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的过程,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概念的内涵,还使教育中的权力资源得以重组,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更趋于民主,实现了师生行为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
网络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过程 ,更以一种社会因素影响着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 ,从而全方位地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本文根据网络自身的特点 ,试探讨网络教育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作用 ,认为网络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概念的内涵 ,还使教育中的权力权威资源得以重组 ,从而使师生间的人际交往更趋民主 ,实现了师生行为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3.
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多因素、多型态、多维结构的关系体系,作为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双方不仅具有知识、地位、层次上的差异性,而且存在情感和期待的互动以及评价标准冲突等特点。由于高等教育活动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师生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包括七个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市场关系对教育的冲击、社会转型中的价值迷茫、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教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教育理念的陈旧和实践的弊端、网络文化对交往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远未成熟,但它带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却是不容忽视的.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问题,才能找到应对措施,进一步展开"两课"教育.  相似文献   

5.
探寻与应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技术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使网络具有了文化意义.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时代的精神状况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全方位地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着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要做好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需关注网络文化的影响,积极探寻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德育工作与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与文化环境建设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后真相时代人际信任弥漫着深度焦虑,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各种不实信息导致的轻信盲从和网络舆情更凸显出后真相时代信任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应发挥出思想引领、政治引导和心理疏导的功能,但当前网络去中心化、信息茧房、网络民粹主义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关系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后真相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时间维度上实现一体化接续教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链;从空间维度上实现协同联合教育,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信任网.  相似文献   

7.
在王尚文的语文教育论著中,包含着大量关于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的论述.他运用语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提出要建立一种切合语文学科特性且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教师头脑中残存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一些消极的意识,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然后以此为前提,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则会形成一种使师生双方均能获益的教师"让学"学生"让教"的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尤以"后喻文化"、"道德相对主义"、"多元价值信息"、"可公约性极低限"、"文化霸权"等影响更为明显和重要。经过对其影响机理的深入解析,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理论研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合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等路径,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当前,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需求,因此,需要构建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以一种游戏精神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我—你"关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进行有效交往。作为一般的指导原则,这种对话式师生交往关系的构建,必定会促进师生关系的整体改善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技术构造下的信息平台,为高校师生间的快捷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便利。在信息技术时代,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优势和必然性,亦有师生间沟通的局限性。因此,有效地利用和引导微博这一载体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行为取向与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师生双方角色认知的差异;师生生活和生存压力增大;忽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等方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要从教师做起,准确把握师生关系的内涵,努力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教育方式,提高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的教育和引导,要关心爱护教师。进而通过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探讨网络环境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随着网络化教学进一步推行,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得到人们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与领导者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相比较,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切近现实的意义.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创新性等特点;相应地,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具体而言,可概括为:课内教学与课外交往并重;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并存.师生关系的改善还有赖于双方的正确认识,并致力于缩短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4.
确立建立一种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师生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并从教育观、交往渠道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型师生关系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西南交通大学师生交流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师生交流状况总体良好,师生关系较为和谐,但存在交流“淡漠化”倾向和课堂主渠道交流效能低下、课后交流时间和机会太少、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交流和深度交流等问题。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的发展导致传统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学模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生师比失衡与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量加重,有关教师考评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对此,应构建新型的交互型师生关系,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和提供条件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增进师生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非常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动因,对如何构建基于4C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 ,还是现实状态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 ,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 ,即由人与物的关系 ,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 ,对话既是教育形式 ,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 ,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师德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与师德建设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然而,现代大学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疏远与隔膜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师生关系的"职业性"和世俗化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了师德建设。所以,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师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从教师素养、民主平等、道德规范、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师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上网”成为青少年生活方式的时代里,利用博客作为一种能够较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辅助教学平台,将思想政治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师生互动,观点交锋,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眼界,增加学生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相似文献   

20.
诺丁斯的关怀德育模式以“学会关怀他人”为核心,重视对师生关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构建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诺丁斯的关怀德育模式,从价值理性出发重构关怀型的德育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在“双主体”关系上的平等交往;引导教师在日常德育工作和教学中回归生活世界,创建关怀型互动情境;加强高校教师关怀能力建设,以师为范,为学生树立关怀榜样;寻求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实现高校师生的真实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