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木 《社区》2011,(20):39-39
尼古拉斯是法兰克福市立医院的心内科医生,一个月前,准备乘火车前往慕尼黑。然而,就在他即将登上火车的一刻,突然站台广播说,有乘客突发急病,急需医生处理。出于职业本能,他立刻掉头奔向病人所在的候车厅。病人是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在尼古拉斯的抢救下转危为安,之后被赶来的急救车送往医院。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南京建邺区法院宣判,南京兴旺屠宰场瘦肉精一案6名屠宰经营户分别被一审判处3年6个月至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5万至4万元不等的罚金。此判决一出,社会舆论普遍感到处罚太轻。  相似文献   

3.
见死不救罪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贾谊有“见死不救罪”吗?在法律的世界里真的是有“见死不救罪”。如我国《刑法》第429条就规定了“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对指挥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实践中也判过这样的案例,如在1999年河南省某法院就将一名见死不救的派出所副所长判了刑。  相似文献   

4.
美国青年大卫·卡什目睹好友奸杀女童不加制止,虽然逃脱法律制裁,然而却逃不过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鞭挞。  相似文献   

5.
<正> 搞经济工作,都要讲究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如果长期亏损,以至靠“输血”、“接氧”来维持生存,那么这个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该让它“死”去,就不该救。知道不该救而不救,这就是“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凡属“劣”者,迟早会被“汰”掉,被淘汰得越早,损失也就越小;反之,只能是慷国家、集体之慨,无端加大浪费。即使救得一时,苟延残喘;最终也不能起死回生、改变客观规律。由此可见,这类企业实在也不可救。市场  相似文献   

6.
"见死不救"的刑事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见死不救"的刑事责任问题,应从"见死不救"者所负的义务,"见死不救"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两方面来确定."见死不救"者如果负有法律、职务或业务上的义务,以及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或由于受害人的求助并产生的信赖与期待,为维护社会内在秩序而形成的义务,当为而不为,应负刑事责任.但由于在不同情况下,不作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联系的差异性,应分别以杀人罪或不救助罪处罚.  相似文献   

7.
于翠杰 《社区》2011,(7):41-42
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都是以帮助人为目的,但是其内在的价值理念却完全不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侧重于人的能力的提高,而慈善事业的价值理念侧重于“仁爱”和“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对社会工作某些价值观及其工作理念进行探讨,把社会工作的某些专业价值理念运用到慈善事业领域来,将会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于翠杰 《社区》2011,(5):41-42
做慈善不仅仅是"行善积德"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都是以帮助人为目的,但是其内在的价值理念却完全不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侧重于人的能力的提高,而慈善事业的价值理念侧重于"仁爱"和"奉献"。  相似文献   

9.
贪污罪与盗窃罪同属于我国刑法第二编第五章的侵犯财产罪。以二者侵犯财产数额大体一致,情节基本相同为前提,加以类比,可以明显地看出,立法上对贪污罪的惩处严于盗窃罪。但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关于贪污罪几个问题”(引自1985年7月31日《中国法制报》)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引自1984年《人民司法》第12期,以下简称《两院两个解答》)来看,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贪污罪似乎宽于盗窃罪。本着学习和探讨的态度,仅就贪污罪与盗窃罪的惩处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见死不救”的法理学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中华文明,悠久的道德传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中国法制的不断完善,依法治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单纯的道德诉求已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当纯粹的道德已不能达到其社会制衡作用时,就应该适时地将其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这也是解决“见死不救”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报刊上屡屡见到一种意见,主张赦免私营企业主的“原罪”,说什么“原罪不是犯罪”,不应追究。资本家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无形资产的商业信誉(商誉),是经营者商业名誉和信用的合称,是企业的生命.诋毁、贬低同业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是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侵权行为.必须依法确认商业诽谤行为的责任构成,认定商业诽谤行为的方式与手段,并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等法律责任.同时,在惩处商业诽谤行为过程中,要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商业诽谤与侵犯商标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打击惩处腐败科学化应树立"零容忍"反腐、科学制度反腐、民主反腐、科学办案的理念,论述了推进打击惩处腐败科学化的五大措施:抓改革、抓立法、抓合力、抓惩治、抓科技。  相似文献   

14.
<正>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了修改、补充,决定开展一场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这对于促进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从几个方面,略为论述。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是通过沟通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协作配合的。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成了人际关系中一门很深的学问。本文从沟通的定义入手,分析沟通的重要性,然后以与外国人沟通作为研究对象,从口音、环境、礼仪风俗以及个人因素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并就以上因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列出实用的沟通技巧,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中存在大量因家庭暴力严重损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事件,施暴者由于现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制裁,而不堪忍受长期家庭暴力愤而杀夫的妇女如何定罪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法院同罪不同判"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司法统一,也不利于平等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大对妇女暴力实施者的惩处力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18.
试论公务员受到惩处后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公务员法》立法构想的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进而促进政府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已成为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但囿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内部行政行为排除司法救济至今仍未有动摇的迹象。如何在加强公务员内部管理的同时,顺应法制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此领域做出的改变,为公务人员提供更为完备的救济途径,以切实保障其基本权益的实现,应成为此次《国家公务员法》寻求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任军 《小康生活》2005,(4):68-68
2月25日,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时建议,尽快对刑法有关条款作出修改,严惩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正常和平衡。  相似文献   

20.
宋才发 《南都学坛》2001,21(4):76-79
高度危险作业致害责任,是指因从事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时,依法应当承担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必须依法认定各种具体的致害行为,明确高度危险作业致害惩处的构成要件,依法给受害人予以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