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历史上形成的皇帝崇拜文化,表现为皇帝自我宣扬,臣下对皇帝讴歌颂德,百姓接受并笃信好皇帝,奸臣成为皇帝罪恶的挡箭牌,造反者对皇帝往往多所原谅;形成并延续皇帝崇拜文化的政治伦理是天命论,以及等级观念。二三千年的皇帝崇拜文化,成为积习,不会随着专制主义帝制的废除而在人们的文化心态上消失殆尽,然而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以利彻底清除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雷戈 《天津社会科学》2005,5(5):129-134
作为政治思想史概念和问题的“皇帝”是秦始皇的发明和创造。这个发明和创造使得“皇帝诞生”成为一个思想史的经典命题,这一命题在某种意义上引导着我们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总体理解。皇帝诞生的思想史意义就在于,它把理想意义上的三代王权的绝对性,通过皇权体制而得以充分展示,并使皇帝透过体制而直接彰显出自身的观念实存。因为,由于皇帝的诞生,所有前皇帝的思想史便都被塑造成以皇帝为轴心的观念整体。  相似文献   

3.
张晓校 《北方论丛》2007,14(1):92-96
罗马帝国不同于古代东方专制帝国,大多数元首、皇帝不是嫡传继位。帝位更替时,往往因军队蓄意参与,使皇帝与军队之间形成了某种悖论关系:元首、皇帝需要军队为其统治支柱,但却常常成为军队刀下冤魂;近卫军本应是皇帝的“亲兵”,但常常置元首皇帝于死地;军队既可以拥立皇帝,也“随意”将皇帝废黜。探究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制度保障的缺失,军队的难以掌控性等是其中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雷戈 《晋阳学刊》2005,(3):61-66
皇帝的权力是不受限制的,但皇帝的想法可能受到反对.人们往往将劝说皇帝放弃某些想法即所谓"收回成命"当作是在制约皇帝的权力.这显然是误解了制约权力的真正含义.人们对皇帝权力的思想认同,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皇帝肉身的价值观念.它无条件地承认皇帝的绝对权力.在此前提下,它使皇帝权力的表现形态获得了某种观念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在央视文艺频道一个专访节目中,记者问擅演大清皇帝的演员张铁林:你经常演皇帝,皇帝的威严、气势是怎样演出来的?张铁林说:当扮演大臣的演员都在我面前跪下来,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时,皇帝感觉就有了。与此相对应,《康熙王朝》的编剧朱苏进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帝王种子。一个演皇帝的,一个写皇帝的,从“实践到“理论,可以说是对国人“皇帝情结的最有说服力的的诠释。中国封建社会被推翻快一个世纪了,皇帝这个宗法专制制度的产物早已在社会生活中消失,但一些人仍然在抱着“皇帝情结,寻找着“皇帝感觉。寻找“皇…  相似文献   

6.
窪添庆文 《文史哲》2002,(1):124-129
北魏明元帝与太武帝时期的太子监国制度,并非为了皇帝亲征所设置,而是皇帝在京师时设置的。明元帝时,皇帝离京出征时开始置留台,为统筹留台而发展为太子一人监国的制度。以往的研究有皇帝统军事,监国掌内政的说法,但在明元帝时期,重大决策交由皇帝裁断,监国也负担一部分军事任务,皇帝则握有内政上的最终决策权。太武帝时期,监国并未被授予军事权,与军事方面有关的镇也由皇帝亲自处理,皇帝与监国职权分明。皇帝的诏经由监国下达到全国各地,可见监国制度运作极为严谨。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17-122
皇帝作为名号确立于秦,历汉代政局变动,其概念逐渐成型。皇帝制度在秦朝取代分封而成为国家根本制度,并不意味着分封制就此退出政治史舞台。分封制在汉初复活并与皇帝制度相纠结,经汉初政局变幻又被皇权一再弱化,这一政治现象的原因潜藏于皇帝制度的特质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我最近看《甄嬛传》,觉得后宫中最有心计的女人都有一个特点:在皇帝面前特别会“装”。比如皇后,对皇帝有很多怨恨,但是在皇帝面前,却是周到体贴、贤惠隐忍,几乎挑不出错处。而甄嬛,因为在皇帝面前表明真心,被罚去了甘露寺。直到后来学会处心积虑,才又回到宫中。“鸾凤还巢”后的甄嬛,在皇帝面前藏起那个真实的自己,反而得到了皇帝更多恩宠和欣赏,得到了太后的支持,甚至一步步取代了皇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汉代赐牛酒的实施者是皇帝,太后赐牛酒仅见王太后。赐牛酒的对象有特定的大臣、不特定的普通百姓、机构。皇帝对全国或某地普赐牛酒,是最常见的,有33次之多。皇帝普赐牛酒的原因有大赦天下、皇帝登基、皇帝行冠礼等。皇帝赐牛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原因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地域上看,普赐牛酒多是针对全国,但皇帝归故里、设陵县、在某地祭祀天地时则往往针对当地。关于普赐牛酒的对象,有女子、吏民、民、里等。女子即指女户主,亦指家中的女主人。汉代赐牛酒的数量,或牛一头,或牛肉若干。  相似文献   

10.
一、“皇帝”称号的由来 “皇帝”二字最早見于尚書,呂刑称:“皇帝哀矝庶戮之不辜”,“皇帝清問下民”,郑注誤以皇帝为顓頊为帝堯,孟子赵注謂“帝为天”是对的。詩正月称:“有皇上帝”,皇矣称:“皇矣上帝”,毛溥訓皇为大。論語·堯曰称:“敢昭告于皇皇后帝”,集解引孔注訓皇皇为大。宗周鐘称:“唯皇上帝百神”,师詢簋称:“肆皇帝(毛公鼎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史,发现称呼某些皇帝时用他们的谥号,如称刘彻为汉武帝,称杨坚为隋文帝等;在称呼某些皇帝时又用他们的庙号,如称李世民为唐太宗,称赵匡胤为宋太祖等;而在称呼另一些皇帝时则又用他们的年号,如称朱元璋为朱洪武,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载湉为光绪皇帝等。同样是皇帝的称谓,为什么有的用谥号,有的用庙号,  相似文献   

12.
魏昕 《天府新论》2014,(3):140-145
皇帝的身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不同场合进行角色转换。由皇帝的三重身份,审视汉诏功能的多元化现象可知:皇帝身为天子时,旨在昭示皇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诏令因此具有祭告天地、晓谕天下四方的功能;皇帝身为中央决策集团代言者时,由其批示的诏令则成为贯彻现实权力意志的政令、法令;与家人或关系亲密的臣子相互交流时,皇帝则还原回个体身份,从而使诏令发挥出独具个性色彩的私人书信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宋朝多数皇帝的文化水平确实高于历朝皇帝,其御笔数量十分可观,而宋朝君臣也有编纂本朝或前代皇帝御集的传统,但皇帝的御笔并不都是其亲笔所书,也有不少是他人代书之作。宋朝各代皇帝的御笔,多少反映了他们当权和施政的不同个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宋朝历代政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自宋太宗伐辽失败后,宋朝基本上就一直过着“支倾补漏,循袭故常”的日子,直到宋朝灭亡。  相似文献   

14.
话说皇帝     
自古以来,皇帝是特别爱被文人谈起的话题.虽然也有不少歌颂皇帝、谴责自己的"臣罪当诛,皇上圣明"之类的文字,但更多还是嘲笑、侮弄皇帝的.战国时期,孟子谈到殷纣王,直斥为"独夫纣".睢景臣在<高祖还乡>中对于农村痞子出身的刘邦的流氓作风刻画得淋漓尽致.有人说这是挑战皇权,实际上是皇帝在中国人心中历来就缺少神圣感,谁都可以拿皇帝来开开玩笑.  相似文献   

15.
张晓校 《北方论丛》2006,(3):99-103
2世纪罗马帝国繁荣昌盛,国力鼎盛。考其原委,军队的稳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间,由于“五贤帝”治军有方,并让军队忙于战争,远离政治纷争,使帝国没有因军队发生动荡与动乱。安东尼王朝是一个“过继皇帝王朝”。除最后一任皇帝康莫德之外,其余各位皇帝并不存在血缘关系。而这些皇帝之间的帝位传承,却实现了平稳过渡———军队没有机会干预。  相似文献   

16.
陈翠玉 《兰州学刊》2008,29(3):99-101
目前学界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多认为其思维进路主要在于“行”,倡导中庸主要是引导人们行事不可偏颇。但这些观点实有局限,实际上中庸思想的精义远不止于此。在我国封建社会,从整个皇帝制度政治框架的构建到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具体的政事处理中,中庸之道也被作为总指导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文章主要从皇帝与天,皇帝与臣子、皇帝与百姓关系等角度分析了中庸之道对传统皇帝制度构建与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个金人     
蒋娓 《快乐青春》2010,(12):4-4
有个小国向皇帝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十分高兴。可小国国王却出了一道题,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让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  相似文献   

18.
吴晗《明史简述·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做皇帝。这个短命皇帝很快又死了,再传给下一代,这就是宣宗。宣宗做皇帝时还是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不懂事。于是,宫廷里便由他的祖母当权;政府则由三杨掌握。”(页82—83) 继短命皇帝(仁宗)之后的,确是宣宗。但文中所说的宣宗,与史不合,有张冠李戴之嫌,考之史籍,似为英宗。  相似文献   

19.
宁萌 《家庭科技》2008,(2):45-45
有个童话。皇帝长着一双驴耳朵,只有他本人与理发师知道这个秘密。皇帝警告理发师千万不准对别人讲,否则就杀了他。理发师向皇帝发誓,一定保守秘密。当理发师忍耐了相当长时间后。他觉得再忍下去实在是痛苦至极,可如果不遵守誓言,就有被杀头的危险。为了摆脱这一痛苦,他在地上挖了一个洞,然后对着地洞大声喊了好几遍“皇帝长的是驴耳朵”。  相似文献   

20.
皇帝,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也得罪不起的。若稍有违忌,即有欺君之罪,要满门斩首,甚至株连九族。然而,在故宫御花园西侧千秋亭附近的通道上,有四组“欺君犯上”的石刻画。第一组画面是皇帝头顶花瓶,跪在搓衣板上,两手撑地,一宫女骑在皇帝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