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始于问题”辨析与正确回答--对当代西方主要科学哲学家的科学问题观的评析李征坤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对当代西方几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的科学问题观作了概述,剖析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问题观、库恩的范式论问题观、劳丹的科学进步解题观、夏皮尔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哲学的发展实质上是对科学知识的主体建构性的不断揭示,而科学理论的认知地位分析是解决科学哲学所探讨的其他问题的出发点。通过对现代科学哲学中较为普遍接受的几种理论观:实在论的理论观、工具主义的理论观、描述主义的理论观以及建构主义的理论观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揭示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然、社会和认知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实在建构论,即科学理论是基于涉身的理性建构。  相似文献   

3.
自然科学的经验基础与实践科学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验与陈述的关系并非归纳或演绎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所谓经验与陈述之间的鸿沟只是表象主义科学观提出的一个假问题.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介入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对于新的实践科学观来说,该问题是不存在的.这种新的科学观念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观开始,美国课程研究在对科学理性的反思发展中,在20世纪诞生了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社会改造主义以及概念重建主义和以多尔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意识,反映了美国现代课程观从科学主义向人本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向科学人本主义的演进。这些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和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波普尔科学哲学在上个世纪成功替代了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科学哲学上的主导,这不仅是科学哲学的一次革命,还对科学教育的科学本质观、科学教学目标和理念,以及科学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代哲学反思的兴奋中心已经转向方法,特别是科学方法。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科学方法论研究,在科学的合理性及其标准、科学逻辑和科学确认过程等问题上形成了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证明逻辑和发现逻辑以及科学确认的认识论标准和社会学标准之间的对立。通过互斥的两极产生某种互补作用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实现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在理论出发点、精神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发展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是以抽象人性论、非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因而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曾对我国青年起过很大误导作用。从历史唯物论观点出发,建立科学自我实现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焦点:作为舶来品的近现代科学,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难免带有自己传统文化的痕迹。如果说过去百年来中国遭遇生存与发展的诸多紧迫性问题,才使得国人如此看待科学技术。如今,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如果还采用功利主义、实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话,就会直接制约科学技术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妨碍科学技术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科学哲学中有关科学合理性问题的主要论点 ,辨析了解释科学的理性观与非理性观所持有的标准、独特视角以及不足之处 ,论证了科学应该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这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树立全面的、正确的科学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科学哲学因其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而遭遇到一系列理论困难和来自相对主义的挑战,其理论困难的根源在于其过于强调科学理论的必然性,将科学视为基于形而上学的"必然的科学"。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相对主义的挑战,应该超越基础主义,主张科学多元主义,在新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将科学视为可接受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知识社会学把社会结构、社会利益、人类技能等都视为科学的组成部分,分析了这些要素与科学之间极具建设性意义的结合和作用。它围绕单一的"社会利益"全方位地说明科学,最终的理论结果是用"社会实在论"取代了"自然实在论",落得个实在论"两极相通",走向了其自身理论批判的反面。表征主义的科学观是科学的社会建构理论的问题和困境产生的基础,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走向操作语言的科学实践观。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科学观。胡塞尔认为自然科学为自己提出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是不可靠的,因而缺乏真正的科学性。他对此的解释是,自然科学不但丧失了自明性的直接来源——生活世界的意义,而且正因为这种丧失,导致自然科学彻底忘却了自明性的最终来源——人的超验意识。深入研究胡塞尔的科学观,能够使我们认清自然科学的本质,看到自然科学的局限性,有效地抵制科学至上主义和物质至上主义;也有助于我们恢复对理性主义的信仰,并且在这种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认真思考和实践人类生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人类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性、确定性和决定论范式到复杂性、非确定性、非决定论范式的发展过程,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基本上体现了人类科学的这一发展过程的性质。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正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科学自身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决定论的性质。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观在传统的确定性科学观的壁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由于库恩在其范式革命论中引入了主体性成分,这就为否定存在绝对而客观的真理扫清了障碍,而库恩强调的不同范式可以相并列的不可通约性则为多元主义的科学观提供了前提。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观以极端化的方式张扬了科学自身发展的非确定性、非决定论的复杂性特征。科学从简单性走向复杂性的发展过程,复杂性的科学观要求我们必须在观念、理论和方法的全方位的层面进行创新。另外,为了确保人类的科学、文化的健康而自由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在人类创造的所有科学和文化领域之间建立某种复杂相互作用的反馈环链,通过这一反馈环链,人类创造的所有科学和文化都可以在相互作用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改变,从而实现更为自由和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方法的整体论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对还原论产生了强烈的路径依赖,但还原论者如果不诉诸创世模式和表征主义就无法证明还原论是唯一合理的科学方法论。还原论的认识论基础是表征主义和理论优位的科学观,其形而上学暗示是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和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为了实现从还原论到整体论的嬗变,一方面,应该在内在关系论的认识论基础上将科学视为人类有限的知行体系,引入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与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等形而上学预设;另一方面,坚持互补、超越层次与领域、重视过程与关系等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科学实在论影响下,欧洲科学的跨文化传播表现为一种单向性线性传播与同质化过程;在后殖民科学观的影响下,"地方性知识"开始切断西方科学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后殖民技科学观强调在西方科学的全球化传播或地方性建构中,西方科学与地方性知识、西方文化与地方性文化是在互动中共同影响,共同发展,西方在改造非西方的同时,非西方也改造了西方,两种维度是辨证缠绕在一起的。在哲学上,这突破了传统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的反映论与表象主义,进入了"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库恩视科学为科学家厨体从事的活动,仅仅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科学发现争科学革命的逻辑和历史,科学的发展被看作完全靠信仰推动的过程,过分夸大了科学共同体的直觉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否认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作用。而走向直觉主义的科学本质观;以科学理论的可错性否定存在评价理论的客观标准,走向约定主义的标准观;撇开科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科学历史的考察仅仅从社会学、解释学上去理解,没有结合认识论的分析,致使将科学家的行为与科学家的认识混淆起采,以此否认科学理论是时现实世界的反映,否认科学是朝向真理的累积进步事业,走向了实用主义的科学进步观。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巴枯宁主义理论问题 巴枯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两种根本区别的理论学说,前者是庸俗的社会主义观,后者是科学的社会主义观,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实际影响方面看,尚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作以认真的分析。 首先,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大量的民主主义成分,民主主义思想是巴枯宁主义的理论基础,这是研究者们以往所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百年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相联系的角度 ,重点考察了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四个主要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 ,科学发现的模式 ,科学理论的评价 ,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考察结果表明 ,只有深刻地把握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才能真正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嬗变 ,展望 2 1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 1922—)是六十年代崛起的美国科学哲学家,他提出的观点,最初系统地见诸于文字的是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194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院。他是以物理学家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后来才把注意力转移到科学史方面来,库恩在研究了科学的历史中一些重大的事实之后发现,他从前关于科学的性质的看法是有问题的,于是对那些先入之见发生了动摇。他认识到,传统的科学观,不论是归纳主义的还是证伪主义的,都经不住历史的证据的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库恩企图发现一种更好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应当与他自己所理解的科学历史情况更加符合。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及其著述,正是为此而作出的努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主义的"科学论"以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为出发点,走向了方法论上的两种人类主义——逻辑经验论的方法论不对称性原则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对称"性原则,二者两极相通,陷入反映论意义上的表象主义困境。科学实践哲学中的本体论对称性原则消除了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在方法论上实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对称,由此走向了实践建构意义上的生成论,它使科学论不仅摆脱了表象主义的困境,而且还展现出一种新的科学观——生成本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