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盖生 《北方论丛》2008,23(1):34-37
先进的政治理念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是文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与文学的审美价值并不存在天然的对立关系,政治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形式。文学既然是"人学",那么文学就不能回避对政治的表现。先进的政治理念得到艺术化表达,必然能够丰富和提升文学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当下文学写作不是"去政治化",而是政治神圣感的缺失。所以,先进的政治理念,理应在文学写作中得到理直气壮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的创造性抒写,实现了对诗化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当下日常生活叙事中诗意消解、意义流失的补救。其极具东方美学风貌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涤荡污秽暴力的美学褊狭,是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审丑与审美失衡的纠偏。铁凝创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提供了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东西,对建构文学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开启了新世纪文学通往艺术审美的回归之途。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对文学的审美阅读也是人类高级精神生活的标志。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传媒手段——网络,随即网络文学也成为了人们文化视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审美阅读而言,网络文学表现出了漠视、不关心,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个浮躁的时代。但这并不是网络的问题,是人自身的弊病。所以,为了恢复网络环境中文学的审美阅读,我们应该正视网络文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地规范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经建 《东岳论丛》2006,27(1):105-111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将“红色经典”进行经典化理解是为了寻求“经典”本身的当代性意义。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执意证明“红色经典”其经典性意义的高与低乃至是与否,而是将其归回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中进行考量和审度。在这样的阐述视野中一方面求证“红色经典”本质上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叙事进程中一种特定的审美表述形态,从而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论析“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的经典性存在,其经典价值的艺术缺憾和当代意义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进入近现代以来,人类的审美活动从美扩展到了丑,审美活动并不局限于美的人、事、物,而是扩张到了不美甚至丑的人、事、物。人类审美观念的这一变化也鲜明地体现在当代中国的审美趋向上。顺应人类审美观念的这一转换,当前中国的审美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传统的审美诉求开始向下位移,"审非美"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景观,审美活动中形成了一种审"非美"的现象。当前的"审非美"具体表现在:审美追求的中性化;审美趣味的媚俗化;审美取向的怪诞化。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一种继承和创新的审美艺术。本文主要探讨文学及其各种形式的审美的积淀过程,以及在积淀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对抗、不断变换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原因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治什么的问题看似简单且已经明晰,但却是一个具有前提性且探讨不够深入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把问题、事务、活动、人群等作为社会治理的对象,但在社会治理范畴一般化、范式化的情况下,这种特殊性的社会治理对象已经与之相矛盾。当前,社会治理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社会需求与社会需求供给两方面,其中,社会需求具有主导性,因而社会需求治理是社会治理对象中的核心要素。这不仅在于社会需求是人的本质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而且在于社会需求是一般和具体的统一,因而是可治理的。为此,需要加强社会需求与社会需求供给制度的研究与建设,构建社会需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陈坪 《晋阳学刊》2011,(1):124-128
“新时期文学”是尚有明确社会改造目标引导的文学,而在“后新时期文学”中,这种理想的目标已经淡出并趋向干无。这是决定两个分期文学现象呈现质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两个分期的文学阶段的所有相异之处,都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文艺实践,重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有其必要性.因为这个提法既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也坚持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又掌握了审美意象的多重叠合的复杂现象,更在文学机制上深入把握文学生产的自律和他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乌托邦精神是文学为人类导航、为人性导航的神圣而永恒的向度,对乌托邦理想和激情的率然抛却绝非正确的抉择。乌托邦精神要获得新生,必须获得更具生命力的健康的基因。应该清理乌托邦传统,构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新乌托邦精神"。"新乌托邦精神"是对历史上乌托邦传统的合理扬弃,有着宏阔的现代视野和有效的防御机制。中国文学应该高扬"新乌托邦精神",重建面向未来的审美理想和责任承担意识,为萎靡不振的文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重返中流:对新世纪文学走向的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文学这20世纪的“弄潮儿”能否重新回到社会生活的“中流”,新世纪文学的走向与态势如何,当代学人有必要在20世纪文学与文化背景上,对新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学理性的反思,进而从文学的独立品格、价值意义、文化承担、道德建构、社会责任、人民要求等方面对未来新文学的走势作出蠡测。可以断言,文学在21世纪,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转型社会的道德建设与思想建构,文学的光辉最终将突破经济的遮蔽,重返社会的中流,烛照人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受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在当前如何更好地提升、转化,以适应当前的现实需要,怎样在当前语境下更好地把握古代文论的精髓,是进一步研究古代文论、反思古代文论阐释的重点。本专题从"和谐"的现代转换、"以意逆志"的再阐释以及对20世纪陆机文学思想阐释的反思三个方面选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古代文论的精华,发挥古代文论在当前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东亚殖民主义理论视阈下考察满洲文学概念,会发现不同族群所指各异。在殖民统治者日本人眼中满洲文学的意义指向,摇摆于殖民地文学和国策文学之间,暴露出其殖民统治的狂妄与虚弱;殖民统治下的中国文人借东北文学漠北文学无名文学北国文学与满洲文学交锋,形成反抗殖民统治的反殖文学与解殖文学;日本殖民统治夹层中的朝鲜文人表面上认同满洲文学是国策文学,实际上并不相信满洲文学实存,唯欲利用满洲文学概念获取朝鲜语文学的创作空间;俄系作家因其身份特殊,作品揭露日本在东亚地区的丑陋形象,更具批评性。满洲文学,是殖民者欲利用文学为其新型殖民意识形态服务的实验,结果却在殖民地开启了一种新型的反殖民方式——借文学消解殖民统治。满洲文学的破产,也显示出大东亚文学的虚无。满洲文学是理解东亚殖民主义文学的一个关键词,藉此可以探入东亚殖民主义理论内部的错综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于文坛的"后新时期文学"是一种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乃至整个经典文学的全新文学-文化事件。这一事件的出现,既标志着中国文学在"后新时期"的各种文艺思潮和复杂社会语境中的巨量发展,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历史进程和民众生存生活的深刻变迁,并与一种全球性的新型世界观和一种新的社会重构认同及价值迁延相关联,是这诸多社会文化症候在文学领域的操演。基于这一认识,"后新时期文学"的价值就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5.
16.
“审恶”:当下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文化与文学审美领域发生了新转型,现有的审丑研究视角已无法有效阐释新的文学现象,并表现出界定丑与恶的杂乱、价值判断的模糊、思维模式的束缚、人性探究的乏力等问题.明确从“审丑”到“审恶”的研究视角的转移,既可突破已成“定论”的叙述方式与研究方法,并赋予“审恶”新的美学价值,又能突破“审丑”与“审恶”的界限,“打通”与“挖掘”文学内部和内外互动,同时还可把握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当下文学叙述“恶”的状况,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经典与非经典、作品与读者、印刷文学和类文学产品之间的审美价值关系应在价值论维度上得到重新审视。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交换价值本身具有一种"生产"的意味,审美价值是在以阅读为代表的各种价值交换活动中建构出来的。现实中文学交换价值的大小将吸引更多创作者提供更高水准的产品供应,读者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文学审美价值的呈现速度。纵观文学史,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交换自己对于某部作品的看法,这种意见交换促成了文学经典的诞生,文学的审美价值因此将转变成为功利价值,并从审美活动上升到道德伦理、社会文化、民族国家、甚至人类文明的更高层面上,此时文学的审美价值就是宏观意义上的交换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学意义本体论作为对文学意义终极本质的一种思考与探究 ,是全部意义问题的基石和核心 ,所以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但要真正深入研究意义问题 ,还必须首先正本清源 ,从最基础的清理地基工作开始 (即对“文学意义”这一概念作必要的理论界定 )。而要做好这项前提性工作 ,更需要我们拓宽视野 ,从哲学的高度对“价值”与“意义”二概念的实质进行有效区分 ,进而重新厘定“文学意义”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之上 ,一个从本原论与本质论两个层面对意义本体问题进行分析而得出的最终结论就显现出来了 :阅读不是外在于文学意义的一种活动 ,而是内在于文学意义存在本身的 ,因此可以说 ,它是作为文学意义得以持存与显现的本体论事件而存在着的  相似文献   

19.
杨虹 《湖南社会科学》2006,46(4):129-1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商业化进程引领了文化层面的深刻变革,商人气与文人气在文学创作中开始互渗,以反映商业经营活动、描述商人生活为旨归的当代商业文学创作迅速崛起。在启蒙与揭秘的叙事变革中,商人世界强势凸现,并展现出叛逆与超越的创作特性,体现出特定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贺昌盛 《南京社会科学》2013,(1):113-118,131
汉语语境中"文学"概念的最终确立曾历经过一个甚为复杂的过程。本篇主要从晚清时代中国学人有关"文学"的论述中,选取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和梁启超等人的著述作为个案,具体分析"文学"概念最初在内涵和外延诸方面的差异。从晚清学人对于汉语"文学"品质的知识性塑造中,或可见出后世"文论"研究之诸多学理依据的基本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