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琳 《学习与探索》2006,(4):208-210
当前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是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常规的、程序化的旅游方式,而是要求个性化。这种趋势形成的基本动因是现代人对休闲生活的需求和对生态旅游的需要。黑龙江在旅游个性化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应该进行旅游个性化的要素整合,在继续坚持旅游业的常规定位与发展范式的同时,探索非常规的定位和发展路径,在非标准化和非程序化旅游方面探新求异,建构黑龙江旅游的个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从中观尺度视野下,结合天鹿湖地区“天、地、人、时”脉络,参考广州都市旅游市场需求的生态、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天鹿湖地区旅游形象的CIS策划。首先,根据该区优势旅游资源定位其旅游总体形象;其次根据旅游总体形象策划理念设计宣传口号;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进行该区旅游形象的CIS策划。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旅游业态重入繁荣期。新疆、河北、北京、吉林等地冰雪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缓慢的现实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黑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规划契机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应直面发展制约、突破产业瓶颈,从谋规划、抓落实、促融合、多借鉴的政府层面打通投资引进通路和营造流畅经营路径;在结合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孕养产品特色,以稀缺性旅游产品促进市场私域形成;在重视游客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中促成旅游口碑深入人心、品牌价值不断扩大的旅游业态良性循环,从而在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的实践带动中促使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努力创作戏剧精品应把握的三个重要环节———兼谈“黑龙江现象”的形成刘邦厚自80年代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的战略目标以来,特别是中宣部提出实施“五个一工程”以来,黑龙江的戏剧事业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与发展。话剧《女...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中宏观调控的思考———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谈政府的宏观调控兰英市场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西方国家曾对现代市场的作用崇拜互极,对现代市场的神奇功效赞叹不已,西方经济鼻祖亚当、斯密对比作了形象的比喻———“看不见的手”。但...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化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产物。黑龙江省的旅游文化中真正得到开发的只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的少数民族文化 ,至于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流寓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开发。为促进黑龙江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今后应把开发流寓文化作为提高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 ,应将开发流寓文化列入黑龙江“十五”规划。在流寓文化开发中应首先重点开发宁安与海林、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三处旅游带  相似文献   

7.
赵砚 《学术交流》2002,(5):94-97
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黑龙江“二次创业 ,富民强省”的机遇 ,搞好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组织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对推动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使黑龙江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童潇 《社会》2001,(12):22-23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曾经指出 :城市决不只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 ,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1925)。因而 ,城市旅游文化形象的确立应该避免标准化的倾向 ,而应代之以灵活性和个性化用以满足不同市场的形象要求 ,满足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体悟及觉悟的文化意愿。换言之 ,就是要使旅游地形象富有“地方创造性”(senseofplace)和“可识别性”(identity).以苏州为例 ,曾作为“中国旅游十佳”的园林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苏州旅游文化形象的代名词 ,但就目前苏州旅游发展来看 ,这种以园林作为城…  相似文献   

9.
我国乡村集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文化性、民俗性、朴素性、地域差异性等特征.开发乡村集市旅游关键在于客源市场的开发.由于我国乡村集市具有举行时间周期性等特点,集市客源市场的开发难度相对较高.结合乡村集市旅游资源的特点,目前我国乡村集市旅游客源应主要定位于集市周边城市的居民、周边景区的游客、重点旅游线路过往的游客以及有特别爱好的散客.在集市旅游客源的组织过程中,当地政府应是组织主体,承担着制定客源组织方案、组织其他主体拓展客源、构建必备的支撑条件等主要工作,并借助网络和电视媒体、举办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与周边著名景区联动开发、加强与旅行社合作以及培育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形式,多渠道组织旅游客源.  相似文献   

10.
《今日辽宁》2013,(6):30-33
2013年以来,朝阳市龙城区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发展沟域、温泉、乡村旅游为目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培育旅游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1.
政府的形象塑造有赖于行政公共关系活动,因此,必须加大政府公关力度。政府公关的特性决定着政府形象的基本定位,即民主、公正、廉洁、高效、法治。政府公关活动应围绕“公众第一”、“ 信息传播”和“行政公开”等展开。  相似文献   

12.
曲静 《社科纵横》2007,22(2):8-9
随旅游竞争的加剧,目的地旅游形象已成为开拓市场和竞争的重要工具。只有旅游形象的定位清晰、明确,形成一个统一、鲜明、有招揽性的甘肃旅游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甘肃省将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促使甘肃省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乳品品牌基本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修瑞 《学术交流》2004,(12):98-100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乳品生产基地,但乳品企业普遍存在品牌定位不准、产品结构不清晰等问题,影响整体竞争力。综观行业大势,我省乳品行业应根据品牌营销原理,规划调整各要素的地位与关系。首先应集中建设奶源基地,确定龙头企业,以中心辐射带动共同发展;其次应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大科技含量;第三要进行品牌细化和定位,发展高附加值乳业品牌和产品。在软件因素上,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企业应着力培养自身形象和品牌文化,把“人品”和文化因素纳入到乳品品牌定位与营销中。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9,(7):65-68
南梁地处甘肃省陇东地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华池南梁建立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习仲勋同志曾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南梁虽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中没能有效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体验性产品开发不够,红色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距离衰减作用明显、开发程度较低、文化表达较浅、基础设施不完善、景点通达性较差、过夜游客较少、旅游商品供给单一。今后红色旅游市场开发应着力做好完善基础设施、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将红、绿、俗、闲有机结合、增强游客体验性与参与性、优化景区旅游线路及提升景点通达性、准确定位市场、推进产业多元发展、成立合作社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深入探讨了浙江省20多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制度效率来源和创新动力结构的演进 ;解释了以企业、市场和分工制度的创新所构成的诺思、科斯和斯密动力的作用机制 ;并揭示了这三大制度创新动力持续作用的变迁趋向 ,以及第四大创新动力———“熊彼特动力”形成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努力通过不断调整其旅游产业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鉴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自1996年起,日本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始向入境旅游业倾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本文对日本旅游产业政策变迁发展进行分析,考察其对于日本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认为日本旅游产业政策虽然促进了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但其可操作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何兰萍 《社会》2001,(1):20-21
社会阅览去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给人们带来“整个节日不火爆”的表面印象。我们看到,假日旅游出现了需要认真分析的新情况,正如黄金周之后的媒体评论的那样———假日经济远非假日旅游,休闲已走向多元化,旅游的观念也在变,所以应该换个视角看长假。假日休闲多元化据有关部门节前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市民如何过“十一”的调查,有45%的人选择购物,31%的人选择访友,17%的人选择休息,14%的人选择娱乐,选择旅游的人占32%。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江苏分所曾对南京市民国庆消费计划进行了一次电话访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2…  相似文献   

18.
苏云  庞剑文 《社科纵横》2023,(1):141-149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才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品牌形象论、品牌个性论发掘出甘肃各个城市独特的“卖点”;其次引入CIS理论分别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三个方面对甘肃旅游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并在原有的甘肃旅游形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整理出甘肃各城市的旅游形象宣传语、标识以及吉祥物;最后针对短视频等新媒体及时、多向传播的特点,提出一些甘肃旅游形象在网络上传播的建议。通过对甘肃旅游形象的塑造探究,不仅可以深化CIS理论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丰富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理论,而且可以促进甘肃旅游形象的完善,以提高甘肃旅游业在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张驰 《社科纵横》2006,21(1):67-68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学界有关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成果的综述,总结了当前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出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经济法主体研究中以“企业———政府”二元范式为基础的研究框架,建立起了“市场(企业)———社会经济团体———政府”三元范式的研究框架。阐明了社会经济团体是中国经济法主体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远东市场交易主体视角的转换与利益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 《学术交流》2003,2(10):82-84
长期以来,我们关注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缘于这里的资源和发展的潜力,而忽略了作为经济主体———市场交易主体的具体构成。远东既是俄罗斯的远东,也是东北亚区域性合作的主交易市场。远东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区域性合作,黑龙江也是市场交易主体之一,是远东区域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在地方与中央两个层面上转换视角,给远东经济重新定位,并遵循游戏规则,这是实现远东经济利益均衡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