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操曹植游仙诗的艺术成就张宏秦皇汉武长生成仙的迷梦,直接产生了《仙真人诗》和汉乐府游仙诗,表现了祈求神仙赐福长生快乐的世俗情调。曹氏父子对汉乐府祝颂体游仙诗进行了艺术改造,为叙事体的游仙诗转化为具有深刻寄托和鲜明个性的特殊抒情诗,作出了卓绝的贡献。曹...  相似文献   

2.
曹操的游仙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操是一位开创建安诗风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他既是建安诗坛公认的领袖,又是上继风骚、下启新乐府运动的一代诗豪,有着很为特出的重要地位,起过极其显著的作用。关于曹操的社会诗,从我们当代的评论者看来,尽管持论的角度不同,具体的分析更不是完全一样,但那种肯定的倾向,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3.
曹植游仙诗意蕴简析徐明1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现存完整诗作八十余首,而游仙诗就有十首,除政治抒情诗以外,这是他写作较多的一类。研究曹植的诗歌创作,不应忽视这一部分。曹植一生,无论顺畅、得意,还是经历坎坷、磨难、积极用世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这样...  相似文献   

4.
论曹植及其游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植是第一个以“游仙”命题的诗人,他曾在生活的后期创作了十余篇游仙诗作,在其整个诗歌创作中占了不少比例。虽然在他之前,不乏以仙人仙境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如《远游》、汉乐府中某些作品等,但曹植的游仙诗作由于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才情...  相似文献   

5.
提起曹操诗歌,人们不是乐道《蒿里行》、《短歌行》,就是称誉《观沧海》、《龟虽寿》,而绝少提及《精列》、《秋(占月)行》,认为其游仙诗悲叹人生无常、羡慕神仙长生,情绪消极,无所可取。我们不禁要问;曹操游仙诗之主旨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游仙诗是和山水、咏史、咏怀并列的一种诗歌题材。在曹操的诗作中,游仙诗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拟从内容、风格等几个方面来探析曹操游仙诗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7.
孙昌武 《文史哲》2004,(2):92-98
早在先秦时代,神仙观念即已出现。道教形成和兴盛,更促进了这一潮流。至魏晋时期,形成了游仙诗。游仙诗可区分为宣扬信仰的和别有寄托的两大类。文人创造的基本属于后者。道教科仪步虚中的步虚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游仙诗,出现于东晋,大盛于唐宋时期。步虚词流行于社会,也被文人当作创作题材。作为典型的道教文学体裁的游仙诗和步虚词,在观念、题材、意象、语言、思维方式、表现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对一般文学创作造成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禁忌是人类在与自然及人类彼此的交往过程中,借助象征与符号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传承性的、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控制(尤其是在传统社会中)的最原始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类自我约束与自律的最原始、历史最久远的形式不是道德意识,也不是法律、法令或规章制度,而是禁忌.禁忌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各地禁忌事项种类繁多,有的相同或相似,有的不同甚至相反.了解和学习一些中外禁忌,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本国及外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等,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晋中国游仙诗发展历史上比较沉寂的一个阶段,历来少人论及。然细究其思想与艺术内容,仍有一定的现实气息与新鲜特色的闪现。从西晋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对西晋游仙诗的主旨进行考察,可知西晋游仙诗仙境人间化的特色与当时朝隐风气盛行的关系,及部分西晋游仙诗在列仙之趣背后的幽约情怀。  相似文献   

11.
李白出蜀时在江陵遇见司马承祯,司马夸奖他有“仙风道骨”;在出宫以后的漫游时期,独孤及也曾用“仙药满囊、道书盈箧”形容他当时的丰采。从李白留下的许多作品看,他确曾寻过仙、炼过丹、受过道纂,并经常同一些道家人物过从。据此,解放前后的论家当中均有人把李白说成是迷信神仙的虔诚道徒。这些论家当然也知道,我们不仅可以举出更多的材料证明李白是个有极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而且可以举出不少材料证明他对服药成仙之类并不相信。因为存在这种矛盾现象,于是有的论家便解释说:李白的道教迷信是到晚年觉醒的。但是,象“仙人殊恍惚,  相似文献   

12.
在“诗仙”李白全集中,有关求仙学道的诗,有些是全篇,有些散见于赠别、山水等诗中,有百多篇。李白的游仙诗,长期以来鲜有论及,在介绍李白生平、诗歌内容时对于李白的求仙学道及这类诗歌大多持否定的态度,一笔带过。李白的游仙诗,是盛唐社会思潮的产物,反映了李白的思想,特别是他后期的游仙诗,是研究李白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本文拟探讨李白创作游仙诗的背景,所抒发的情感及继承发展曹植所开创的游仙诗的传统。李白主要活动在玄宗、肃宗两朝。唐代儒道释并举,因唐代皇帝与李耳同姓,于是尊崇老子,兼褒庄子,崇奉道教。有后一代…  相似文献   

13.
麻雀与曹操     
麻雀与曹操,本不搭界。但在20世纪50年代,二者在我们的社会中却一度成为不大不小的“热点问题”。现在回观这幕二者荣辱殊途的悲喜剧,仍使人真切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氛围”。50年代全国曾兴起了一个消灭麻雀的全民运动,使麻雀痛遭“浩劫”。不是“过来人”可能很难想像那场轰轰烈烈的消灭麻雀的全民运动;而“过来人”对这个“运动”的详情大多也不甚了了,更不知道其中一些人物的命运。薛攀皋先生在《为麻雀翻案的艰难历程》(《炎黄春秋》1998年第12期)一文中,详述了这段荒诞不堪的历史,读后不能不使人叹思良久。麻雀遭劫,最终导致人…  相似文献   

14.
曹操与儒学     
儒学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演变过程。原始儒学经两汉时代的发展演变,至汉魏之际形成了不同的层面。曹操与儒学的关系,虽有矛盾之处,但从总体上看,相合之处甚多,儒学在他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有时,曹操虽以两汉经学叛逆者的面貌出现,但其精神在本质上却是向原始儒学人文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仙,是中国文化的特产,是民族心象的累积沉淀;游仙则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们的一种伴随着采药、炼丹、访道的游历活动,它包括了精神超越与肉体久存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追寻。由游仙而产生的游仙诗,作为一种思想情感显现的精神产物,必然有其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李白的游仙诗不应例外,而且其价值意义远超出以前的游仙诗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是不容囿于某些传统偏见而忽略的。  相似文献   

16.
张振龙 《齐鲁学刊》2015,(2):113-118
曹操和曹丕对《诗经》的接受,最直接的就是表现在他们的作品对《诗经》的引用上。曹操、曹丕对《诗经》的引用,既有对前代文人引用《诗经》传统的继承,又有发展。就他们引用《诗经》的总体情况、方式、目的和特征而言,有同有异。这反映出他们不仅对《诗经》的接受有相同的一面,而且彰显出他们对《诗经》接受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曹植诗歌的体类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曹植诗歌放在诗歌发展的历史范围内来考察,就会突出地感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即为我国抒情诗歌的发展创造了诸多的体类,以至笼罩着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坛,对后来多种诗派的形成及发展,都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个问题认识得较早的诗人,首推谢灵运。虽然在他以前,已有跟曹植同时代的杨修,陈琳和吴质,还有西晋初年的鱼豢、陈寿和左思等人,都曾对曹植诗歌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但他们只是高度地肯定了曹  相似文献   

18.
引言 曹操的问题应该定案了。自从1959年郭沫若院长、翦伯赞教授发表了替曹操翻案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先后很多关于曹操评价的讨论。除了很少的意见外,大都肯定曹操对当时社会确有贡献,对历史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理由是:从政治上说,曹操抑制权豪,禁止兼并,减租轻税,兴修电田,安定民生,破格用人,网罗英俊;从军事上说,三十余年战争,亲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曹操和文艺的曹操吴代芳在中国的文化长廊中,有两个曹操形象。就主要倾向而言。一是历史上的正面形象,主要反映在《三国志·武帝记》上;一是文艺上的反面形象,主要反映在《三国演义》和三国戏所刻划的人物上。二者之间,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即忠与奸、真与假的对...  相似文献   

20.
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俊才云蒸”,继承了古诗“婉转附物,惆怅切情”的精神,发扬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把文人诗歌的创作推向了波澜壮阔的高潮,形成了“彬彬之盛”、“五言腾涌”的文坛盛况,开创了“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