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俊 《科学咨询》2005,(15):6-7
6月25日至26日,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国际能源资源形势和我国能源资源战略"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6月30日,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对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做出安排.此间,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也正式下发,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开始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底明确指出:“增强节约意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在深刻分析我国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国情,认真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节约型社会要以节约型经济为基础 这是一个大课题。我双手拥护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十分赞成曾培炎副总理的话:“中国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央企业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对中央企业来讲,既是争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表率、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对中央石油石化、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运输、建材等节能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探讨了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中央企业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亚平 《经营管理者》2009,(17):253-253
本文响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通过实践调查,对建设节约型学校后勤进行探索。首先充分认识节约型学校后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做到节约后勤需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能尽其耗",以及在学校树立节约的意识,抓好日常细节和办公室能源耗费的管理,依靠科技创新来有效地减少能源耗费,从而建设科学的节约型后勤。  相似文献   

6.
教育资源对于社会非常重要,做好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建立节约型校园是现代社会的需求。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整体趋势,建立节约型校园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节约精神融入到校园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主要途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和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国策,主张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今中国,冗员才是最大的浪费。试想若官员只有如今的半数,则各级政府大楼或可少盖一半,地皮、建材、人工、能源、日常维护费用等就一概节约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件大好事,但不应仅限于节约经济资源,理当标本兼治。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1941年11月,李鼎铭先生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提出“精兵简政”的议案,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认为提倡精兵主义,部队就不能发展。有人…  相似文献   

8.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意义。办公室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要战略部署,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活动,使办公室干部职工真正认清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机关,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了解我国资源点任务,又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内状况和供求矛盾的严峻形势,自觉增强忧患容。在创建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中,办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投入到创建节约型机公室既要为上级当好参谋助手、搞好服务,关的各项工作中来,做资源节约的表率。又要对下级机关提供指导帮助并督促其落二、要营造创建节约型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大力倡导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们对于节约型社会建设更加关注.在全国各地,企业各个部门都已经行动了起来,自觉地加入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行列之中.我国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资源严重不足.虽然我国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在环境、资源、能源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本文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共建节约型企业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节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增长方式、激励与约束机制、技术水平、就业压力、法律法规,节约意识等六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当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只有将这些矛盾化解掉,我们国家才能真正能够建立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节约型社会的内涵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内涵包括:1.节约型社会的“节约”,包括生产上的“集约”和消费上的“节省”两个方面的涵义。之所以有节约的必要,就在于资源是稀缺的,而人们的欲望和需求却是无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矛盾。因而,发展经济,必须是有效率和效益的经济,必须是建立在资源节约基础上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严士凡 《领导文萃》2006,(12):161-163
以前听到日本大企业在厕所水箱中加石块以减少水的使用量、使用旧文件纸的反面做便条之类的事情,总觉得那是个笑话。在对日本社会资源节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以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尽管与以前相比,我们现在对开展节约活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与日本节约型社会建设活动比起来,我们所做的还是很不够的。把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大约90%的资源依赖进口,这让日本社会养成了节约的良好习惯。在街上,行文萃领导驶的大多是低排放量的小车;在家里,人们也通常使用节能灯等低耗能产品。食品也鲜有浪费。一…  相似文献   

14.
创建高校节约型后勤,是指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建立以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的节约型的管理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范围主要包括:校园建设规划、土地使用、基本建设、水电等能源的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管理、师生生活后勤保障等。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能源的使用大户,创建节能减排的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前提。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所以开展节约型高校建设是创建节约型社会应有的义务和必然要求,作为高校的工作者,应该意识到节能减排的时代意义,积极的创建节能减排型高校,提高能源和人才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林政 《管理科学文摘》2012,(27):120-12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树立节约观念是建设节约型社会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牢固树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必须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水电是高校生存和发展基础,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主要内容。加强高校水电节能管理,不仅能节约能耗,降低学校办学成本,而且能引导师生养成勤俭节约消费习惯,带动全社会节约意识形成,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文章概括了目前高校在水电管理方面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及现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问题措施,为当前高校从事后勤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前听到日本大企业在厕所水箱中加石块以减少水的使用量、使用旧文件纸的反面做便条之类的事情,总觉得那是个笑话。在对日本社会资源节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以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尽管与以前相比,我们现在对开展节约活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与日本节约型社会建设活动比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十分重视资源节约工作.2004年9月,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lO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6年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党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做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这样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普遍遭 遇了能源危机,其情其景至今 仍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如今,伴随着经 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也开始面临能源 紧缺的困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 相对不足,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社 会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和资源人均 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所以, “节约”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构建 “节约型社会”已是刻不容缓。20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