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空间位移动词"升"与名词概念构成不同事件域认知模式。根据动词"升"是否自主动词、物像位移处所和共知参照方向隐显三个因素分析可见,"升"的认知模式由于人们的认知视觉不同而呈现多样化,投射到句法结构上形成不同的句式。这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人类语言具有"像似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吃”+N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吃”这个高频动词的后面可以带名词、动词、形容词。本文通过对“吃”所带名词的特征及“吃”的词义引申方式的分析,归纳出了“吃”与不同特征的名词的搭配情况。  相似文献   

3.
介词over的意象图式及其空间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介词ovor的原始意象图式,利用动词搭配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意义和映射隐喻义,提出了介词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对介词及其与动词搭配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抱-hold、举-rinse、拉-pull、扔-throw”这四对汉英手部动词为研究对象,在生成词库的理论框架下,对其各自的动名搭配进行基于汉英语料库的对比考察,从语义层面考察汉英动名搭配的共性和个性,并尝试揭示其认知缘由。研究发现:汉英手部动词的动名搭配之间的差异性更为明显,表现在语义搭配的方式和名词搭配词的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这些个性的表现离不开动词和名词的互动内驱力和认知偏向的互动外驱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瑞吉欧教育体系以儿童为中心,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儿童自由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儿童多感官地认知所处的生活环境。而幼儿园则是儿童进行感知活动、提升空间认知能力非常重要的环境场所。通过实例调研,发现创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方式——利用空间组合、材质搭配和色彩装饰等能够帮助儿童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丰富儿童空间方位识别的体验,引导儿童运用空间方位体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启发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轭式搭配(Zeugma)是使用一个动词、介词、形容词同时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使其产生不同语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角度论述英语轭式搭配实现的过程符合隐喻映射的特点并依赖隐喻映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词的多义现象,主要集中于对名词和动词的研究。文中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隐喻这一认知工具,通过分析汉语中部分基本形容词隐喻性搭配,探讨汉语基本形容词多义现象,得出形容词词义由字面义和与搭配中名词相协调的附加义组成。字面义所表达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基本经验。隐喻是属性概念抽象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靖西壮语中不具有处所意义的普通名词和人称代词都具有了处所意义,都能充当"趋向动词、源点介词、静态处义介词"的论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民族对空间认知的概念化程度不同.空间的概念化手段使得靖西壮语特殊的方位意义整合形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大规模语料库中考察汉语常用动词组成的动宾V+N①的搭配情况,发现动宾搭配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主要表现为:动词组成的动宾V+N的数量存在差异;动宾V+N中名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形式呈不均衡态势,存在高频搭配及高频名词。笔者运用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词库理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阐释,认为形成差异性的原因既包含语言内部因素也包含语言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轭式搭配(zeugma)是使用一个动词、介词、形容词同时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使其产生不同语义的修辞手法.它可运用标记理论、认知模式等观点来予以阐释.轭式搭配具有突出的陌生化效应、经济效应以及幽默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维吾尔语元音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元音系统内,维语的元音具有双层面相对独立运作的特点;在音节层,元音在音节结构规则的制约下,以单个元音为单位运作,按音节结构规则与辅音结合成音节;在词音层,元音在元音和谐规则制约下成组活动,以音集为单位运作,按照元音和谐规则构成和谐词。元音音集具层次性,不同层级上的元音音集具有不同的结构格局特点,分别按照不同的和谐规则构成不同类型的元音和谐,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构成维语元音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一位绝代佳丽的文化命运遭际--谈三个王昭君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君在马致远、郭沫若和曹禺的笔下分别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马致远的《汉宫秋》里 ,她是一位富有民族节烈光环的明妃 ;在郭沫若的《王昭君》里 ,她是具有叛逆意识的娜拉 ;而在曹禺的《王昭君》里 ,她又成了肩负民族和解使命的阏氏。这不同的形象 ,分别是作者所处时代的不同时代精神的映现。但这三个形象有一点相同的是 ,她们都是中国传统的“士”的精神的载体 ,不过这种“士”的精神只是一种守成性的 ,而不是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传媒的功能和角色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受众”日益成为传播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传播受众美学也由此产生。传播受众美学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变化作为自己的规律核心,主张受众审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重视不同受众的不同审美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强调受众审美意识对传播者审美创造的启示、借鉴以及对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塑造作用,强调提高受众审美意识的重要性。中西方传播受众美学虽因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而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国情并相互借鉴和促进,这也是国内学者所应当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舵手,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一个历史阶段的两个不同阶段。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环境不同、思想方法上存在差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及个性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导致实践结果差距也较大。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上讲,组织决策权的不同配置会对其成员产生不同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组织行为模式的演进.案例分析表明,在整个组织、不同类型部门之间和特定类型部门内部三个层面,不同集权度的组织成员分类的行为模式均衡,仅在不同类型部门之间的层面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的随机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人们日常会话中沉默所具有的交际功能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显示的特性进行分析,认为日常会话中的沉默并不意味着交际的失败或中断,相反它表现出多种交际功能。此外,沉默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并不总是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沉默所蕴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沉默的交际功能的目的,在于帮助交际者更好地理解会话中的言外之意及未言之意,从而使交际更加顺畅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不同性质的社会在其正义基础的性质和具体内容方面是存在着区别的.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当代中国的正义基础具有四个特质,即以发展生产力为历史使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这种特质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但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它们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评价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的标准.这与西方的个人权利和分配公正的所谓正义是根本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与英语诗歌节奏比较,汉语诗歌节奏具有以顿歇为节奏点,节奏单元就是意义单元,节奏整齐均匀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由汉语音节的有关特性决定的。英语的音节具有不同的特性,因而英语诗歌节奏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不同语言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在异质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文学翻译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文化误读的现象。本文试图将误读和误译作为一个既成的客观文化现象加以客观描述,通过围绕无意识、有意识两种误读,旨在将文学翻译中产生的文化误读进行具体分类。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地域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南方特征:事件主要发生在流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涉及土家族等民族;涉及穆斯林比例较大。东南特征:世居和流动少数民族同时参加;2006年后显著增多;百人以上重大事件比例较大;有较强转化性;东西部联动;经济利益纠纷为主。北方特征:回汉族矛盾居主导;利益纠纷逐年增多;不能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世居和流动少数民族构成比例不同,地域性经济文化特征不同,地方政府处理策略不同,是导致不同地域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