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核心价值观和心理接受机制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心理互助网络平台、互助联盟、心理环境建设、文件政策为实践基础,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五个统一”的基本原则。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则由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中介(教育活动)、接受客体(教育信息)和接受目标(教育效果),通过方隶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效果评价四个环节的不断循环而构成一个有序、有效的整体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不免带有“远”、“虚”的感觉(从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看),要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就必须在方法上及方法的施行效果上加以探讨。本文试图从社会、历史分析入手,以人的天性为基点,找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的自身发展的必要性的统一点,从宏观上探讨一条(仅是一条)适合于当代青年特点的理想教育途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所谓“悲剧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将美学范畴中的“悲剧”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悲剧具有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这一美学特征,震撼受教育者的心灵、激发受教育者的斗志、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从而实现辨明是非、培养情操、提高素质之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悲剧教育...  相似文献   

4.
美育这个词,英文为“aestheticeducation”,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其内容在于运用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手段给受教育者以情感的熏陶,其根本目的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受教育者的美的心灵,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应该是审美化的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审美型的人才.美育不是一I习课程、一种教育方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在高校美育中,其具体途径主要有四种:-,对大学生进行美学知识教育,主要是依靠开设美学课程.二…  相似文献   

5.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可以促进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引导大学生科学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坚持将红色资源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与文化养成结合起来的原则要求的基础上,探索情境体验促成法、价值澄清引导法、榜样示范激励法和行为践履转化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大学生心理约谈工作存在的三个问题,在开展近120个大学生约谈的基础上,总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运用于大学生心理约谈的四个正向“赋能”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实际开展流程,阐述基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大学生心理约谈的七个步骤,并对其现实意义与改进方向进行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典型教育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广泛采用、效果明显的一种教育方法,它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件的引导、辐射等作用,对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典型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心理现状和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其教育效果与受教育者对人物典型的学习动机、认知深度、情感共鸣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影响教育成败的因素很多,而教育者能否用科学、正确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用艺术、切实有效的教育手段去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受教育者思想、言行、心理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是教育活动产生“正教育”还是“负教育”结果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负教育”的主要特点、产生原因等方面作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中医心理学思想扎根中国大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心理“治未病”思想、中医心理“整体观念”、中医心理“阴阳”辩证理论、中医心理“养心”方法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成果,对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课”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应把教育的价值放在受教育者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高校的“两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现有的“两课”教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我们应从教育观念和具体环节上改进“两课”教学,以便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一定的环境为背景展开的。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环节的平台,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效果。其中,情绪、情感因素对提高内化效果尤为重要,对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起着积极或是消极作用。教育者要结合受教育者的情绪状态、情感体验,适时适宜地开展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催化剂”作用,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适当的形式,激发人们对利益的内在需要,使他们产生一种动力,其本质是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之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材。激励原则是满足受教育者内在需要的有效途径,科学地运用激励原则将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习、生活、就业多重压力与挑战 ,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扰。为此 ,在分析影响其产生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 ,以及社会因素的基础上 ,找出相应的心理调适的措施 ,如加强“两课”教育、优化校园环境、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等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法”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影响和改变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教育活动 ,实现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 ,切实“体验”科学思政理论的意义 ,从而实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今社会改革和自主择业的双重压力,大学生心理状况已发生诸多变化。为提高大学生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便采取行之有效有教育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找出成因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以班级授课制为唯一形式的同步教学,在德育工作中也尤为突出地表现为“等齐划一”。具体表现在:教育目标的“等齐划一”,对受教育者现有品德基础(即学情)的“等齐划一”,德育方法的“等齐划一”,更不可思议的是就连教育者的教育观也“等齐划一”;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认为德育是将抽象的德育理论要求依靠教师这个“传声筒”直接灌输给受教育者这个“留声机”;认为德育是党、团、工、妇、少中队负责人及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任务,与其他课任教师关系不大。因而,其他教师只为完成教…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就业心理教育的缺失。包括高校就业心理教育落后于现实要求、对其认识存在误区、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等问题源于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社会失范引起大学生角色不清。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强化高校就业心理教育,引导大学生尽早认识自我、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并构建高校就业心理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指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论述了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 ,指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个性教育的发展 ,都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提出了建群体、献爱心、身带教、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等抓好心理教育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娜  张克营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111-112,124
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教育环境三个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着手,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网络时代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教育环境体现出的新特点,认为教育者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受教育者(学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教育环境趋于多元化发展。教育环境在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应将教育环境作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以期为提高和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