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学术界讨论这一问题,是由一九五四年“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争论而引起的。当时,范文澜同志在《历史研究》发表了题为《自秦汉起中国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的文章,提出了汉民族形成的问题。范老认为秦汉时代的汉族已具备了形成民族的四个条件,汉族是在独特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民族。范老的文章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有的同志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族理论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最近两年,一部分民族研究工作者,对民族的产生和形成以及对“部族”一词的翻译问题,又一次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我曾经发表过一些看法,但尚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因此,这篇文章作为对以前文章的补充,再和同志们交换意见。 关于民族的形成问题,或者具体地讲,民族的形成是否产生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否经过“部族”这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在我国民族研究学界和历史学界曾经开展了三次比较大的讨论。第一次是在五十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第二次是在六十年代关于“部族”  相似文献   

3.
对“部族”的涵义,目前学术界基本上存在这样两种理解:其一是依据《辽史》“部落曰部、氏族曰族”,认为部族即是部落、氏族的全称和通称。其二是自从我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学习和研究民族学以来,特别是在翻译并引进斯大林民族理论之后,部族成为一个专指不同于氏族部落、又不同于民族的地缘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近年来,民族学界的学者们讨论中提到或使用的都是以上列举的第二种涵义。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对民族概念的讨论日趋热烈。其中关于“部族”一词,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有些同志认为,把斯大林著作中的HapoⅡHocTL译为“部族”是不科学的;有些同志则认为,把HapoⅡHocyb译为“部族”是正确。这便提出了关于“部族”的涵义问题。为了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我们曾对“部族”一词在古今汉文书籍中使用的情况作了一点调查,搜集到一些材料,现在把它整理出来,提供同志们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一直被认为是“民族定义”的论述,究竟是不是普遍性的“民族”的定义,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再探讨的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解放以来,我国学术界普遍把斯大林的定义视为民族定义。如有同志认为,“不论是资产阶级民族或是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古代民族’,都具有民族的四个特征,只不过彼此间在这四个特征的特点上有所差异而已。因此民族的四个特征,仍然是识别我国民族族别的主要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民族形成及其演变、民族识别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传播媒体和学术界用词语的混乱等问题作了一番审视后认为,如何理解“民族”的固有内涵,今天做进一步的探讨仍有积极意义。作者从宏观的角度指出,资本主义利用各种手段早已把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人们共同体卷进了现代民族的旋涡,从而否定了“部族”说,主张把现存的民族共同体一律称之为民族,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时代,可将迄今出现的人们共同体,划分为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四二年一月,郭沫若完成了史剧《屈原》。此剧一出现,立刻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它的演出轰动了重庆山城。然而,个别好心朋友,都劝作者把“雷电颂”改为“天问”或别的场面。其理由是“雷电颂”与《李尔王》里的“暴风雨”场面“有平行”。甚至警告说:“在暴风雨的题材里,莎士比亚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高度,因此超过它是需要一个titanic的劳役的”。这一建议,郭沫若并未采纳。但是,“雷电颂”与“暴风雨”是否“有平行”?对《屈原》与《李尔王》应当怎样看?“平行”论产生的原因何在?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屈原》及郭沫若的史剧成就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读了《经济研究》1979年第八期孙冶方同志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很有启发,但有些说法还不能同意,提出来和孙冶方同志商榷。一、关于斯大林同志的生产关系定义中的“交换”问题。斯大林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中有没有“交换”?孙冶方同志说:“斯大林定义中没有‘交换’”,“斯大林同志因为一般人都把‘交换’理解为‘商品交换’,他怕引起误解,所以就把‘交换’这一项目取消”。斯大林的定义中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化看我国民族性格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民族性格就是指一个民族的群体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斯大林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在这里,斯大林指出了构成一个民族的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共同的地域,二是共同的经济活  相似文献   

10.
<正> 民族问题在马列主义学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时,必须研究民族问题,在研究民族问题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应如何理解。 斯大林在1912年底到1913年初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给资产阶级民族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他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二卷,第294页)这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大贡献。后来斯大林根据实践的检验,觉得该定义不够确切,于是在1929年将上述定义改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  相似文献   

11.
“扬”“抑”策略在汉语交际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对这种交际策略的偏爱反映了汉族的民族文化内涵。“扬”“抑”策略是汉民族辩证思维方式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等级尊卑意识以及和谐价值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新奇之美和一波三折之美审美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乐观的民族性格的折光反映。  相似文献   

12.
1964年,我国学术界曾进行过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本文作者发表了题为“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一些意见”的文章,文中画了一份民族形成示意图。1980年出版的《民族形成问题研究》、1984年出版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收入了这篇文章,但文中所画的民族形成示意图出现了原则性错误。本文作者现对此作出重要正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诚恳进行自我批评,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胸怀和对科学事业、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战线》85年第4期容观敻同志《关于民族考古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对我于83年春与梁钊韬教授合写的《论“民族考古学”》提出不同的看法,细读《容文》(以下为行文方便、简称《容文》)觉得与之有些根本分歧。“民族考古学“在世界上形成较晚,对我国来说,这也是个新的学科。通过多次地探讨,不同观点进行交锋,无异,对形成和建立我国的民族考古学是有益的。现由我为文,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论“民族考古学”》的专论性文章,在国内尚属首次。民族考古学是当今人类学领域里的一门“卫星学科”,作者摆了不少材料,尤其是国外材料着力介绍给读者,当然是件大好事。但是,拜读之余,浮现在眼前的是这门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些问题,诸如这门学科的历史有多久?初步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争论的焦点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如果从《张文》中找答案,就会引起费解,使我得不到要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编辑部联合撰写的《关于斯大林问题》一文时加入了这样一段话:“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这一预言已经得到了证实,对斯大林问题的定论只有留待  相似文献   

16.
“消灭各民族在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有的认为,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是列宁首先提出的,斯大林只作了阐述和补充。但也有的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列宁的一个重要思想。把一些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处于落后地位,因而不能充分享有民族平等赋予的权利的情况,概括为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是斯大林。这个争论并未结束。的确,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和民族四个特征的理论,把民族共同体分为始初形态(部落)、中级形态(部族)和高级形态(现代民族)。并认为社会主义民族是现代民族中的新类型,属于民族共同体高级形态的高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马戎等学者提出的少数民族“去政治化”主张已经引起我国学界的激烈争论。然而在这场争论中,双方都没有提供充分的中国经验证据来说明“去政治化”可能带来什么后果。本文认为这些学者提倡的“去政治化”主张在中国近代早已出现,并被中国政府付诸实践,但结果并不理想。本文尝试通过对这些政策实践的历史分析来阐明近代中国政府“去政治化”政策遭遇的困境,为当前的讨论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并提出以“辩证的”思维来思考我国民族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除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外,还必须有民族间的一种共同语言,这是为了交际便利,为了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合作的便利。”(《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299页)没有语言便没有社会;同样,没有民族间交际的纽带──共同语,多民族便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国家。列宁指出:“经济流通的需要总是迫使住在一个国家里的民族(只要他们愿意住在一起)学习多数人的语言。”(《列宁全集》第20卷第2页)民族间的交往首先基于物质生产的需要,交往又必然带来民族间的学习和影响。在各民族间互相学习、交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民族关系及民族战争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来史学界讨论的热门之一,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发表了意见。大体说来,讨论的基本问题有:汉民族的形成、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主体民族、民族间的“和亲”、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历史上祖国国土的处理、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如何看待同时并存的民族政权、民族战争的性质及其评判、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民族英雄的评价、史学研究中如何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等等。我们只是选择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介绍一些基本的观点,以提供同志们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