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廖云新 《社区》2010,(11):8-8
一字诗:某文学刊物曾刊登一首题为《生活》的诗歌,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却把人际间、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说“羊”     
从现在的考古发掘来看,我国古代人民在公元前四、五千年时就已经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了。然而,我们却有理由推测,我们的祖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仍然与畜牧业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家畜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依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饲养的牲畜中,则似乎以羊为主。关于这一推测,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上获得旁证。例如“養”,(简化字作“养”)字,由“羊”与“食”构成,乃养育、供养、营养之义,是知最初以羊作为养生的主要食品。又如“美”字,今天通指味、色、形、声的好。但是该字也源出于羊,盖“美”者,从羊从大,《说文》注云:“羊大则美,故从大”,可见古人造“美”字的第一个感性认识来自羊。再如“義”(简化字作“义”)字,从我  相似文献   

3.
“有夏”等的“有”字意义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认为:“有夏”等的“有”字为助词,无义。本文从上古时期定语的后置乃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有夏就是夏族人生活的区域、“有”字可加之于一切部族名称前面、同义词语区夏、函夏、中夏的类似构成等方面,说明“有夏”的“有”字为州域之义  相似文献   

4.
“日”字见于文献,最早可上溯到文字创始之时,甲骨文中出现的“日”字极多。这是一个与上古人类的物质生活、宗教信仰、礼仪制度关系密切的字。“日”字经过长期发展,字形结构有一些变化,但是它的意义只有三项:(一)太阳,即相对于月而言的“日”;(二)白昼,即相对于夜而言的“日”;(三)昼夜,即相对于年、月、时而言的“日”。当然,三项意义中太阳是最基本的意义,其余两项意义都是派生的。  相似文献   

5.
在全部《论语》里,“斯”字凡71见,“是”字凡58见,和两字词类相近的,“兹”字凡一见,“此”字未出现。汉语语法学家认为是指示代词的,“斯”字有22例,“是”字有26例,“兹”字一例:认为是指示形容词的,“斯”字有15例,“是”字有5例。现在将它们分别列出,作一对照。知道“斯”“是”在两方面的用法中,完全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释“尤”     
通过考释“尤”字的甲骨文形体 ,笔者认为“尤”字“从又”(“又”即手状 ) ,并在“又”字上方的手指处加一短横划。“尤”字中的短横划为指事符号 ,“尤”字属于指事字。“尤”字的字形义指手指上有肉瘤。“尤”的本义为手指上的黑色肉瘤 ,为名词 ,“”为“尤”字的增形孳乳字。“无尤”一词在卜辞和先秦典籍里均用如“无灾异”、“无不利”之义。  相似文献   

7.
王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他的名和字中就可以略见一斑。王维字“摩洁”,如与名连读则为维摩洁,他的名和字取自《维摩洁经》中的“维摩洁居士。”据说他三十岁丧妻后,终生未续弦,也终生不食腥膻之物,他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间的别墅,生活更为优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中华魂》2013,(16):32-33
近日读《菜根谭》,其中有这么一则:“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读后细细一品,颇觉意味深长,一“耐”字可谓道出了生活和人生之真谛。  相似文献   

9.
目前教材有关普通话“一”字省略规律的总结存在以偏概全的缺憾。文章依托电子文献和电脑检索手段,就普通话书面语中“一”字的省略场合作了穷尽性再调查,在共性特征提取基础上,从“句法分布”“语义强弱”“蕴涵关系”“节奏规律”“语体风格”“言内语境”等角度考察了它们对“一”字省略的影响。事实显示:考察“句法分布”对于“一”字省略的影响,除需注意“一”字所在的位置,还需注意所在结构的松与紧;之所以唯有“一”字与量词结合时可以省略,全因为量词本身蕴涵单数意义。在影响“一”字省略的诸多条件中,“句法分布”和“蕴涵关系”具有基础性,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人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表达新生事物的能力,常常令我这个南边来的“蛮子”感到吃惊。比如说吧,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儿,人家北京的小年轻儿们,竟然把原属于厨房里“专用术语”的“宰”、“切”二字,全都搬到了现实经济生活中,而且运用得极为贴切、极为生动。尽管对外地人来说,这话语里已然透着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杀气”! 在汉语中,“宰”“切”二字一直是有着非常严格意义上的“分工”的:“宰”是对有生命者言之,“切”系对无生命者言之。从习惯上讲,“宰”字是对动物而言的,如“宰  相似文献   

11.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2.
一这里要讨论的“自”,只限于在语义上与“自己”有关者,介词“自”,连词“自”不在讨论之列。《马氏文通》有三处谈到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自”。卷二代字章“重指代字”一节说:“‘身’‘亲’‘自’‘己’四字,皆重指代字,人己通称,而‘身’‘亲’二字必居主次。”“‘自’字可主可宾,而其居宾次者,必先于宾之者,宾于介字者亦先焉。”“互指代字”一  相似文献   

13.
一、苯教的名称 苯教藏语称作“苯波”,苯是“苯波”的简称,现在国外一般使用“本教”这个称谓,有时也以“本波”指苯教。我国有的人使用“本”这个字,也有人使用“苯”字或“笨”字、“钵”字。我把上述几个字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笨”、“钵”这两个字虽然译音比较贴切,但是“笨”字在汉语中含贬义,指愚笨和不聪明,“钵”字在汉语中指盛饭菜的陶制器具,使用这两个字不理想。为了有利于民族团结,最好不用“笨”字,而用“苯”字,或“苯波”二字来称呼“苯教”。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12,(9):1-1
本人是企业退休职工,两年前参加社区“关心下一代”活动,结识了贵刊。翻看以后,觉得里面的文章写得很有“味”,于是就借来一读,从此与贵刊结缘,特别对“生活”刊更为喜欢。《社区》“生活”刊自2011年9月改版“服务”刊,虽只有两字之别,但充分反映了贵刊为社区广大群众“服务”的一种理念。改版后的“服务”刊,更让人爱读。这几期的“时评”  相似文献   

15.
胡文焕《格致丛书》所载《新刻助语辞》有如下六行文字(见书影)。在这六行文字之中,“岂”字、“乃”字和“焉”字分别提行并低一格。通观全书,凡提行低一格的文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属于词条字头,一是属于解释性的文字。“岂”字是词条,这是没有问题的。“乃”字一行属于解释性的文字,这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焉”字这一行:“焉也”和“曾”是不是词条?  相似文献   

16.
“毓”、“后”语源及部分牙喉舌齿音声母通变关系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作《甲金文“毓”“后”二字的用法及其关系》一文,曾从形义辞例入手,分别对“毓”、“后”两组字进行了辨析。古毓字从女(或从人)从例子作,本表生育之义,引申成为表君王义之专字,“毓”之异体后世分化出有“育”字。古后字从口从帚(古妇字)省,是表王配义之专字。随着“毓”、“后”二字音义的嬗变,晚周以后“后”字同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看”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研究六朝时期汉语词汇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拟对《世说新语》①“看”字的所有用例进行调查分析,力图全面地反映出《世说新语》“看”字所有义项归类,忝为“看”字的研究提供一份专书的调查研究材料。一《世说新语》中,“看”字共出现44次,其词义可分两类:第一、“看”表示“视”、“察看”、“视察”、“观看”、“看见”诸义;第二,“看”表示“拜访”、“探望”之义。兹分别解说如下。(一)表示“视、察看、视察、观看、看见”诸义的“看”字例表示此等意义的“看”字,全书共出现31例,占全…  相似文献   

18.
在有声调语言中,汉语里的“一”字变调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以前,人们公认“连读变调说”,也就是“一”字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在去声前读阳平。《中国语文》1979年第五期发表的《普通话一”字变调的读法》(以下简称“金文”)一文,明确地提出了”一” 字的“结构变调说”,即“一”字与量同组成数量结构时,“一”读变调。该文的发表,克服了多年以来只从语言自身寻找变调规律的局限性,对于人们进一步研究“-”字乃至整个变调问题都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9.
[作文命题]请以“生活给我智慧”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解题指津]1.生活给我智慧:生活,指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所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主语谓语之间有一个“之”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现象,用例甚多,且出于不同之句型。自马建忠以来近一个世纪,学者们都相继论述过。《马氏文通》卷七“介字(之字之用)”曰: 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