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宜试图写她.但只要一提笔,我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阿春。你为什么会经历如此多波折坎坷呢?何处是你真正的归途?十多年前,在我们那个远离县城的偏僻大厂里,阿春是我众多女友中的一位。那时我们关系般。阿春长相平平,那风风火火、敢言能辩、嫉恶如仇、讲义气、好玩善饮的性格及活法,让我不敢交往过密.我一直把她当"假小子"看待。后来,我们相继调离了那个厂。阿春后来的遭遇,却使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此开始愈发牵挂她了。一阿春调入县城白云酒厂时没费什么周折,用她的话讲是走运的时候到了,人不能总背时吧。的确如此,阿春…  相似文献   

2.
一部《北京人在纽约》,使几年不曾在银屏上露面的王姬顿时“火”了起来。在11月于广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王姬又成了记者们追踪的目标。人们纷纷走近她,去领略台下“阿春”的风采。王姬长发披肩,穿了件白色网状外罩,刚刚化完妆,粉面含着.她一面整理房间里的东西,一面热情地请我们落座,那一尝一笑中透出一副老成练达。饰演“阿春”的感受王姬很健谈,她很高兴与记者交流。她说,《北》剧中阿春这一角色的成功,应该归于剧本中的人物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这个形象吸引了我,因为我比较喜欢成熟的女性,而阿春是成熟女…  相似文献   

3.
两幅毛泽东照片的产生 这是一次让同行们羡慕不已的“组织”行为。多年来,几乎所有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会报以会心的微笑。听到这个故事的同事,也会对摄影记者的行为赞赏有加,来自摄影记者供职机构的官方评价也很高。  相似文献   

4.
我和小曲的相识是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在放假停工的百无聊赖中突然收到了同事转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邮件是一位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支教的志愿者所写,他把学校里家庭贫困的孩子列了一张清单,号召大家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当时我的同事指着一个女孩子的照片对我说,她长得像你,  相似文献   

5.
《女性天地》2011,(2):64-64
我是湖南一家制衣公司的女工。公司为树立形象、培养员工热爱公司的意识并激发工作热情,于半个月前印刷、发行了一种彩色宣传单,所有员工人手一份。我收到后,发现封面是我在公司门口的照片。该照片是我在一次上班前,即兴让一位同事拍摄的。由于公司使用前并未征得我同意,我便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6.
亭子 《公共关系》2001,(6):71-71
总是清楚地记得在《北京人在纽约》里阿春的那一袭红色大披肩,那火一样的颜色,带着阿春这个火一般的精灵,走入了观众的内心深处。披肩的妙处在于如果你觉得冷时,可以将它披在肩上。披肩又是一件很好的装饰物,它可以衬托你的脸部玉容姣艳;也可以使腰部显得窈窕多姿,可以说,披肩能够充分显示女性的一种风姿和韵味,那种飘飘洒洒,顾盼生辉的气质最适于用披肩来表现。进入新世纪,中装旗袍已经闪亮登场了,再来一件白色的羊毛披肩或丝绸披肩,搭配起来一定会有不同凡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同事黄小姐在自己的博客上配发了一张照片,是身体局部特写,引起很多人注意。特别是一些男博友还想向我开后门要她的电话号码,我大惊,点进去一看,笑,其实是很干净、写意的图片,仅是露一小截双腿交叉的风光,我把它叫做腿沟。  相似文献   

8.
杨梅 《职业》2009,(7):50-50
情景1:被围观的博客狂野照 参加了狂野的化装舞会,开心亢奋之余,把派对上的一些露骨照片发到你的space上,供朋友们欣赏。本来是件挺开心的事情,不过,要是你吃完午饭回办公室的时候,看见你的同事们围成一圈,在电脑屏幕前围观你浓妆艳抹、双眼迷离的样子,你,还能开心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家的柜子上,摆放着一张历经岁月的珍贵照片,那是我们和总理的合影0我把照片放大了,每每看到它总能给我一股暖意。  相似文献   

10.
孙犁在物质生活方面,自奉甚简,在日常的待客之道上,也是享有“吝啬”之誉。平时,朋友、同事去家里拜访,他一般没有留人用饭的习惯,以至于大家觉得,谁要是能在孙府吃上一顿饭,那简直就是一种无上荣光的“待遇”。丁玲是孙犁学生时代的青春偶像,她是革命者,又是女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如同耀眼的明星一样,备受文学青年的崇拜。孙犁读过丁玲的作品,还收藏过杂志上丁玲的照片,一直保存了多年。两人在延安时相识,丁玲对孙犁的作品也很欣赏。20世纪50年代中期,孙犁大病以后,虽然当时丁玲自身处境也很不好,但仍关心着孙犁,并派人赴天津探视慰问,还介绍来了医生。可以说,他们的交情匪浅。  相似文献   

11.
杨梅 《职业》2009,(19)
情景1:被围观的博客狂野照 参加了狂野的化装舞会,开心亢奋之余,把派对上的一些露骨照片发到你的space上,供朋友们欣赏.本来是件挺开心的事情,不过,要是你吃完午饭回办公室的时候,看见你的同事们围成一圈,在电脑屏幕前围观你浓妆艳抹、双眼迷离的样子,你,还能开心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12.
步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有一幅巨大的历史照片,照片上一队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巨龙般地行进在白雪茫茫的鸭绿江上。这幅照片就是志愿军某部摄影记者黎民同志拍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第一期《阿拉伯世界》,曾在其封二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两位学者坐在一起,十分亲密地手拉着手,笑容可掬。其中一位是该刊物的主编朱威烈教授,另一位是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博士。虽然加利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大放异彩,并且至今仍活跃在这个舞台上,但无论哪一  相似文献   

14.
言论     
《金色年华》2009,(3):M0002-M0002
不要在同事面前说别的同事,因为你们都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不要在上司面前诋毁同事,因为上司远比你聪明;不要在同事面前表达对上司的不满,因为这是他表现忠诚的最好机会;不要在更高的上司面前埋怨顶头上司,因为他们合作的利益远大过你。——职场资深人士  相似文献   

15.
《中外书摘》2011,(3):58-58
作家叶永烈在完成《走近钱学森》后,听取了多方意见,专赴北京、杭州等地补充采访了钱老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同事、学生等三十多人,获得了珍贵的独家资料,形成了65万字,照片三百多幅,内容更加丰富、扎实、生动的新书《钱学森》。  相似文献   

16.
婵娟 《当代老年》2008,(5):37-37
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老总的办公室既不大气也不古朴,墙面上悬挂的并非是价格不菲的古玩字画,而是一幅幅看上去饱含岁月沧桑的放大了的旧照片。照片的主角是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子,看得出来,老总长得和她很有几分相似。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艺术家张大力发现一些重要的历史照片,由于种种原因,被人为地修改过了。原来照片上有的人,突然会变成没有了。他这几年来埋首搜集这些照片,现一共130多组历史照片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窥见部分历史原形的机会。本刊特约记者翁小筑采访了张大力先生。承他谈到有关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前年的一天,偶然走到父亲工作过的那所学校门口,禁不住往里面看了看。忽然,一个老教师在我面前站住了,端详了我好半天,问:“你是不是关老师的儿子呀?”我说是。“你和你父亲长得一模一样。你在部队时,你父亲常拿你的照片给大家看,你真是一点都没变!”和她分别之后,我一边走,一边想象着父亲拿我的照片给同事们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在“朋友圈”看见一张大学室友跑马拉松的照片,他身材很好,没有一点赘肉。我拿给同事看,她们都花痴得直咽口水,殊不知他在大学时是个臃肿的人。 大四的春天,我每周去操场跑两次步。每次想拉着室友同去,他都不肯。有天我俩打赌,他输了,就陪我到操场跑两圈。在操场,有个跑步的姑娘从他身边经过,我看见他眼里绽出了一点光。他什么也没说,不过,我什么都明白。  相似文献   

20.
戴安娜王妃性感照片的故事戴安娜王妃的这些照片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和严重诽谤,并在王室家族内部制造了一次骚乱。这些效果强烈的照片是被一部隐藏的照相机拍摄的。健身房里的戴安娜身着全套性感服装,出现在英国发行量高达270万份的《星期天明镜》上。它们立即引发了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