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共十七大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包含着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与宗教关系的基本原理一脉相承.改革开放30年,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经历了邓小平理论的宗教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教理论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宗教理论的新发展三个阶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成熟的理论.它在理论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和宗教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上提出了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构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体系,是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研究社会主义理论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指出了我国正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上,认为这个阶段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这些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既是我们党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也对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深化了对三个重要规律的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变迁——以江、浙两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端于苏南和浙东南的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在民营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区域制度变迁和产业群落的成长,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无论是在"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初中期发展阶段,还是在"专业市场与产业协作"的快速发展阶段,是在"企业对市场的正替代"的提高发展阶段,还是在今天中国"民营化机制普遍推开"的全面创新发展阶段,都处处体现了这一积极的动态发展特征.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制度变迁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创新中向前演进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聚焦于人类社会为何和何以能够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和未来理想社会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作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体现为一个"后市场"的社会发展阶段。邓小平秉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本真精神和价值关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提出和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乃是探讨和理解中国道路问题实质的必然路径和现实参照。"中国道路"问题实质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应冠名一个所谓的"中国模式",而在于如何把对中国道路问题的探讨与中国当前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切中和把握本真的中国问题,切实有效地展开"中国道路"问题实质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分期及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这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有机整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此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逻辑应答全球性问题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命题,对指导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深刻的理论价值、独特性价值和普遍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观是元社会主义理论,它主要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观是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实现形式.中国模式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观的演进而生成和发展.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演进历经反复和曲折,其成功与挫折都成为转化为积极的理论财富.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社会主义观,并推动中国模式的初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和深化了新社会主义观及中国模式;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把新社会主义观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正推动中国模式的再升华.  相似文献   

10.
试论第五代市场社会主义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市场社会主义已经发展到第五个阶段.以约翰·罗默为代表的第五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各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替代市场资本主义的可行的社会主义之路,本文分析其基本理论模式,以期为我国当前经济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且使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具有同一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市场经济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也无一例外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产生这种认识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前期,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还处于完全自发式发展的阶段,两极分化成为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必然结果。因此,以消灭两极分化为重要目标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坚决排斥市场经济。随着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人类社会实现了对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一定程度的总体性支配和控制,市场经济逐渐向自觉式发展阶段转化,市场经济也就具备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市场原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历史的逻辑的联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历史辩证法,具体分析市场原则的矛盾趋向及其价值理念,在引导、升扬的基础上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运用市场经济方法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其核心是要转变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片面强调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的观念,既立足市场在优化师资配置方面已经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一现实,又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把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个体成才与加快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它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具有极其广泛的世界意义;尤其是它的形成过程和内容对我们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现了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市场社会主义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没有成功地建成一种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形式,引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评价, 特别是对市场的重新评价。通过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反思, 探讨了市场与计划的关系, 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作用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同属于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流派,二者既存在理论共识,也有着理论分歧。将二者进行比较既可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可以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可贵品质。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以及它在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正面的借鉴意义;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的脱离实践、背离人民群众和唯我独尊等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有反面的警示作用。借鉴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的体系性和实践性,以及在对公有制的坚持上超越了市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价值体现,它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构成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理论前提;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个人主义的价值诉求和生长基础,为个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从本质看,个人主义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集体主义取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能以个人主义代替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社会形态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与秘密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五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党60年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把改革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动力的论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最后,通过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极化及全球生态危机的国际环境及国情基本不变和快速发展的国内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之间是相得益彰的。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不排斥道德信仰 ,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不拒绝共产主义信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更强调团队精神 (集体合作精神 ) ;市场经济不是“享乐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因此 ,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 ,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得到极大地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