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关联理论为视角,分析霍译本《红楼梦》当中的隐喻翻译策略,指出,无论译者是采取直译或是意译,只要遵循关联原则,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同样的隐喻产生同样的反应,达到最佳关联就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3.
隐喻存在于各民族语言中,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部分,它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其含义与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经典名著《红楼梦》为例,说明了译者在对隐喻进行翻译时,应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源语文化以及与源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源语喻体形象。为保证隐喻翻译中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译者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增译法。  相似文献   

4.
以《红楼梦》原著及英文译著为语料,围绕"心"的思维隐喻及汉文化特质,进行了汉英语料的分析、对比和求证。结果表明,汉语中习惯将人脑思维的各种概念图式映射到"心"上;"心"的思维隐喻包括"心"为思官和"心"为知官;"心"的思维隐喻在英语译文中无一例使用对应词heart。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思维之"心"是汉文化的哲学体验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英语文化里,"心"并非思官与知官。  相似文献   

5.
人名隐喻是《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小说的人名同时投射到人物形象、性格及作品的主题等较抽象的概念上,使人名在一定语境中兼而实现了称谓功能以及表现人物与主题的文学功能,成为颇具特色的文学隐喻.一部作品的主题、人物等文学因素是人名隐喻赖以生成的环境因素,也是其存在的依据,和文化语境一样,制约着人名的文学解读与翻译.文化和文学语境交织存在,有时会发生冲突.文学语境与人名隐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上述观点为霍译本的人名意译策略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并赋予文学作品的人名翻译评价以新标准.  相似文献   

6.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涉及到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的移植过程。本文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其中隐喻的翻译的对比分析中,探讨了英汉语隐喻中包含的宗教文化差异,文化意象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物质文化差异;并在分析中讨论了文化在翻译中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红楼梦》中的爱情隐喻为例,应用概念隐喻理论,通过两种译文对比、例证分析与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汉语中爱情隐喻的翻译,探讨译者的文化、情感心理体验差异对爱情隐喻意象的转换以及翻译的潜在影响。结论认为,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共同制约着"水"、"月"、"窗"等爱情隐喻的翻译策略及翻译结果。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红楼梦》337条"比"字句在英译中使用的比较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对"比"字句的汉英对应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诸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语料库在线检索程序Sketch Engine词汇特性素描功能,构建英汉以“梦”为目标域的动词性隐喻概念模型,并结合“临川四梦”张光前英译本中“梦”的隐喻,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发现:1)Sketch Engine词汇素描功能可有效识别不同词汇搭配关系,进而归纳得出动词性隐喻模型;2)目标域“梦”英汉隐喻模型内隐源域主要包括运动体、有价物、易碎物、事件、人/动物五类,其中运动体源域所占比率最高;3)针对文化特征明显的动词性隐喻表达,译者趋于规避隐喻机制内隐的名词性源域,试图为英语母语者塑造更好的审美效果。基于认知隐喻理论,定性定量研究中国典籍的英译有助于向西方展示中国独特的认知识解方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语篇衔接是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特点.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五种衔接手段同样适于汉语语篇.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主语省略现象比在其译本A Dream of RedMansions中更为常见.汉英主语省略差异归结为中西主体思维和客体思维差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汉英两种文化的称谓问题,并以"老太太"为例,对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进行了比较,认为称谓的翻译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除异化或归化的抉择之外,还应当考虑到人物的社会地位、人物间的关系、称谓的方式以及语篇衔接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一个非常巧妙的语言应用现象,非常值得研究。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对其进行研究。生态翻译学是一个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翻译活动、翻译现象和翻译理论的新的研究范式。本文着重从适应/选择,三维转换和整体/关联的角度对《围城》这一文学巨著中典型的隐喻现象的翻译进行讨论,旨在开拓隐喻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整部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重视.文章基于作者自建的《红楼梦》诗词汉英平行语料库,借助语料库软件,从词汇层面对《红楼梦》诗词的两英译本——霍克斯和闵福德合译本与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本呈现出的不同译者风格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霍译本用词更为丰富,重视对人称代词的使用,其复杂句的数量远多...  相似文献   

15.
陌生化理论给翻译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视角,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杨益宪英译《红楼梦》为例,探讨陌生化手段在翻译文学中的运用,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对象变得陌生,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从而延长审美感知历程。  相似文献   

16.
等值概念在翻译史上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语用等值追求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或交际意图的等值,符合翻译的性质。以语用等值为研究对象,更适用于小说翻译。以霍克思《红楼梦》英译本为例可以说明实现语用等值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代语料库的技术,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 Conc3.2.1w对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的类符/形符、形符数、平均词长、高频词、平均句长、语篇衔接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译本具有一个共同的翻译特点,均倾向于运用相对普通及通俗易懂的词汇和语言,以便于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译文的内容;词汇层面上,杨宪益译本强调译作的文学特点而霍克斯译本的用词相对狭窄,表达也更加口语化;句法层面上,霍克斯译本的平均词长比杨宪益译本的平均词长更长,这表明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较倾向于增添修饰词语;语篇层面,杨宪益则倾向于运用连接词作为衔接手段而霍克斯则倾向于运用介词短语作为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礼貌原理、权势关系和博弈论解读了《红楼梦》中的策略性沉默语言现象,并指出了策略性沉默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在语言交际中适当地运用沉默可以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从而增强人际交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礼貌原理、权势关系和博弈论解读了《红楼梦》中的策略性沉默语言现象,并指出了策略性沉默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在语言交际中适当地运用沉默可以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从而增强人际交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典籍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富含大量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文章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所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探讨了典籍英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策略,以达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