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快长株潭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要确立指导思想与总体原则,将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整合资源与优势融合等相结合,有机融合三市优势;要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投融资体系建设、载体建设,要强化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要与国家创新体系相衔接,在更宏伟的框架中推进长株潭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与科技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杠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内生联系。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驱动器,加快构建长株潭一体经济快速增长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增强聚集效应、创造科技创新扩散机制是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打造以地方高校为承载平台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重庆理工大学针对如何强化地方高校在军民融合制度中的定位,如何有效整合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资源,如何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和进一步提高军民科技双向转化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重点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构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战略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是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发展的基本形式.目前很多地区和城市都在着手构建和培育本区域的创新体系,以期通过区域结构的调整和区域运行机制的变革加速本区域发展,提升本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株潭区域要一体化发展,无论是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现实需要,必须分析构建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现实基础,提出建构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探讨建构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路径,建立一个跨长株潭行政区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长株潭区域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现实基础,以实现长株潭区域社会快速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总体目标,构建了以竞合性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两翼("一体两翼")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并阐述了模型的运行机制,最后,给出了长株潭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效开展校企协同,对推动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深入开展大有裨益。在对加强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必要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指出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目前仍面临着校企融合深度不够、影响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高度,学生参与的动机不纯、影响协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质量等挑战;并从实施“双导师制”、平台共建、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校企协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推进举措,对发挥校企协同比较优势、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长久长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洋科技创新是涉及多专业、多系统、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在特定区域内海洋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上的分工特色与共同的技术基础,区域内海洋科技各创新主体间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创新。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区域海洋科技协同的组织机制、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认为建造良好海洋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发挥区域内海洋科技隐形知识的邻近性优势是协同组织序化的基础;外部动力的诱导驱动与内部动力激励约束是激活协同组织的活力的主要方法;有效的沟通,科学的支配与协调是确保区域海洋科技协同组织正常运行,产生整体功能效应,达到协同的目的与效果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构建区域自主创新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运用DEA规模报酬可变(VRS)的BCC模型,对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进行综合测评,从综合绩效、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将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与武汉东湖、中关村、苏南三个示范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的动态演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四个区域自主创新综合绩效、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008-2013年间区域自主创新绩效排序为:中关村居首位,苏南、武汉东湖随后,长株潭最低。长株潭区域的纯技术效率在四个示范区中位居第二,规模效率则排名最后。提高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绩效,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把握好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间的关系,立足促进原始创新设计产业发展策略;加强区域科技优势与产业进行积极对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努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政策是塑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重庆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推动重庆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科学技术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报告》分析框架,选取“十三五”时期重庆、浙江、天津、广东4省市共计170份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开展纵向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重庆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重心在要素及主体政策;问题为人才流动管理政策有待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设力度不够,区域创新政策与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协同度有待提升,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存在政策空白,专利促进政策建设不足等。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重庆实际,从整体规划与政策优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重庆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度水平的产物,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发展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于1997年正式开始规划建设,发展至今,三市在融合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相似导致区域内部竞争、行政区域划分弱化合作机制、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熵权法计算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株潭三市三次产业发展的有序度,并建立复合系统模型计算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株潭三市的产业协同度,再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协同度的影响因素。结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产业结构规划、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市场资源配置等建议,以不断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协同。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对差异、问题化、多样性、重复、褶子、组合、欲望等诸多概念的展拓对福柯产生的深刻影响。德勒兹对福柯思想的分析十分深刻,分析福柯思想中的德勒兹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福柯。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浊"是日语的一种特有的发音现象。从历时角度对"连浊"称呼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连浊实质上就是复合词中后部要素的词头无声辅音转变为有声辅音的语言现象,且除ハ行外,该辅音与有声辅音之间依据有无"声音"这一标志而形成"欠如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