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平台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本文分析了垄断环境与差异化竞争环境下,数据对平台企业定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垄断环境下,数据会降低平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差异化竞争环境下,数据的丰富使市场中的平台企业可以自发地形成两种定价方式:对于为主流领域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而言,数据会使其提高价格获取利润,而对于面临长尾需求的企业而言,数据会使其降低价格,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获取利润。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对数据优势作用的进一步思考——数据有助于完全价格歧视的实现与产生新价格歧视场景;数据有助于企业识别自身特征,进一步使平台市场自发形成"主流层次"与"长尾层次"两个层次;数据有弱化市场势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尾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一直在用二八定律来界定主流,但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TheLong Tail)中告诉我们,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经济富足经济的到来,"长尾"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日益受到关注,但从更大程度上来说是带来一种营销模式的变更,本文试图从营销的经典理论——4P理论出发,揭示长尾现象对产品、推销、渠道及价格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尾理论所讲述的是经济和文化正在从为数较少的主流产品和市场(头部),向数量众多的狭窄市场(尾部)转移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的报业市场由于受到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的冲击,正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本文在研究报业市场面临的困境,以及 “长尾理论”优势与潜能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尾理论对我国报业市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规模经济盛行的年代,人们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了20%的热门投资产品中,这便是以物理为基础的“短头”经济。而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范围经济开始悄悄的走进了投资者的视线,在以知识为基础的“长尾”经济中,大热门产品的总利润最终竟然同冷门产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尾产品的利润总和相等。本文通过对长尾效应展开综述,将传统的制造和销售行业里的长尾效应与金融证券领域里的长尾效应进行多角度比较,并通过浦发银行的实例对证券行业的长尾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长尾效应将如何影响金融市场中人们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彭瑞财 《经理人》2014,(9):52-57
正与很多技术公司"市场引导"的研发思路不同,戈尔更倾向于"技术引导",并且借由持续的技术领先性,投入力量研究消费者未被满足或未被发现的消费需求。研发与生产出真正适用于消费者实际使用需求的科技与产品,背后要有强劲的科技实力以及对于市场与消费者充分的了解来  相似文献   

7.
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企业核心员工的培养发展,更应该开发企业中"长尾"员工的能力,本文利用"长尾"理论的有关观点,结合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论述了如何有效的开发企业中"长尾"员工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提出发电市场辅助服务定价策略,其核心是在不改变国家现有定价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逆向思考低谷时段用电需求,将其作为一种"市场资源"或商品予以定价,从根本上用市场手段解决东北地区电力市场低谷时段的问题。并指出绿色能源全额接纳"不全价"的设想,创新提出了"政府定价、市场调节"的概念,指出一条在发电侧市场,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有效"配合"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研究与开发(R&D,ResearchandDevelopment)中的"研究",指在发现有助于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或技术或对现有产品或工艺有重大改进的新知识的有计划的探索或关键调查:"开发"是指将研究发现或其他知识转变为新产品、新工艺,或利用其对现有产品和工艺进行重大改进的活动.包括理论概念、设计、测试、试制等,但不包括现有产品、生产线、制造工艺等所进行的日常或定期的改动,即便这些改动具有改进的意义,也不属于市场研究或市场测试活动.  相似文献   

10.
越是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就越应该"拷问"自己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产品决定市场需求还是市场需求决定产品?是谁让"产品"放下高贵的身段,需要用不断创新的研发和营销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呢?是市场当中的需求!没有明了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方法,研究了网络外部性特征产业中具有不对称网络规模的寡头市场条件下,潜在技术主导厂商的R&D决策以及创新动机.重点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品兼容性、溢出对具有不同网络规模厂商的R&D决策及创新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网络外部性的增大(或兼容性的减小)将增进"大"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而减少"小"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二)"小"厂商可以通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来克服网络外部性对其产生的负效应,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市场的主导厂商.(三)溢出削弱了厂商的创新动机,但是跟随"小"厂商可以比跟随"大"厂商从溢出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更要善于“市场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卖方市场的前提下 ,由于社会的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 ,处于支配地位的生产者在并不努力改进产品性能的情况下 ,其产品在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只要质量过得去 ,一些中小企业价格低廉的产品不愁没有销路。长期以来 ,我国一些本来就先天不足的中小企业 ,养成了一种靠生产仿制和价格低廉的优势来取胜市场的传统。只要一种产品能赚钱 ,就“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谁都想挤到这个领域里去 ,致使我国的整个中小企业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其实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不是笼统的 ,可细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小市场。就连同一档次的产品也会有各自…  相似文献   

13.
<正> 所谓定位营销,是指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上彻底追求个性,为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者的品牌、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形象,其目的是在潜在顾客心中得到有利的位置,形成与竞争者的显著区别,并利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商业模式都会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种产品或者一种服务,我称其为"价值主张".所以,在整体运作你的商业模式之前,你需要问自己几个关于价值主张和客户细分的问题. 一:客户的"转移成本"有多高? 转移成本是指,客户从一个产品(或服务)转移到另一个产品(或服务)月需的时间、精力或者金钱."转移成本"越高,客户就越忠实于某项产品(或服务),不会轻易离开去选择竞争对手的服务. 将"转移成本"融入到商业模式中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就是2001年苹果iPod的产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方法,研究了网络外部性特征产业中具有不对称网络规模的寡头市场条件下,潜在技术主导厂商的R&D决策以及创新动机.重点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品兼容性、溢出对具有不同网络规模厂商的R&D决策及创新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网络外部性的增大(或兼容性的减小)将增进"大"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而减少"小"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二)"小"厂商可以通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来克服网络外部性对其产生的负效应,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市场的主导厂商.(三)溢出削弱了厂商的创新动机,但是跟随"小"厂商可以比跟随"大"厂商从溢出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营销活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只能通过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因此,企业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结合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经营目标来提供产品或服务。不同的企业会用不同的做法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诺基亚(中国)公司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产品组合策略的呢?  相似文献   

17.
4V营销理念     
<正> 在新经济时代,培育、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重心,也成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着眼点。V营销理论及其组合正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 差异化(Variation)。差异化营销首先是产品差异化。即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性能、质量的某些方面明显优于或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以冰箱为例,海尔推出的小巧玲珑的小王子冰箱,可满足住房紧张的家庭的需要;美菱推出的保鲜冰箱可满足一些比较讲究食品卫生的居民的需求;而新飞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企业在选择新项目时,都将眼光投向了高、精、尖产品。不屑于生产小的产品,研究小项目,认为小产品、小项目利润低、影响小,难以开拓大市场和创出高效益。其实并非如此,于平常项目中推出知名品牌,同样也是一种经营策略,而且其难度更高。小产品如能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样也能闯出大市场。大市场与小产品之间,充满着发展的哲理。  相似文献   

19.
<正> 潜在市场是指由于受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消费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没有显露的市场。作为企业经营者,不但要重视现实市场的竞争,更要注重潜在市场的开发,才能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连锁挖潜术。一种新产品的产生,会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可能牵动若干相关或类似产品的出现,涌现一系列的潜在市场。因此,顺藤摸瓜,利用需求之间的连锁反应和因果关系,引伸多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环境向好,各项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创业.那么在大学环境中,大学生有什么创业项目可以让他们小试牛刀,积累创业经验呢?本案例的灵感来源于学生生活,大学生由于课业以及学生生活的需要,具有大量的文印需求.本文案例"速写"文印室对江西财经大学周边的速印市场状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发现这一需求并未得到完全地满足,工作室产品和服务有进入的机会.其次,对财大周边市场的速印服务和"财大快印"速印店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比较,从而确定本工作室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获利的机率还是很大的.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本公司选择并确定了要建立"即刻速印"的品牌作为本营销策划的目标.通过STP战略分析,将速印市场进行了细分市场确定了我们的目标市场为蛟桥园南北区的学生消费者,决定了"送货上门"的快递式打印服务为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