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激发了对公司治理模型优劣和未来取向的国际辩论.本文对这一国际辩论的基本学说和观点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公司治理法律的改革必须面对其自身的公司治理问题;在引入一种公司治理制度时必须非常审慎,法律移植只有在功能上与现有的公司治理模型和法律传统相一致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由一个机构对金融业进行全面监管的一体化监管模式近几年获得了很大发展。一体化模式反映了金融混业与金融全球化要求,但也存在着难于找到反映各种金融中介特点的监管方法,产生监管排挤效应及官僚主义,更易导致监管俘获等问题,同时,由于路径依赖,存在多样性的趋同更可能使未来金融监管模式演变方向。一方面,将会有更多的国家采用一体化监管模式,在监管模式的整体性安排上显示出趋同;另一方面,基于各国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的差异,其变迁程度、组织结构等存在多样性。对我国的启示在于,一体化模式应是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方向,但目前尚不必急于进行一体化监管变革。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政党趋同是政治发展中一系列历史与现实问题复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其在学理上也有合乎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一面,但相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而言,它还是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既不利于各政党自身功能的充分实现,也不利于政党制度核心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解决政党趋同及相关问题.应该切实秉承"十六字方针"及"和而不同"的理念,努力加强各政党的民主建设,充分发扬党际民主,使中国政党政治同蓬勃发展的人民民主相契合,并且能够积极引领或推动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各国都进行了公司治理制度的改革。作为组织的公司是嵌入在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的活动也会影响社会。日本公司治理的改革和国内的社会动态有关联性,此外,它与国际化潮流也有关联性。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接近可能是国际化潮流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当把公司治理制度的改革置于国际化潮流的大背景中。  相似文献   

5.
李博 《日本学刊》2012,(2):112-127,159,160
公司治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日本传统的公司治理制度,曾经对日本企业模仿渐进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提供了支持。但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对公司治理制度提出了改革要求。伴随日本企业的融资市场化、治理结构多元化和雇佣形式多样化等改革的逐步深入,融合组织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新型公司治理增强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动力,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在继续发挥渐进式创新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实现了向自主、突破创新方向的演进。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结构不同模式背后是逻辑统一的,是由某一特定具体公司治理系统的要素———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竞争协同谈判的结果,它受市场环境影响,随着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而动态演进。模式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呈现多样性,因此立法及实践中应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多元化提供必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日本特有的制度环境、文化传统与不同历史阶段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共同决定了日本私营企业的治理模式.通过对日本私营企业治理动态演进过程中制度变迁、权力结构调整与企业治理模式选择内在关系的分析,探究日本私营企业治理动态演进的机制,并结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企业治理转型中职能定位、资源能力与治理环境的匹配.  相似文献   

8.
李彬 《日本研究》2010,(1):67-70
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一直被世界各国视为公司治理"典范"的日本公司治理模式陷入了治理的"真空".进入21世纪,日本掀起了一场全面、深刻的公司治理改革运动.本文从日本国际制度环境变迁视角探究日本公司治理改革根源,认为国际制度环境发生了由稳定、封闭到变化、开放的变迁过程,日本公司治理改革运动是顺应国际制度环境变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描述日本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的生成及演进,特别是2002年日本商法修订后公司内部监督模式出现可选择性治理结构的现实的基础上,着重探悉了其背后变革的动因,并依据日本监事协会的调查数据,对变革后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结论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仇晓光 《社科纵横》2009,24(3):41-42,47
近年来,公司治理这一炙热的话题无论是在国内,抑或在国外,都引起了法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得平坦,更使得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得以融汇,其结果是,世界各国公司处于同一资本市场内的平台上而竞争、发展。在这一经济环境下,各国公司治理制度表现出了趋同化发展的特点。在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公司若要在世界的资本市场内与外国公司竞争,就必须从各方面完善并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因此,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应着眼于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方向,同时立足本土特点,依靠本土资源,适时适度地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求是学刊》2018,(5):54-64
近十几年里,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项目作为一项新兴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关于高铁建设与运营对区域经济趋同的影响尚缺乏经验证据。文章利用2000—2014年地级市数据分析了高铁建设与运营对经济增长及其经济趋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建设与运营对经济增长及其经济趋同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国内高铁运营更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规模的扩大,但在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和集聚人力资本方面弱于高铁建设。当然,这点在区域层面也有所差异。基于此,本文将为各地区进一步借助高铁项目拓宽区域发展空间,兼顾效率和公平,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and the ways in which, it might be justified in talking of a movement towards convergence of social policy within Europe. It reviews definitions and typologies of the welfare state as a prelude to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types and possibilities of social policy integration, which itself leads into consideration of supranational EU developments. The empirical data presented in respect of “soci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s (and taxation regimes) in general and of “active” and “passive” labour market expenditures in particular, lend support to the notion not merely that the welfare state is not yet over in Europe, but that forms of social policy convergence are in evidence already.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还是相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术语之前 ,必须约定它们的基本涵义 ,否则就不能在现代概念的各种不同意见分歧中确定研究方向。众所周知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中 ,这两个术语被用来表示“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历史系列中彼此相互连接的两种社会经济结构 ,并且 ,共产主义制度的第一阶段叫做社会主义 ,它还带有资本主义制度的胎记。社会发展的进化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化是由低级向高级分阶段地逐步前进的 ,该理论的拥护者正是在上述术语的这个最初涵义中运用这些术语的。有…  相似文献   

14.
Human activities impact o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needs policy actions. We provide a new multivariate model which helps to assess how to shape and quantify appropriate policy responses taking into account equ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 model analyzes the joint dynamic growth rate of three relevant component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ropland factor; water resources usage; CO2 emissions, estimating their joint rate of convergence, explicitly including conditioning variables, in the period 1971–2018. This model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onvergence across countries, that might help policy makers to tak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success of achieving the target. Results show that countries with lowest level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mponents are growing faster than those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se components. In addition, a higher particip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penness of the economy) and a higher investment share is beneficial to accelerate the countries’ dynamics toward a converging path characterized by a mor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footprint.  相似文献   

15.
In the last decades disability has emerged as a key area for European social policy. So far there have been few indications of a general trend towards greater similarity in the disability policies of member stat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ttempts to promote common approaches and patterns of effort between member states are more likely to succeed in “vacant” sub‐areas of disability policy than in more “crowded” ones. Existing redistributive provisions within income maintenance, employment and independent living are examples of crowded sub‐areas. By contrast, the emerging anti‐discrimination legisl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market regulation recently introduced by the EU may point towards more vacant policy areas within member states.  相似文献   

16.
伍小劼 《南亚研究》2010,(2):112-122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其中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药师信仰的源头,也是现存药师经的最早形态。隋唐时期,药师经又先后三译,说明此经在中国诞生后曾传入印度,经过印度文化的改造,再传回中国。这是佛教发展中文化汇流现象的一个具体案例。  相似文献   

17.
18.
Analysis of pension schem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ir reform have been one of the main items on the agenda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idea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various organizationsinvolved in pension policy sometimes vary considerably.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ideas on pension policy held by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Association, the World Bank,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lthough, initially, the discussion of pension reform was characterized by fierce debate with a marked ideological bent, all the participants are now aiming at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in particular,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member States and recipient countries. The previous, dogmatic approach has given way to a predominantly pragmatic position.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集聚与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中心形成过程是经济金融长期发展的过程,受到包括地理区位、金融集聚和制度创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理区位因素在金融中心形成中仍然具有实际意义,不过它只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一个外生变量.依托一国(区域)强大的实体经济发展,基于强劲的金融资本需求,才能形成相应规模的金融集聚,这是经济运行中自身所蕴含的经济机理,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从而金融集聚因素就是决定金融中心能否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内生变量.制度因素在现代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集聚与制度视角研究,为准确认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更好地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何江霞 《创新》2007,1(6):97-100
在多元文化交汇的今天,伴随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激荡,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着淡化的倾向。如何在高校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难题。通过探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探索在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