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魏天安到太和时期(466-490),在云冈、麦积山等石窟寺营建过程中,出现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双窟样式,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湛,融合了诸多中原及西域造像特征,是外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当时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和献文帝、孝文帝共同临朝执政有密切关系,也是世俗政治力量在佛教窟龛造像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
海棠山摩崖造像与阜新地区清代密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以其造像众多而称“像教”,由汉代初传至晋,造像尚具有浓郁的犍陀罗的风格。南北朝出现具有汉族士大夫瘦骨清相、褒衣博带特点的造像,及至唐代,造像的结构更趋于合理生动,佛、菩萨神态庄严、形象饱满、特征中原化,体现大唐活泼自信的审美情怀,故唐代佛教造像有“菩萨如宫娃”之喻。同时由于密教的流行,神奇而狰狞的密教造像也开始出现。元明清三朝是密教盛行时期,由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传授的“梵式”造像自元代流传下来,并由西藏传入内地,不同程度地与中原传承的唐代造像风格相融合,进而形成内地略异于西藏的密教造像风格。清代,密教的弘传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内地的密宗造像是以当时著名的佛教圣地如承德、北京、五台山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密宗造像则一直鲜为人知,该文介绍的正是有“黄教东部中心”之称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密宗摩崖造像。  相似文献   

3.
杭州飞来峰第55龛顶髻尊胜佛母九尊坛城造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内的飞来峰以佛教石刻造像闻名遐迩,其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造型之美,均为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盛世的汉唐之后所罕见。据统计,飞来峰现存五代、宋、元时期的佛教造像多达280尊。其中元代造像数量最多,为飞来峰佛教造像中的主体和精髓部分,现存造像67龛,大小造像116尊,形成了“白石皆成佛,苍头半是僧”的壮丽景观。116尊造像中,有46尊为藏传佛教风格造像,62尊为汉式风格造像,8尊为受藏传佛教风格影响的汉式造像。飞来峰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造像于一身,是中国佛教造像中绝无仅有的融汉藏佛教艺术风格于一  相似文献   

4.
杭州西湖宝石山造像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杭州西湖宝石山摩崖造像遗迹,分造像年代为元明两期,归造像类型为藏汉二式, 并就石刻造像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历史背景及梵文摩崖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宝石山造像集汉藏雕刻艺术于一崖,对研究藏传佛教在南方地区的传播,汉、藏佛教造像图像学与风格的演变,以及汉、藏佛教艺术的交流影响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虞黛筠  马冬 《西藏研究》2016,(2):95-100
贝纳沟摩崖造像位于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内,其造像主体毗卢遮那(朗巴朗增)与八大菩萨的三角翻领左衽阔袖袍服,蕴涵的独特服饰文化信息直观反映了吐蕃王室与贵族着装的时代风貌。造像唐风藏式服饰风格的世俗化特征体现了吐蕃佛教造像的本土化,间接反映当时流行的吐蕃王室与贵族服饰、装束被移到了佛像上这一特别的历史情境,对于把握吐蕃佛教艺术与文化发展脉络、了解唐代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史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佛教在取代了契丹族原本的宗教信仰萨满教之后,在辽地逐渐走向兴盛。可以说,佛教丰富了契丹民族的宗教体系,同时,也在辽地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佛塔和佛教造像艺术。研究赤峰地区辽代佛塔和佛塔上的佛像,有助于了解辽代契丹族的宗教信仰和辽代佛教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了解契丹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更有助于了解契丹民族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7.
郑柳婷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61-164+172
装饰艺术视角下隋唐飞天造像的美学分析,通过对隋唐时期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组分的分析,梳理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的美学展现。从现存飞天造像的分布出发,装饰艺术对“飞天”这一佛教造像含义、职能给予创造性的解答,通过飞天造像造型、布局、色彩、内在神韵的表达,解释飞天造像与隋唐装饰艺术美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隋唐时期敦煌飞天造像的装饰艺术美学上历久弥新的本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太平广记>中女性精怪形象的产生,受到外来民族文化--佛教的重大影响,反映了中原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俗玩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艺术形式,记载着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域的生活和艺术历史,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形式古朴的民俗玩具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立足传统民俗玩具于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问题,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试图唤起人们对民俗玩具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俗玩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艺术形式,记载着我国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域的生活和艺术历史,具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形式古朴的民俗玩具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基于此,本文立足传统民俗玩具于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问题,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意义流变,试图唤起人们对民俗玩具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张光宇艺术风格形成的三个因素(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作为天马会会员和晨光美术协会会员受西洋美术的影响、民国时期上海包容开放的文化交流环境)以及张光宇对中国现代装饰艺术及艺术家的影响。希望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学习艺术创作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艺术元素两者的关系,同时为将来中国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张光宇艺术风格形成的三个因素(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作为天马会会员和晨光美术协会会员受西洋美术的影响、民国时期上海包容开放的文化交流环境)以及张光宇对中国现代装饰艺术及艺术家的影响。希望可以做到以史为鉴,学习艺术创作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艺术元素两者的关系,同时为将来中国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完玛杭科,藏族,1977年出生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五屯上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祖父夏吾和父亲桑杰俱为藏传佛教艺术画家,加之祖父是还俗僧人,完玛杭科自幼受到家庭式藏传佛教艺术及佛教教义的,陶和教育。得到爷爷在绘画基本技能的培训后,又得到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的指点和教诲,并以极高的悟性获得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真谛。由于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造像度量经的娴熟把握,其作品结构严谨,造形准确,色彩到位,在传统绘画技艺上取得较高成就。完玛杭科曾到内蒙古、辽宁、西藏、四川、北京、天津等地游艺,边为寺庙僧俗作画,边从各地地方绘画…  相似文献   

14.
飞来峰矗立于杭州西湖西北灵隐风景区的青山翠谷之中,峰奇石怪、泉清气幽。在峰麓玲珑的山石和奇幻的洞壑间,散布着起自五代吴越国,经历宋、元、明诸朝雕造的佛教石刻造像300余尊,形成了我国石窟雕刻艺术史上最后一处大规模遗存。尤其是元代的造像,雕工精细,具鲜明的时代特征。现存百余尊元代雕作,大体可分成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两大类。属藏传佛教性质的有33龛、47尊造像,为我国元代遗留至今规模最大的一处藏传佛教石刻造像真迹。 杭州飞来峰藏传佛教造像,题记中有年号可辨的最早造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最晚的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无明确年号可辨的造像,从艺术风格与历史背  相似文献   

15.
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艺术涅槃——大足石刻展》设计语言简练、纯粹,汲取了现代美学主义"少即是多"的理念,遵循了简洁精细的造型与灯光设计,凸显了佛教拙朴清净、道教自然流畅、儒家清雅优美的特点,很好地诠释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源流。整个展馆的展具设计、背景素材选用、主色搭配等方面保持高度精炼、统一,通过"量"的堆叠,强化了低调、严谨、冷静的设计风格。为现代佛教造像展览的形式设计提供了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国境内的两型毗卢遮那佛造像——结智拳印与结最上菩提印毗卢佛像的遗存与流变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探讨,试图还原这两型造像在汉、藏佛教艺术发展中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7.
印制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佛塔,藏语称之“擦擦”,是一种造像功德和积累资粮的行为,由此衍生了储存擦擦的“本康”建筑形制。本康除了存放擦擦外,还有佑护生灵、祛灾祈福和祈求丰收等多种民间信仰的含义。虽然本康建筑形制简单,但是本康的营造是严格按照藏传佛教仪轨进行,这些仪式的延续和传承,造就了藏式建筑传统和精神叙事。在以清代蒙古族高僧察哈尔格西洛桑次成撰写的藏文文献《本康营造法式》和田野调查基础上,对藏传佛教微型的万佛殿“本康”的建造仪轨和文化内涵进行探究,发现本康建筑艺术是以独特的高原环境为依托,集中表达了佛教旨意和蒙藏信众的宗教情感。  相似文献   

18.
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艺术涅槃——大足石刻展》设计语言简练、纯粹,汲取了现代美学主义"少即是多"的理念,遵循了简洁精细的造型与灯光设计,凸显了佛教拙朴清净、道教自然流畅、儒家清雅优美的特点,很好地诠释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源流.整个展馆的展具设计、背景素材选用、主色搭配等方面保持高度精炼、统一,通过"量"的堆叠,强化了低调、严谨、冷静的设计风格.为现代佛教造像展览的形式设计提供了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论藏传佛教形成于吐蕃时期及其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藏传佛教是后弘期随着各教派的产生而形成的,故此,习惯将前弘期佛教称之为吐蕃佛教。然而从理论上进行严格分析,这种概念和称谓存在诸多不合理及不贴切之处。所谓"藏传佛教"是指佛教传入藏区后,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佛教。佛教在吐蕃传播200年的过程中,从语言文字、僧人信徒、寺院道场和神灵造像等方面都实现了吐蕃本土化。因此,应该说藏传佛教形成于吐蕃时期。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作为我国的一部分,与我们血脉相连,但由于被葡萄牙殖民统治了四百余年之久,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也有了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文化。内地与澳门有着同宗的血液,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同澳门回归后的文化交融中逐渐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势态,在如今的文化艺术环境大融合的情况下,我们着重提取出在澳门回归之后的时间节点,分析一下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