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末清初,回族社会中一个重要的事情是释族和释教活动,即解释回族和解释伊斯兰教.在此过程中,伊斯兰教中国化加深,产生了王岱舆、马注、刘智这样学通四教的穆斯林学者.他们创造性地解释了伊斯兰教和回族.其中解释回辉便是一个重要方面.回辉这一概念见于不少碑铭、著述之中.本文将对回辉一词的历史意涵和文化表征作一梳理,以彰显回族文化创造的具体过程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的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人类学表征问题.1941年费子智(C.P.Fitzgerald)的<五华楼>(The Tower of Five Glories)出版以后,白(民家)在人类学著作中有了不同的描述.在英国研究人员费子智的笔下,民家为部落民;几年之后,许琅光(Francis L.K.Hsu)在1948年出版的<祖荫之下>(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一书中将其描绘成典型的汉人.1956年,白族被正式识别为一少数民族,并以大理为中心成立了自治州.但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又一次对白族认同问题展开了辩论.一些学者认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白族正经历着一场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白族认同与国家的民族优惠政策相关联.本文尝试对研究者们怎样表述白族认同的方式进行了探讨,着重于分析他们使用何种标准作为认同的标记,以及这些标记又是怎样影响到大理人自我表述的途径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拉尔夫·艾里森的鸿篇巨制《看不见的人》的作品分析,指出为了突出现代人对自我的寻求与发现这一主题,作者从种族关系、黑人的生活与历史分析入手.提出了主人公寻求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正是他的梦想破灭的过程,最终,主人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可见性.这是他走向完整人格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分析小说《看不见的人》中布莱索的自我异化,从而揭示了在白人统治的美国,黑人在追求自我价值和自由中,他们的人性与个性遭到摧残和扭曲。  相似文献   

5.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被誉为美国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本文旨在从成长的角度,以后现代哲学家拉康的主体理论探讨该作品的自我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6.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文章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指出《看不见的人》凸显了存在主义文学特质,从两部分——小说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和自我追寻对《看不见的人》进行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出发,分析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主人公模糊的性别意识及这种性别意识反映出来的作家对父权话语的矛盾态度,解读模糊的叙述声音产生的缘由,而这些都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下女性主义自我赋权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自传作品《如果种子不死》是安德烈·纪德力图进行自我形象建构的一次文本尝试。作为20世纪最为复杂的几位法语作家之一,纪德一生伴随着极大的关注与质疑。苦于心灵无人知晓,便将自己的多重个性写进自传,勾勒出成长历程,分析个人复杂思想的成因,试图建构一个大胆反叛宗教伦理道德的同性恋作家形象。然而,这一形象又存在自我矛盾性,文本又表现出深层的自我解构性。  相似文献   

9.
自我评价活动和自我意识的自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评价就是主体对自身的评价活动,可分为个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和群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自我肯定以“我是什么”为前提,以“我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为基础。自我意识既有“个体”形态,也有“群体”形态。与自我认知相比较,自我评价对于自我意识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意义更大。自我评价是“自由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巴赫金的表述诗学以巴赫金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基础,经历了提出、发展、实践、完善、拓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述与符号、话语、言语行为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显示了表述与巴赫金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表述的内部所要建构的是由完整表述构成的表述整体。表述的外部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在完整表述基础上形成,通过读者、听者、第三参与者的解读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拉尔夫&#183;艾里森的小说《无形人》充满着狂欢精神。包括小丑,疯子和骗子在内的众多非常态人物构成了狂欢精神的具体实施者和体现者,他们构成狂欢仪式中的狂欢大众。具有多面性的骗子在小说中以假面人物的身份出现。小丑与狂欢加冕和脱冕两种仪式紧密相连,此处的疯子实质上往往是最清醒的人。这群狂欢大众帮助揭示小说主题意义,揭示生活的真谛,他们更多的是周围现实的试金石,是他们混入和接触的那些组织和阶层的一块试金石。  相似文献   

12.
“Skaz”是一个源于俄语skazat的术语,意为“神侃”,“Teenage Skaz”可译为“少年侃”。它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儿童叙事手法,以口语化的语言来叙述故事。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的主人翁。文章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历.芬恩历险记》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为例,主要从第一人称叙事、句法结构、语言特征、艺术效果四个方面来分析“少年侃”的叙事特征,从而凸现“少年侃”叙事手法对美国小说的创作手法的革命性影响以及它对美国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女性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共生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同时发生的黑人解放运动,给成名于那个年代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作品充斥着个性化的非裔美国女性的声音。从女性叙事中的想象女性、讲述女性和自我叙事三个方面,分析了莫里森的女性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黑人小说《看不见的人》的结构、主题、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小说对黑人学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分析,认为作埃利森观察深透,善于捕捉美国人,尤其是美国黑人的思想、生活,反映他们隐蔽的内心痛苦,为黑人小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183;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仿佛是用中国道家文化编制的一幅现代主义的上乘之作,渗透了老子的“静观弱用”、“天道自然无为”和“返璞归真”的观点,反映了主人公在寻找潜在孤独自我本质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文学自觉论”的迷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上流行已久的"魏晋文学自觉论",其理论支撑不外乎"纯文学"、"人的觉醒"以及"审美"等概念,而这些概念无一例外都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魏晋六朝时期不可能产生这些现代性的观念。用现代性支撑起来的"魏晋文学自觉论",不过是一个虚构,一个自觉不自觉使用西方观念改造中国传统的伪命题,它本身是经不起学理的检验的。  相似文献   

19.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中极力描绘了社会现实中的混乱和伪装,同时他在语言上也相应运用了精湛的伪装技巧.他的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主题与表现手段上都和谐地统一了起来,从而超越了社会、超越了种族而获得了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看不见的城市》叙事的实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不见的城市》作为卡尔维诺经典的小说实验文本,以其奇特的叙述魅力为人们所重视。小说以《马可.波罗行纪》作为文本叙述的起点和背景,运用互文的手法表现小说文本的意义,表达作家对现代城市的思考。在行文中,小说将叙述由叙者向听者(读者)敞开,模糊文本叙述的边界,使读者进入叙述圈套,成为叙述的主体之一,从而呈现多重的叙述功能。同时,文本发挥了形式的表现功能和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本的意义呈现出巨大的扩张性。本文基于卡尔维诺对小说本身的内容、结构、小说中叙述者的角色,语言方面处理的方式,来对作品进行分析,阐述文本间互文性,主体间性的叙述模式,文本形式的独特性和语义的多义性对小说创作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