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关于彝族过端午节,史料和网络上都少有记载。在《凉山州志·卷五民族彝族篇》中也说,彝族过端午节大部分人都是象征性的表示一下,没有隆重的节日气氛。但是,笔者赴凉山雷波县考察发现,五官乡梅乙村一个叫木呷干认得(英雄聚会地)的山梁上,以彝族为主体的数千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彝族过端午节,史料和网络上都少有记载。在《凉山州志·卷五民族彝族篇》中也说,彝族过端午节大部分人都是象征性的表示一下,没有隆重的节日气氛。但是,笔者赴凉山雷波县考察发现,五官乡梅乙村一个叫木呷干认得(英雄聚会地)的山梁上,以彝族为主体的数千 相似文献
5.
广西那坡县彝族是汉代以后逐步从云南一带迁入 ,居住在偏僻的山区 ,与壮、瑶等民族和睦相处 ,既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俗 ,又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 ,发展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西藏农耕民俗的起源与农业文明同步,诞生于原始信仰基础之上。这种古老的信仰乃是西藏农耕民俗发展的主流。西藏农耕民俗的产生与农耕季节联系非常密切,它主要发生在开耕播种与开镰收获的两个阶段,往往以民间节日的形式出现,在集体记忆和集体活动中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彝族漆器——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漆器是凉山彝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创造出的一种古朴典雅、墩实厚重、华美与造型独特的餐具、酒具、毕摩(法具)等实用器具的统称;它是彝族造型艺术的源头,体现了他们独特的生命宇宙观和审美观,涵盖了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本土知识、民间智慧、神话传说、万物起源、历史事件,族群记忆等各方面知识,填补了少数民族在中国漆器史中的空白,是凉山彝族历史文化中最有力度的传承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西康省,于1939年设置、1955年撤销,存在的时间只有16年,因此不为今人所熟知。在上个世纪30年代,庄学本和孙明经两位摄影师曾前往西康,拍摄了大量照片和电影胶片,不仅为今人了解昔日西康风貌打开了一道窗口,而且留下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影视人类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美丽的山水,古老的山寨,勤劳的人们和相对贫困的生活,这幅不甚协调的风景画,是居住在云贵高原崇山峻岭之间的彝族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巍峨的群山,衬托出了生命个体的渺小。只有拥有梦想的人,才能偶尔仰望山间飘过的白云,勾起对山外世界的憧憬。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人事教育处处长马新明,就是其中充满梦想和憧憬的彝族人之一,他以“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追求卓越”自勉,在平凡生活中谱写出了美丽人生。因为我与马新明同在北京市民族联谊会担任常务理事,所以,我有幸走进这位彝族公务员的情感世界。在逆境中编织梦想在我的印象中,人事处长理应是阅人… 相似文献
11.
反思民俗志--关于钟敬文先生的"记录民俗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志是“中国民俗学派”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志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钟敬文先生提出来的。在新的“记录民俗学”理论指导下 ,本文提出新民俗志撰写的基本要求 ,并对民族志与民俗志两大学术领域近年来所做的理论反思工作进行比较总结 ,提出“反思民俗志”这一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描写彝族奴隶娃子出身的罗霄将军光辉一生的故事影片《从奴隶到将军》,已经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并同广大观众见面了。部队作家梁信同志提供的丰富、厚实的文学剧本,强烈地激发着摄制组同志们的再创作热情。导演王炎、摄影师沈西林、美术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俗中的鸟文化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俗中的鸟文化琐谈张得祖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鸟①的崇拜、占卜和禁忌等文化遗存。这些光怪陆离、饶有趣味的鸟文化和其它民俗事象一样,是活的社会“化石”。鸟文化不仅与原始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观念相一致,同时也与当时人们的社会、政治及经济... 相似文献
14.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殖民主义政策的庇护下,基督教会开始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教,该地区包括彝族在内的8个少数民族部分群众信奉了基督教。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分析了近代基督教在禄劝彝族群众中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在传播过程中对当地彝族群众原有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有各民族参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许多少数民族爱国志士热情献身这一革命,并做出了贡献。彝族民主革命先驱安健,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追随孙中山,忠贞不渝。安健字舜卿,1877年8月22日出生于贵州省郎岱厅羊场巡检司凹乌底(今六枝特区新场区上官乡下官寨)一个彝族水西土司家庭。少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不满清朝虐政和土司制度的黑暗。1905年东渡日本,寻求救国之道。 相似文献
19.
昌吉市回族妇女社会参与和某些生活民俗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 ,通过对昌吉市回族妇女社会参与现状的描写及对回族妇女社会参与引起某些民俗变迁的研究 ,认为 :回族妇女在由传统单一的性别角色 (家庭主妇 )向家庭与社会二重角色的转变过程中 ,引发了自身观念的改变 ,观念的改变又是导致回族社会中某些民俗变迁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