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Q正傳》是世界上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它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的意义。对魯迅来說,《阿Q正傳》是他前期思想观点和艺朮观点的艺朮結晶,正确地研究这部作品,就能幫助我們了解魯迅前期的思想特点和創作特点。对文学史来說《阿Q正傳》立下了中国文学里程上的新碑,是現代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且,它还蘊含着丰富的文艺理論問題,需要我們长期的研究。在当前,如何从典型理論上来研究阿Q典型和阿Q主义,却有重大的和迫切的意义。在文学理論中,“典型形象”一般就是指典型人物形象。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是丰富多采、各不相同的。但是,任何典型形象都是在生动的、具体的和直接感知的生活图画中对社  相似文献   

2.
对阿Q典型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尽管随着讨论的深入,对许多问题人们已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对有些问题,如阿Q究竟是个怎样的典型?人们的看法仍很不一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阿Q形象本身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之外,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同,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所致。我认为,只有对一些关键问题,如典型人物的典型性、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鲁迅创作该形象的意图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从形象本身所蕴合的客观思想意义和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阿Q典型新探     
一何其芳同志在一九五六年《论阿Q》一文中说过:分析阿Q“这一个”典型的“困难和矛盾主要在这里: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消极的可耻的现象。”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历来对阿Q典型的不同观点的讨论,正是围绕着怎样看待这一矛盾而展开的。一种观点把二者根本对立起来。认为作为农民阶级的阿Q,其精神就不应当如此消极和落后。按照这一“逻辑”,于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阿Q不是一个农民,而从阿Q说过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这句话里,断言阿Q是从地主破落下来的,所以在精神上与一般农民不同。又一种认为,“阿Q这典  相似文献   

4.
作为艺术信息的物化形态,阿Q典型的复杂、丰富、深邃,不仅在其所蕴涵的艺术信息量的丰富性:具有多种性格元素,概括了大容量的社会关系,包含着社会的历史的经济、政治、伦理、法制以及心理、哲理等种种内涵,凝结着作家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因其艺术信息的组织与传递的特异性:诸多性格元素形成特殊的结构与表现方式,可说是达到了一种最优化的组合,体现出作家的艺术独创性。而典型的创造又是一个过程,开始于作家从生活中吸取社会信息塑造典型,完成于读者在欣赏中接收艺术信息产生感应形成理解与评价。本文试从几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阿Q典型的塑造方法、主导性格和层次结构,探求对于这一典型纷纭理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最近出版、再版的几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一些关于阐述典型理论的文章,差不多都异口同声地把阿 Q 说成是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或雇农典型。这种趋于一致的看法,我们不敢苟同。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企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研究任何问题时,都不应孤立地看,而要全面地看。我们在探讨一个艺术形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也应从各方面去考察,这里不仅包  相似文献   

6.
阿Q论     
《阿Q正传》是篇好小说,我劝看过的同志再看一遍,没有看的同志好好地看看。——毛主席《论十大关系》我们的时代,无比光辉灿烂。我们所经历过的斗争,更是十分尖锐复杂,不少“人面的东西”,在真理光辉的照耀下,已经原形毕露,这为我们加深理解《阿Q正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些条件吧,认真地再读一遍《阿Q正传》。  相似文献   

7.
《论阿Q》,何其芳同志这篇重要论文发表至今,已有整整三十个年头了。三十年来,鲁迅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何其芳同志文章中所着力研究的阿Q典型问题、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取得了不少成果。三十年风雨,也淘汰了不少过眼烟云般的应时之论。而《论阿Q》仍然闪耀着理论的光芒。这是一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正的理论家的认真之作!倘若何其芳同志九泉有知,他完全可以欣慰地说:“我对得起历史,我的探索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8.
再论阿Q     
肖文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3):22-22,59
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的认识,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阿Q是一个受了精神奴役创伤的革命农民;二、阿Q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自觉的农民典型;三、阿Q是一种思想的典型,是阿Q精神的寄植者,是一个集合体形象。笔者坚持认为阿Q是一种精神典型,本文试加论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意识层次和需要层次的角度来谈阿Q的人格构成,以文本为依据进行充分例证,分析说明阿Q意识活动的表现方式、所处状态、运行方向、终极结局和警示意义,这对我们深层次地探索造成阿Q悲剧性的人生结局和我们今天如何调整自己实现自我,将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理解阿Q典型这一问题,自《阿Q正传》发表以来,一直是有争论的;的确,阿Q典型问题,也是典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李希贤同志《论阿Q典型和阿Q主义》这篇文章,结合阿Q典型性格的剖析来探讨典型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应该承认,这样的意图是很好的。但是,他提出的许多论点,尤其是对于所谓“典型性格的核心”和不同阶级思想性格的“共同性”问题的阐述,以及关于鲁迅的思想实  相似文献   

11.
阿Q,自1921年在鲁迅的笔下诞生以来,迄今已有69年的历史了。这位戴着破毡帽,脑后拖着根小辫的阿Q,似乎已成了中国的国粹。现代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阿Q的;而且,阿Q早已出国,成了国际知名度很高的文学人物。可以说,“五四”以来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发表五十多年了,至今它仍以独特而鲜明的艺术形象,“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较大的思想深度”,有力地抨击反动统治阶级及其腐朽的意识形态,大造了革命舆论。它深刻地启发教育人民要奋起革命,必须同剥削阶级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为创造新生活而斗争。  相似文献   

13.
关于阿Q是什么典型的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其中对于阿Q是不是“国民性弱点”的典型的论争,意见也很分歧:有的认为阿Q就是“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不是落后农民的典型;有的认为阿Q只是落后农民的典型,如果把阿Q看作“国民性弱点”的典型,那就等于说阿Q是超阶级的典型,就是宣传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等等。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显然不是我们所能胜任的,但我们在教学中又经常遇到这些问题,现在只是权作学习,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阿 Q 正传》当中阿 Q 的典型,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正如有些同志所说,阿 Q 是一个农民,但阿 Q 精神却是一种消极可耻的现象,这是理解阿 Q 的困难和矛盾.在这个困难和矛盾的问题面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的人作出了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说,阿 Q是阶级的典型;有的人说是民族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阿Q正传》问世六十年来,在中外文坛上引起广泛反响,阿Q的形象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中间,被公认为卓越的艺术典型。然而,关于阿Q是个什么典型形象的问题,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种意见中最大的分歧莫过于阿Q是阶级典型,还是思想典型。或者说,种种意见概属于两类:“革命农民”,“二流子”,“落后农民”等等论者,均视阿Q为阶级典型;“复合体”,“精神寄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其功绩不可磨灭。但是 ,由于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作为一个觉悟的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农民 ,在客观上应该是那时候革命的最大动力。可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并不能认识农民的力量 ,不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坚决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这使它没有完成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两大任务 ,中国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清王朝统治集团 ,自鸦片战争之后 ,在帝国主义侵者面前 ,由原来的闭关自守 ,妄自尊大一变而为媚外投降的卑怯奴才。他们的这种“精神胜…  相似文献   

17.
阿Q的悲剧具有喜剧性.其喜剧性因素蕴含在阿Q的爱情悲剧、革命悲剧和精神胜利法的悲剧之中.探讨阿Q悲剧的喜剧性对理解鲁迅的作品和思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画廊里有一个阿Q形象系列,这个系列表现了盲目自大打肿脸充胖子、抬高身价拉大旗作虎皮、显现能为以博众誉求精神上的胜利。从美学的角度审视,具有“愚乐”的特质,还有因思维反常引起的讪笑。精神胜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它生存的土壤,它是扭曲了的传统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阿Q是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这是公认的,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却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一九五七年以后,不论争论的各方意见怎样分歧,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不同意作者鲁迅自己的说法,即不同意说阿Q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是“暴露国民的弱点”的一个典型,认为这是一种“不妥当”的说法。但是,今天,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极左思想影响正在肃清的时候,如果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我们应当对鲁迅先生的观点给予充分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桑牧同志: 学报编辑把您的大作《鲁迅对于阿Q典型的几点论述》,让我读读,并希望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读读当然是高兴的,谈谈看法就感到颇为紧张和棘手了。阿Q这一典型,从“诞生”以至如今,论者纷纷。我自知并无能力对此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即使想要说出一些新鲜话,也深感并不容易。不过,我想到,从师问难,古有明训,作为一个读者,在阅读中发生了若干疑难,是可以而且应该求教于著者的。这才鼓起了谈谈看法的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