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审美源自人类主体的诗性思维与自然对象的物性特征相融交织,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美学体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为自然审美理论构建提供了知识论基础,其动态发展也使自然审美理论呈现出不同面貌。自人类产生之时,自然便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本真的依存关系为自然审美提供了合法性的理论依据,但原初性所带来的被动性与脆弱性也使这种依存关系难以推动自然审美持续深入发展。此后,人与自然逐步构建了二元模式主导的认识关系与工具理性支配的实践关系,自然成为了相对于人类主体的陌生“他者”,这也推动了自然审美对象模式与人化视角的形成。随着生态世界观的逐步建立,人类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然的本源性与自身的有限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生态重构,也为自然审美的当代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在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这种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哲学意蕴在于:要解决和克服自然异化问题不能从自然界中找原因,而应从人类社会找出路;突破了人与自然之间要么是征服、要么是服从的思维倾向,确立了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促成的认识基点.  相似文献   

3.
刘华军 《兰州学刊》2005,42(5):84-85
生态美学的研究涉及到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多重审美关系,旨在实现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生存状态.庄子基于"道"的整体美特点,主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审美的,追求人与自然自由统一的审美生存状态.这一思想具有极高的生态美学价值,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社会主义”认为自然是自在的、原生态的荒野,它把人看作是动物般的自然人、抽象人,主张人“奔向自然的怀抱”去实现人与自然“直接的超历史”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是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人类学的自然,人是现实的、社会的人,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撇开自然的社会性,无视人与动物的区别,力图通过“奔向自然的怀抱”去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过原始的天人合一的生活,根本无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批判的相关论述,既有利于全面深化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又有助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承认“自然的权力”是“自然中心主义”的理论前提。作为在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激化的情形下对人类行为和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 ,“自然中心主义”警示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无疑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但是 ,它得出保护自然结论的前提——设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 ,承认“自然的权力”,承认自然是与人同样的“权力主体”——是错误的。“自然权力论”的根本缺陷在于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离开社会联系这一中介孤立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不到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 ,把人看成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 ,从而抹杀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古以来哲学的永恒课题。它们之问的关系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既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又存在着一定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向着更深层次拓展。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必须理性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普遍树立“自然万物共同进化”的观点,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关系的走向决定着未来人类是否能够走出生态困境。从系统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进行分析后得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系统整体性、双向互动性、动态平衡性及演化性等特征。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启示在于: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态美首先应该包含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一部分是符合传统审美要求的有形之美,但更多时候它以不符合传统审美要求的无形之美出现,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美。除此之外,生态美还应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至人之美,如人的个体价值的回归与生态社会关系之美。作为实现生态美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美育同样与此相呼应,其价值指向在于:激发人类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和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完成传统美学的价值转向。因而,实施生态美教育,体验生态美对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价值,是最终让自然回归绿色和美丽的重要路径之一。生态美育的推进需要多方因素的支持,其中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是实现生态美育的两个关键环节。借由生态美育涵盖面广及其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等特征,可以挖掘出一些具有特色的教育方式,以推进生态美教育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性界定是其生态思想的鲜明特征。通过人向自然、自然向人历史生成的探究,彰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同共生性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态进化视野。马克思立足于人类发展的历史维度,准确把握劳动本质和辩证法的深刻内涵,坚持从现实出发的实践生成论路向,阐释了“两个完成”和“两个和解”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全面发展趋向的多维视角。挖掘其深刻生态思想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人”,本质上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自然性、意识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主体。“人的现实”,在当代社会,人类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危机。确立一种新的人类———自然系统发展价值观已成必然。它是一种既能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又能体现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面对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与困境,现代生态学应运而起。它已远远超出海克尔1866年提出这一概念时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的涵义,不仅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而成为一套完整的观念系统,包容生命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地球、精神与物质的世界观。以这一世界观为基础形成的生态学时代更注重关系、交往、精神在世界中的整合和升华作用。人不仅是物质性、经济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存在,也是情感性、宗教性、艺术性和精神性的存在。精神在现象上的超越将取代精神在物欲中之沉沦。精神的进化将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文艺在生态学时代将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它是沟通人类的精神通道。艺术融入生活,人与自然的对立得到缓解,地球上的生态将更美、更有生气。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持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认为自然可以还原为一组相互分离和独立的要素或者粒子,自然就是由这些要素之间的机械作用所构成的,其结果是“世界的祛魅”(马克斯·韦伯语)。后现代的生态学思想则视自然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自然既不是一个有待人类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原,而是一座有待人类照料、关心和爱护的花园,其结果则是“世界的复魅”。在这一生态学视域之下,审美领域遂出现意义重大的转向:自然的审美特性不仅在于其形式特征以及对于人类本质力量的映现,更在于其自身作为不断进化的有机体所蕴涵的生命活力,由此出发,近代美学把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的信条将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与此相应,审美活动也不再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感性认识活动,而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平等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3.
苏轼对艺术价值的看法,与其人生哲学相联系,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苏轼对审美享受的看法,一是强调“适意”,即在审美欣赏中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在审美创造中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艺术表现的自由结合;二是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其核心是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享受中的能动作用。苏轼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的统一,其所概括的统一形态主要有“常形之美”、“形神之美”、“常理之美”三种。苏轼强调“意”与自然的统一,并探讨了统一的过程,提出了“性与画会”及“境与意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和现象所显现的美。自然美的根源是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准自由使得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区分为直接实现的和未来必达的审美关系,从而生成了自然美的柔美和刚美的不同形态。人类的实践自由的不断扩展使得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不断转化,人类的自然审美逐步形成了“回归自然”的趋向,这种趋向更加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自然美就成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标志和尺度。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类自身,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人类自身。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对于人来说,既是客体,也是主体;既有工具性价值,又有目的性价值;人类对待自然,既要合理利用,更要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彭修银  张子程 《江汉论坛》2008,20(5):96-100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提出与建构是要站在"全球性视野"高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既不偏执于"心"与"物"的二元对峙,也不将主客体关系绝对化,而是立足于人类普遍的整体利益,把人类的命运与整个大自然命运紧密相连,高度关注自然本源和生命存在,用有机整体观和诗性思维看待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并将人类文化、艺术、审美也纳入整个生命动态系统范围,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纳入人类审美范畴,实现对传统本体论美学的超越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更好地表达马克思主义美学人文关怀的理想品格.  相似文献   

17.
周小红 《阴山学刊》2006,19(2):15-19
从文化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着重从人与自然在现实中的审美建构以及自然美在艺术中的审美表达这一层面,来考察自然美欣赏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感应、同构之使然;二是人类社会矛盾心理之产物;三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深层心理冲动之呈现。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思潮。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原因,提出了在平等生命互动的基础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整体性与协同进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艳芬 《理论界》2005,23(1):18-19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明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实践中摒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树立科学发展实践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透视——兼论生态伦理学的存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人类活动的具体样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划分为实践、认识和审美三个层面。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层面在不同时代的变动及其关系的考察 ,指出 :今天环境危机的发生就在于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面的失调。从道德领域出发 ,要解决危机 ,就需要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层面之中增加一种道德维度 ,从而使三个层面保持协调统一。这也正是作为新兴学科的生态伦理学存在的意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