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把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态势是积极应对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与关键。利用2000—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最新特征与发展趋势,并探讨我国少数民族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措施。研究发现,2020年少数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3.10%,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但老龄化进程慢于汉族。少数民族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和女性化特征,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明显。此外,少数民族老年人口主要集中于壮族、满族、回族等人口较多的民族中,39个少数民族已进入老龄社会或老龄化社会阶段,各民族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分化进一步增大。各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供养,老年空巢家庭规模持续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现象凸显。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既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养老保障与养老服务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是民族地区养老保障发展滞后于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进程;二是伴随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民族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需破解多重挑战;三是面对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文化、地域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型养老体系的初步研究与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体系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老龄人口生活的支持系统 ,从其形成方式看 ,包括两个部分 :正规养老制度和非正规养老制度 ,二者有其各自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和人力保障、道德和法制保障。中国现行养老体系所面临的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 ,城乡差别 ,不完善的城镇职工退休保障制度和家庭结构的变迁。而新型养老体系的构建 ,不仅要改革和完善正规养老制度 ,还要使非正规养老制度与之相互补充和协调  相似文献   

3.
赵小艳 《西北人口》2007,28(3):36-41
由于底部人口老龄化和顶部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作用,我国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而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全的老年供养体系。虽然学者们对供养体系的子系统——资源系统、提供系统、供养模式各持其说,但是仍不能脱离家庭、社会、个人三者的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量混合供养模式。然而,我国正处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阶段,其老年人的制度供给、精神保障、经济效应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及老年女性比重较高增加了老年贫困的概率。对此,德国主要采取两项对策避免老年贫困:养老保障是第一道防线,里斯特/吕鲁普养老金、最低养老金等都是重要的政策选项;社会救助提供了最后一道有效安全网。借鉴德国经验,中国应通过完善多支柱模式并逐步扩大第二支柱比重、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建立老年低收入群体收入保护机制、建立健全老年社会救助制度等措施来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有效规避老年贫困风险。  相似文献   

5.
周新宏 《西北人口》2007,28(2):88-92
人口老龄化使社会福利设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整合社会养老资源、适度发展老年社会福利设施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杭州市区的社会养老设施(集中养老的机构设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并根据杭州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杭州市区社会养老设施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王树新主编的《中国养老保障研究》一书已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养老保障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该书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系统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形势 ,在社会、家庭急剧变革的形势下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探讨了养老保障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该书重点讨论了如下问题 :养老保障改革的难点与出路 ;养老保障中政府、社会、单位、家庭、个人所承担的角色 ;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与规避 ;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养老保险机构的调整 ;城乡养老保障的未来之路 ;老年医疗保障 ;住房养老保险 ;独生子女父母的养…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并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探索新时代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模式提供了原则遵循。我国应立足共同富裕目标,推动养老产业事业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适老化转型,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模式,为解决老龄问题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苏和四川两省810户农村居民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重点考察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同时代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是否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是影响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有参加养老保险的两类父母,在养老意愿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于未参加养老保险的群体而言,两类父母在养老经济打算、养老担心度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和养老观念转变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如何应对养老。  相似文献   

9.
《人口学刊》2013,(6):47-5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问题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关系到每个人,涉及众多领域,包括房地产、医疗卫生、保险、储蓄、消费、劳动力市场、退休金、税收等。本研究在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发达国家养老模式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状,提出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模式迫在眉睫,其中应该考虑和解决的因素众多,比如人才培养问题、政策制定问题等。本文重点探讨并积极倡导房地产业通过转型全龄宜居社区建设与养老产业高度融合,物业服务业通过"多代屋"建设与养老服务业实现紧密结合。提出在我国全龄宜居社区辅以"多代屋"建设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杨芳  张净 《西北人口》2014,(3):96-101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养老成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描述全国养老示范社区—广州市逢源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逢源社区开展养老一条街、一条龙服务,以半公益的性质满足老人不同的需求,开拓了一条多元化、社区化的养老服务新路子。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空间资源匮乏、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不高、服务人员缺乏专业训练等问题阻碍了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只有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增强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覆盖面,打造专业性的服务队伍,提高服务品质,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营造幸福老年社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与协同化目标约束下的养老模式创新是应对养老资源供给与效率不足,养老服务与内容缺乏创新,市场化机制缺失以及养老资源分散模块化配置的重要方法。以市场人口学为分析视角,在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养老机构与养老模式的现实背景下,探讨养老市场的细分与前景及养老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吕燕 《西北人口》2011,32(1):53-58,63
现阶段是我国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初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时期。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首要和最关键的是从战略上进行选择。面对老龄化社会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通过实证和理论研究发现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养老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为老年特困群体提供的养老服务应该视为纯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提供;对其它群体而言,养老服务应该是一种私人产品,但这种私人产品具有明显的消费正外部性。通过经济模型分析政府、市场和家庭(个人)在社会养老中的责任,所有获得收益的人都应该为他们在最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上获得的收益价值支付等量的成本。在社会养老服务业中政府应该正确定位,尽量减少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玉 《西北人口》2014,(5):80-84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首先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特色进行了研究,接着对我国人口快速老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进行了宏、微观分析,最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公益性为基础,以转变认识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张丹  张园 《西北人口》2012,33(4):78-84
本文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发展,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为目标,首先总结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现状,其次剖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政策法规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践现状,最后从尽快制定与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建立"全覆盖、多支柱、可持续"普惠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供给水平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及家庭结构逐渐弱化等多重背景下,中国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现象更加明显,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作为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已经得到了推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偏差,缓解养老服务供求均衡的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对养老服务供求失衡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测算了养老服务现行供求水平;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制度原因;最后从缓解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的角度提出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鸿  褚亮  赵德余 《人口研究》2006,30(1):21-28
文章分析、比较征地农民各种养老保障模式的优势与劣势,认为现阶段应以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模式,以其它模式作为养老保险金的筹措渠道。到目前为止,各地区的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完备,这是因为制度的运行环境还不具备,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此尝试给出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强调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养老保障的现状评估与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养老保障需求的增加。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山东省老龄委重大专项课题的实地调查数据和人口预测数据,对山东省养老保障的现状进行评估发现:目前阶段,居家养老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客观影响下,机构养老需求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本文进一步预测了山东省未来五年内的养老机构需求,以期为山东省合理配置社会保障资源、有效实施社会养老保障需求提供客观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参保行为与养老观念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倾向于子女养老的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概率较低,而参加养老保险也改变着居民的养老观念。通过联立方程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得出了养老保险淡化“子女养老”观念的净效应,进而指出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挤出了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同时也弱化了人们的家庭养老观念。国家大力推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在行为与观念两个层面上挤出了家庭养老,以国家制度化养老保障体系为主体的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模式具有替代性。在养老模式的变迁中要综合考虑各主体的功能与责任,联合各界力量共同承担社会养老责任。  相似文献   

19.
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就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内容与属性,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定位以及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间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从养老资金来源、养老地点与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基本维度可以将养老划分为若干种基本的类型;政府在保障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其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不存在孰轻孰重问题,无需每个社区单独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20.
传统西方社会经济理论将养老方式的变革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划上必然的联系。事实上 ,养老问题是一个与经济、文化、政治、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今日 ,政府应在保障和激励家庭养老方面有所作为 ,使家庭养老这一最为经济的养老方式在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发挥更为出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