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课应以"生活即教育""为生活服务"为指导,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会生活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教育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传英  王允昌 《天府新论》2004,(Z2):301-3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是当前和今后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表现为创新性、服务性、开放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几个着力点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创新的灵魂;体现全新的学生观;体现爱国主义旋律;体现合力育人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课堂活动的核心,课堂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舞台。深度思维碰撞课堂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打造深度政治思维碰撞课堂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敢于直面课改困境,回归学科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正路,选准思维碰撞点,选好思维碰撞题,优化生生、师生对话策略,注重当堂学习与课后作业检测的交互反馈,从而才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真正构建轻盈、高效的充满生命张力的深度政治思维碰撞课堂。  相似文献   

4.
艺术语言的自然性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语言是种自然语言,它以自身的自然性,达到一种语言应用的无技巧境界.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独特创造的,它体现了发话主体随情造语的自然性.艺术语破语言的"定法",而用"活法",用"法"之活,表达了发话主体情感之"心"的活,从而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发话主体为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鲜活性,必然借助艺术语言的自然性来表达.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在中国"活动由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在长春成功主办。这是一项将学者的专业学术工作与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公共庆典性哲学活动。会议主题为"哲学与公共政策问题:中国经验与反思",下设四个分论题:1)公共政策与公共福利。2)公共领域与政治学视域。3)社会发展理论。4)文化政治。来自北京学术界的几位知名学者和吉林大学文科院系的部分教师就上述论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从这些讨论的内容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学术的一个最新发展动向,即学术研究正在超出传统的学科界限而走向综合,其文本形态呈现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文本",其研究方法则表现为所谓"中层理论"的独特方法。本刊将分两期刊发与会学者的一些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乐爱国 《社会科学》2015,(2):127-134
冯友兰、唐君毅对朱子学的诠释,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对于朱熹讲"理",冯友兰较多地强调"理"与"心"的不同;唐君毅则肯定二者的不可分离。对于朱熹讲"理先气后",冯友兰认为是所谓"逻辑在先";唐君毅则用"形上之先"加以诠释。对于朱熹讲"性即理",冯友兰把"性即理"与"心即理"对立起来;唐君毅则把二者调和起来。对于朱陆异同,冯友兰强调"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并把朱陆分属理学与心学两派而对立起来;唐君毅则认为朱熹讲"性即理"与"心即理"并行不悖,朱陆的差异在于工夫论上陆九渊讲"发明其本心",朱熹讲"去其气禀物欲之杂"以及相应的一套涵养主敬之工夫,而且二者可以相互贯通。这些诸多分歧归根到底在于对朱熹"理"的不同诠释:冯友兰较多地关注"存在之理",而唐君毅则从人心之"当然之理"入手。  相似文献   

7.
左玉河 《中州学刊》2004,(5):123-126
中国古代没有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学术分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学术分类体系.从"孔门四科"到"儒学四门",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按照自身的历史逻辑,开始向近代分科性的学术门类演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着眼新医科要求,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立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在实际,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其与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契合之处,以建构完善"通识基础+专业拓展+职业提升"的三阶段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科学创设教学情景,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学习难起来,推动高阶性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活起来,进行创新性教育;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忙起来,提高课程挑战度;优化质量保障,让效果实起来,持续改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学政治课教材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把握.鉴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好事例,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热点、焦点或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如何用好事例,笔者认为应注意"四性".  相似文献   

10.
中山陵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两方面的特质。神圣性主要体现为集体谒陵行为的政治象征和仪式规训因素,它强化了以"孙中山""国民党""革命"为关键词建构起来的国族记忆。世俗性主要体现为谒陵行为兼有的休闲观光因素,它有利于政治内容逐渐嵌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结合,使中山陵得以承担"党治国家"模式之下政治日常化的功能。经由日常生活的循环往复,中山陵这一政治符号所承载的政治内涵逐渐沉淀为一种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及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到转变工作理念,在学生的实际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刺点"是巴尔特去世前的最后一本著作《明室》中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在摄影中,延续的文本形成"展面",其任务是凸显作品中最具有震撼力的"刺点"。此理论可以用来审视我们文化中的整个文本体裁系列:大量的散文作品(散文等实指体裁,小说等虚构体裁)构成了文学体裁系列的"展面",而诗歌是文学文本体裁系列中的"刺点体裁"。所有的散文体裁,有体裁的定义边界和写法规范,诗歌实际上不可定义,冲破规范,创造新的语言形式,就成为诗歌永无定义的定义;诗歌的这些"刺点"特征,是以文学中所有的实用文体和虚构文体作为"展面"为背景才得以成立的,也就是说,诗歌应该永远是文学实践中的标出项。  相似文献   

13.
"无",是老子哲学的关键词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被日常语言误读。其实在《老子》中,作为哲学范畴的"无",并不是日常语境里"什么也没有"或者"不存在"的意思,就其哲学内涵来说,"无",恰好是具有客观性的无形存在。概括起来,老子哲学在下列四个层面上使用"无"这一范畴:"无",是永恒性的存在;是超感性的真实;是"有"实现的目的;是终极性的通达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威廉斯提出了"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新文化观;借助于这种文化观,威廉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现进行了反思和更正,完善了"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公式;通过对利维斯主义的批判,威廉斯指出:工人阶级不是"大众",工人阶级文化也不是他们所贬低的"文明",而是一种非常出色的创造性文化,这体现了文化研究所持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5.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晶 《南方论刊》2007,(5):111-112
学生积累英语语言材料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创设富于变化的“互动式”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课前预习、教师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探讨精神发挥出来,团体合作意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文"即"语言文字",其"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文性"是人类亘古久远的文明精华的积淀.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精神奠基的过程,是师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活动过程.它更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是尊重学生生命价值、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和创造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7.
刘学智 《船山学刊》2014,(2):99-104
儒、道对哲学生态问题有诸多相通之处,然其相异点也是明显的。从哲学生态本体观上说,儒家之根本点是"生","生"体现了儒家对生命本源性的理解;而道家则突出道的实在性、本原性和万物生成过程的自然性。从生态价值观上说,二者都认识到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的价值,然其相异之处在于:儒家主张"人为天下贵",人能"参天地,赞化育";强调"和谐",认为"万物并育"而"皆得其宜";主张"仁民爱物",强调以人与人之间相亲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而道家则在自然为本的基础上看待自然的绝对价值,主张"与道合一"、"人与天一",强调"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 ,是当前和今后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表现为创新性、服务性、开放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几个着力点 :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体现创新的灵魂 ;体现全新的学生观 ;体现爱国主义旋律 ;体现合力育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君臣论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胡安国《春秋传》的君臣论代表了宋儒关于君臣关系的认识。胡安国主张"人主大臣为一体",并将其理解为"一心"、"天理",体现了宋儒政治主体意识与文化主体意识的深刻关联。胡安国主张"大臣任大事",以"卿大夫"为"国君之陪贰","列国之卿"是"其君所与共天位、治天职者",体现了宋代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年鉴中的每一篇文章(条目),都是年鉴整体中有机结合的"细胞",只有"细胞"活,才会年鉴强,才会打造年鉴品牌。如何盘活"细胞",我认为应该做到"四要":一、要充分认识年鉴的"四分法"以2004年《红塔年鉴》为例,洋洋洒洒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