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学术界对认识的源泉问题的认识上众说纷纭,各持已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有的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的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物质世界是认识源泉的源泉;还有的认为,实践只是认识的途径和方法,物质世界才是认识的源泉.这些不同看法,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一些基本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关于认识源泉问题,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有的说“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还有的说“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客观物质是源泉的源泉”,如此等等,看法不一。对此也谈一点个人初浅的看法。 实践产生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但是,实践只能是人们认识客观物质的方法、手段或途径,客观物质才是认识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李伯钿和郑庆林两同志关于认识源泉的争鸣文章(分别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7.11期),读者颇受启迪。但笔者与郑庆林同志观点截然相反,故也谈谈一孔之见,请郑庆林等同志不吝赐教。一、“物质源泉说”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源泉观吗?郑文的第一个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我的观点则认为,“物质源泉说”是一切唯物主义当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实践并不等于认识。认识只能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对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源泉。由此可见,对认识源泉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上。因此,要合理地解决认识源泉问题,就要分析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中间突出地要解决客观物质、实践和主体与客体能动反映同认识发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同志把这一认识过程简明地概括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或实践——认识——实践)这样两个飞跃的过程.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第二个飞跃的重要性,他说:“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①他认为认识运动只说到理性认识为止,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一半,更重要的还是后一半,即从认识到实践.那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可以从理论直接变为人的实践活动呢?如果说前一个飞跃过程是经过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两个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经过了感性、悟性、理性三个阶段)那么后一飞跃过程是否也有几个发展阶段呢?  相似文献   

6.
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争论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另一种主张“物质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并向学术界的同志们请教.(一)我认为,关于“唯一源泉”的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所谓“源泉”,就是“由来”的意思.探讨认识的源泉,就是回答人类认识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在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看,人类的认识具有不同的源泉.譬如:“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知觉”;“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  相似文献   

7.
自从前年有的同志提出认识论的“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以来,认识发展阶段问题的讨论吸引了很多的哲学工作者,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就文章的观点来说,有的主张“三范畴”;有的主张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理性两个阶段,再从理性认识阶段进一步区分出知性和理性;有的主张知性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有的主张知性不能作为认识过程的独立阶段;还有的强调了认识到实践、精神变物质的阶段。总之,众说纷纭,各抒已见。为了使讨论能进一步深入发展,一方面当然仍应允许不同观点的发表,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作这样的工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是我国理论界所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社会实践是由一个一个的人所共同进行的,千百万个人的个体实践的综合组成社会实践。那么,每一个人的个体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它是否也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呢?人们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就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志认为,“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不应是个别人、部分人或个别阶级、个别集团的实践,而应是千百万人的实践的总和”。(《江汉论坛》1981年第2期《什么样的实践效果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只有“千百万人的实践的总和”才应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论点,排除了个体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作用,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个体实践同社会实践的关系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些不同的想法,向大家求教。  相似文献   

9.
人们由实践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按照认识机制的不同和认识程度的高低,应该分为几个基本的认识阶段?对此,我国哲学界近年的讨论意见纷纭,各言其是。大体可归纳为两种意见。一种是“两阶段”论,即第一阶段为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为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理性—实践”。另一种是“三阶段”论,但具体分法又各不相一。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知性—理性—实践”;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直觉认识、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直觉—理性—实践”;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检验与发展认识”,写成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坚持“表象——概念——表象”的公式,认为只有抽象思维,而否定形象思维的存在;有的同志则认为“形象思维本身就能思维出主题和典型形象”,就能达到“本质认识”,夸大了形象思维的作用,以致否定了抽象思维的存在;有的同志说“科  相似文献   

11.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是古代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现代外国哲学中,各种各样的主体性理论长期流行。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也迅速开展了对认识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其中,既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外国哲学中有关的合理因素,又一定程度地受到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志主观地提出了认识主体性问题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之间的对立,否定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此类倾向,对唯物主义反映论大加指责,尤其是否定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本文引文凡出自该书者,只注明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的有关页码)。有的同志认为:旧唯物主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历史发展的合力就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有的同志认为,历史发展的合力只是各种意志形成的一种合力;也有的同志认为,历史发展的合力只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我认为这些意见,都是因为没有深刻地理解恩格斯  相似文献   

13.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问题,增强搞好实践教学的自觉性。 一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阶级性和理论系统性的学科教学,开展实践教学不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学科水平。 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夏,才能够完成"。毛泽东同志还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认识发展阶段的划分,有主张“二分法”(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有主张“三分法”(感性、知性、理性或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认识)的;有的主张“四分法”(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认识).在这些观点中,陶玉泉同志在他的《划分认识阶段的根据问题》(发表于《哲学研究》1984年第六期)一文中,主张把知性认识作为既区别于感性认识又区别于理性认识的独立认识阶段.陶玉泉同志的文章(下面简称“陶文”)对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如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对人类(主要是儿童)的认识发生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肯定认识的选择性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但是,有的同志据此主张要用认识的选择性代替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属性不是反映,而是选择”。(见“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认识定义新探》一文。以下简称《新探》)有的同志在反驳这种观点时,认为反映论与认识的选择性均有合理性与片面性,主张认识的本质是反映与选择的统一。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的选择性并非与其相对立,相平行而是包含在能动的反映论之中,它不能取代或否定能动的反映论。我们的任务不是要用认识的选择性替代唯物主义反映论,而是通过对认识选择性的研究,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价值”范畴研究的深入,“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又一次成为争论的热点。有的认为两者是主客关系的两个方面;有的认为两者没有关系;也有的认为两者有时有关系有时没有关系,故没有必然联系。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两者在实践活动中有关系,但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李德顺同志的《价值论》在我国是很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价值学专著,因而本文和他讨论容易把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奴隶制的产生和国家形成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史学界曾经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不少的意见,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一个为多数同志共同承认的结论。关于中国国家形成的时限问题,目前史学界基本上有四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当在夏禹时期;又有的同志认为当在成汤时期;也有的同志认为当在盘庚时期;更有的同志认为当在商末或初周。同时,在同一主张之间,各人的立说根据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8.
对法国大革命中的艾贝尔派,存在种种不同的评价。有的认为他们是无政府自由派,有的认为他们是政治野心家,而更多的同志则把他们看成是城乡下层群众的代表。对艾贝尔派的看法究竟怎样才更切合实际呢?这是笔者想要在这里着重探讨的问题。 对几种看法的商榷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介(中间环节)有许多灼见.有的同志认为这个中间环节可以叫“智性认识”,更多的同志认为中间环节是“实践观念”.如果说,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有许多中间环节的话,那么实践观念作为中间环节之一,我是同意的.但是实践观念毕竟是属于主观范畴之内的.因为无论是计划、方案、政策、决策,都没有离开理性认识的领域.假使要找出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的中间环节的话,我认为应该是“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20.
在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讨论中,争论的焦点是绝对贫困化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趋势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有的同志还认为,绝对贫困化不能离开相对贫困化而存在,在相对贫困化中也包含着绝对贫困化。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妥。因为他们把无产阶级贫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下简称“两性”)与无产阶级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