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是现代人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通过对石河子市区基督教会的信仰和仪式的调研,发现当前兵团城市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已通过仪式得到显著强化。 相似文献
5.
6.
印度被认为是世界上语言最多样化和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语言族裔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印度多民族国家治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印度多民族国家治理过程中,印度政府秉承“承认”“包容”和“团结凝聚”等理念,通过推行宪法框架下的“第八附则”“语言建邦”“三语政策”等一系列构筑国家认同的策略选择,最终将语言多样性化解为印度国家认同的力量和土壤,实现了“两种认同”的和谐共生。印度构建国家认同的独特范式,将其内部貌似“松散”的语言文化多样性,凝聚成为一种“互嵌式”的团结,客观上造就了“印度式团结”。正是这一独特范式,成就了印度“崩而不溃”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追溯巴尔虎人的演进历程,呈现研究主体的民族特色;搭建认同学术平台,铺展认同比较研究;进行学理归纳,凸显国家建构等三方面,评价了张宝成的论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跨国民族视阈下的巴尔虎蒙古人身份选择》。 相似文献
8.
“蔡孜德裕(khre tse sde bzhi四寨子)”是热贡藏区的一个边缘群体,被当地藏人称之为“铎日铎(dor do)”或“霍日(hor)”.“蔡孜德裕”人除讲藏语外,对内还讲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中三个村庄讲的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桑格雄(吾屯)讲的是一种汉藏混合的语言,操双语者.民族识别时把来源不一、语言相异的“蔡孜德裕(四个寨子)”统一认定为“土族”.问题也随着而来,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身份诉求与历史、文化重构现象.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系统、全面梳理“蔡孜德裕”的民族识别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访谈,对其身份的选择与认同过程作一纵向描述与分析,为汉藏边界族群认同研究提供一个田野个案.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从汉语世界的"英国"名称出发,围绕"大不列颠"的认同演变,讨论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问题,旨在为"中华民族"的跨族群认同提供可资参照的案例和国际语境,并从现实和学理上使相关的研讨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13.
选择一些重要的食物与烹饪作为一种“自我的隐喻”,来思考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而构建自我的身份认同和与他者区隔的表征,这是一种穿越时间的象征实践和价值塑造过程。美籍日裔学者大贯惠美子的《作为自我的稻米》一书以一种历史化的象征人类学分析路径呈现了稻米在日本人自我认同意义体系中的象征支配性地位,其研究对于族群声望符号塑造的讨论和族群分化理论的深化而言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以天水市麦积区吴家村为个案,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甘肃东部农村基督徒的宗教性、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关系,结果发现:(1)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经济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经济价值观是分离的;(2)宗教性对基督徒的社会价值观有调节作用,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的社会价值观是分离的;(3)高宗教性教徒和低宗教性教徒道德价值观是趋于一致的;(4)高宗教性教徒积极认同自己的身份;(5)低宗教性教徒消极认同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16.
居住于海外的华人是典型的“异置者”( displaced people ),对于他们而言,维系其价值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伦敦中国城的田野调查、日常生活的案例分析发现,居住在伦敦的华人仍然以一种中国的方式生活,并显现出很强的身份认同特点;其背后的隐性力量---中国的文化遗产成为其身份认同的主要内容,而文化记忆则是保留并延续中国文化遗产和身份认同的主要方式。同时,这一过程也在不断更新中传承于后代。 相似文献
17.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中女性的身份认同思考——以广西大新县A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村是位于中国广西边境地区大新县的一个村庄。该村村民主要是壮族,和越南邻村边民属于同一个民族。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中越关系改善以来,该村与越南邻村边民之间的跨国婚姻越来越多。但是,这类逐渐普遍的跨国婚姻,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有正常的婚姻登记,导致这些越南妇女难以取得中国户籍、国籍,从而产生了国家、群体、自我身份认同三重危机。作为中国家庭的重要成员,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后果。走进这些越南妇女的内心世界,可以感受到她们在社会身份认同方面的无可奈何。加强对这种跨国婚姻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羌族自古就有着通过"上山"而逃避国家控制的传统,然而时至今日,广大羌族民众已经开始主动选择"下山"融入到国家文明体系当中。针对这种现象,文章分析指出,"羌族下山"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层的动力来源,即在特定身份认同模式支撑下所做出的某种生存策略选择;与此同时,"下山"之后的羌族社会文化正在新的生存状态中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自我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旅游发展与少数民族职业女性的身份认同——以云南昆明、丽江高尔夫女球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奕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7-130
研究通过设计量表对75名云南昆明、丽江高尔夫女球童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进行了测量,表明旅游业中民族职业女性具有高度积极的民族认同和职业认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和工作环境的支持有利于提升职业女性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对民族身份高度认同和工作环境的支持进一步提升职业认同感,并为民族职业女性带来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围绕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已经形成了多重文本构成的语义丰富的话语场。对1986年詹相持执导的《成吉思汗》与1997年塞夫、麦丽丝执导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两个电影文本的对比研究表明,两部影片在影像风格、叙事选择、细节塑造等方面的不同,显示出作为创作主体的导演在构造过去时游走于史实与想象中的姿态,叙事策略的背后展现出的其实是创作者族群、文化身份的差畀以及自我定位等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说,这样的文本对比分析既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有启示意义,也是文化人类学之于历史、想象、身份研究的重要范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