从作品题材、作家立场和文字表达等方面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进行剖析,指出这一特点对女性文学发展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北女作家立身于新时期文坛,理智、率真、低调,稳健前行。她们善于讲述农村和小城镇平常女性的生活故事,表现其心绪和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和人生,其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感。她们主要从事女性文学创作,不断拓展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多种创作风格。但与其他地区女性作家相比,河北女作家不够敏感,视野小了一些。理性束缚住了形象思维,部分作品拘谨、独特性、新颖性、深刻性不足,多数人作品缺少震撼力。  相似文献   

14.
长达十四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伪满文坛涌现一大批女作家,呈现出特殊的文学形态。日占初期,满洲地下党培养的左翼女作家萧红和白朗坚持进步文学创作,为日后流亡关内成为抗战文学的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占中后期,新进女作家以新文学创作表现女性的觉醒。受战时体制下伪满"国策"的影响和渗透,一些新进女作家的时局作品起到了粉饰作用。  相似文献   

15.
鹿地亘是日本著名反战作家。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中国国统区积极领导和组织了在华日人的反战活动,并取得较大成效,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和陈染是新时期文学当中引人注目的两位女作家,她们的创作表现了女性个性的发展,她们在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同时,又在心理上对其进行深层的剖析。本文将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深层次个性及其流变。  相似文献   

17.
萧红和姜敬爱作为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女作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她们都从自身的女性作家的性别身份入手进行文学创作,对女性的悲剧意识的表现方面呈现出相同与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分别在婚姻悲剧与精神悲剧中体现出来,而女性的人生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别身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华裔文学发展日益蓬勃,华裔女性作家是推动华裔文学发展的主力。但是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华裔男性作家却批判这些女性作品用东方主义的笔调描述和改写中国的传统文化,扼杀了华裔男性的阳刚之气,有迎合种族主义之嫌。女作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书写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给她们贴上"华裔"和"女作家"的标签。  相似文献   

19.
考察抗战文学各种文体,其中出现了大量对民族苦难的写实与表达,而对于女性在战争中苦难与境遇的表现体现得最为真实与丰富。在抗战各类纪实书写中集中出现的女难民,既是战争所带来的民族苦难的具像化身,其实也被作家有意建构成一个反侵略战争文化的明确符号,成为表征战争与和平价值取向的有力砝码。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的大量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女权主义思想,与其家族小说相比,赛珍珠抗战题材的小说更加鲜明地展现了其女权思想。在她的抗战小说中,女性在战争中获得成长的社会历史空间,女性与民族共生,并能够指引男子的抗战事业。因此,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赛珍珠的女权思想,更有助于启发人们深入探讨女性主义的内涵和女性解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